炒白芍和生白芍有什么区别(白芍生白芍炒白芍有什么区别)

2023-01-01 19:58:3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区别:

生白芍有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白芍总甙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短时记忆,但不影响其长时记忆。 生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生白芍能显著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有升高血压和增强心音作用。

生白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白芍中所含有的芍药甙对人体因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因甘草中含有的甲醇复合物对于这种疼痛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所以两者可以同用,效果更好。

炒白芍中的提取物对于肝脏有保护作用。 如提取物乙醇能够降低同功酶的活性,可以对抗肝脏组织中的噬酸性变性以及坏死。 炒白芍对于肠胃管道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防止肠胃组织自动收缩产生的痉挛反应。

炒白芍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以吞噬一些病变的细胞,从而起到免疫的作用。 炒白芍对于一些炎症有抵抗作用,如关节炎。 炒白芍还可以调理月经不调,腹痛泄痢、养血止痛、治疗胸腹胁肋引起的疼痛。

扩展资料:

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 栽前应精耕细作,深耕30-40厘米,耕翻1~2次。 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 500~4 000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减至1米左右,畦间排水沟20~30厘米,畦长可视地形而定。 芍药忌连作。

主要为分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生产上应用较少。

⑴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芍药生产上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 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2~4个,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随切随栽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芍药8~10月种植,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穴放芽头1~2个,芽苞向上,放平,然后覆土5厘米左右,盖实。 每亩栽2 500株左右。

⑵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 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 苗株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性喜阳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 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芍药是宿根植物。 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 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上一篇:小白急求分期乐购物额度分分钟变现方法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