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等沙漠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作用?

2023-01-01 01:45: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4

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属豆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被誉为沙漠勇士。 它是骆驼的牧草,所以又称骆驼草,是一种低矮的地表植物。 骆驼刺具有抗寒、抗旱、耐盐和抗风沙的特性,并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在防止土地遭受风沙侵蚀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骆驼刺是一种耐盐抗旱性很强的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丰富,在干旱荒漠区分布广泛,一般情况下利用较低。

一、名称的由来

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刺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故叫骆驼刺,但它毕竞是草本植物,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

二、形态特征

落叶、多分枝灌木;茎、枝有腋生的长针刺;叶小,单叶,全缘;生于上部的无叶而叶柄变为刺;托叶小;花数朵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总轴有刺;尊钟形,裂齿5,短,近相等;花冠红色,各瓣近等长,旗瓣倒卵形,具短柄,翼瓣镰状长圆形,龙骨瓣内弯;雄蕊10,二体(9+1),花药同型;子房近无柄,有胚珠多颗,花柱丝状,内弯;荚果线形,厚或近圆柱状,常弯曲,儿无毛,不开裂,常于种子间缢缩而内面具隔膜,但荚节不断离;种子肾形,无种阜。

骆驼刺叶子细小,呈刺状,根系非常发达。 这样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减少水分通过蒸腾作用的散失,与干旱的沙漠环境相适应。

形状:骆驼刺,落叶、多分枝灌木;茎、技有腋生的长针刺;叶小,单叶,全缘;生于上部的无叶而叶柄变为刺;托叶小;花数朵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总轴有刺;萼钟形,裂齿5,短,近相等;花冠红色,各瓣近等长,旗瓣倒卵形,具短柄,翼瓣镰状长圆形,龙骨瓣内弯,钝头;雄蕊10,二体(9+1),花药同型;子房近无柄,有胚珠多颗,花柱丝状,内弯;荚果线形,厚或近圆柱状,不开裂,常于种子间缢缩而内面具隔膜,但荚节不断离;种子肾形,无种阜。

三、功能

骆驼草往往长成半球状,大的一簇簇直径有一、二米,一般的一丛丛直径有半米左右,小的星星点点无计其数,一直延伸到视线以外。 据导游说,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上茎叶半球的两倍甚至三倍,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水份,可供这一丛骆驼草一年的生命之需,所以它能在这种恶劣干旱的环境里生长。 因此成了骆驼在沙漠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补充物。 骆驼刺的存在与生长对于维护生长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重要的生态价值。

骆驼草往往长成半球状,大的一簇簇直径有一、二米,一般的一丛丛直径有半米左右,小的星星点点无计其数,一直延伸到视线以外。 据导游说,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上茎叶半球的两倍甚至三倍,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水份,可供这一丛骆驼草一年的生命之需,所以它能在这种恶劣干旱的环境里生长。 因此成了骆驼在沙漠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补充物。 骆驼刺的存在与生长对于维护生长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重要的生态价值。

下一篇:骆驼刺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骆驼刺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上一篇:骆驼刺的功效和作用(骆驼刺的功效和作用地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