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盆景怎么修剪?(雀梅盆景怎么修剪)

2022-12-31 10:14: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5

一、剪迟不剪早。 一般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强调应该“冬剪”。 这个观点是不够全面的。 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 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 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 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树种,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必然会引起枝条枯死。 其实,“春剪”优于“冬剪”。 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温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 与“冬剪”相比,“春剪”也并没有其他害处。 杜鹃、梅花等春季开花的树木,还必须再晚一些,待开罢花以后再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就事与愿违了。

二、剪粗不剪细,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希望当年再长出侧枝,然后再剪,一年内剪两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几级枝托。 作者以前就这样做过,结果事与愿违。 一是有些树种枝条未木质化时修剪,并不能发侧枝,却从剪断处发芽继续向前生长,形成不了角度,如枸骨。 二是强行剪枝成托会使作品失势。 女贞、水杨梅等树种,嫩枝剪后是可以发侧枝的。 但也不宜这样做。 枝条短剪成托,必是预定了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 但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 这样以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 整个树势纤细、单薄,而且无法弥补。 实践证明,正确的做法是必须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 这样,侧枝长出必然形成较佳的角度。 要克服急燥情绪,预定作枝托的枝条,一定要让其长到预定的粗度,一般至少要生长一年,如不够粗,不惜再长一年。

三、剪肥不剪瘦。 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 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 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丅多多益善,在生长旺季,可以间隔着浇一次水、浇一次肥。 但要注意不可太浓。 这样做,在温度适宜的生长季节,侧枝应会不停地生长。 最后,必须说明,“三剪三不剪”,是针对未成型盆景而言的。 如果已定型的盆景作品,剪枝是为了保持树型,以避免盆景长大长野,自当别论。

二、初学盆景制作三忌

一、求桩切忌盲目许多人总是想拥有很多的盆景,可随时观赏,解“饥”止“渴”。 但初学制作之时,因鉴赏能力不够,导致在山野采挖树桩时见桩便要,实施“地毯式”挖掘,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生态。 在集市购买时也不分好坏优劣,大量采购。 结果大多是不上档次的粗品,费时费力费财。 因此,初学者求桩心切之情固然理解,但一定要有内行人士指点,以免事倍功半。

二、养桩切忌随意古人云:“行成于思,毁于随。 ”养桩亦然。 树桩养护需耐心、细心,更需要懂得植物生长特性和土壤结构以及水肥施灌、病虫防治等知识。 在养护时,一是切忌对树桩处理随意。 每个树桩都要根据自己的造型思路,认真裁剪枝根,处理好伤口后,才能入土栽埋,否则不利于树桩成活。 二是切忌配备土壤随意。 土壤是关系树桩长活长好的重要因素,土壤配好了,树桩成活就有了较大的希望。 三是切忌施灌水肥随意。 植物生长离不开肥料和水,但应该薄肥勤施,浇水适时适量,如仓促施以大水、大肥,树桩吸收不了,便会造成积水烂根或肥害,生存也就面临危险。 四是切忌处理病虫害随意。 许多病虫害能在几天时间之内危及植物生命,因此对其不能等闲视之。 要做到发现及时和防治及时。 五是切忌摆弄树桩随意。 树桩栽在地上或大盆里,要等其根系发达,完全成活后,方能在适时的季节和适宜的天气里翻盆换土,切忌一时埋在地里,一时心切上盆欣赏,弄来搬去,活桩也会成了死桩。

三、造型切忌仓促亲自动手制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无疑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但切忌仓促。 一是忌养护不到位仓促造型。 树桩的枝条必须长到一定的健壮程度,与树干逐步形成过渡枝时,才能修剪造型,切不可论长不论壮,待树枝长到一定长度时,便“扭麻花式”地捆绑吊扎,表面看来有一定形状,但仔细观之“火候欠缺”,尤其是落叶植物,在冬季观赏时,其缺陷就明显体现出来;二是考虑不成熟切忌造型。 一个树桩需反复推敲后,方能确定造型方案,初学者因造型技术一知半解,又动手心切,盲目上阵,以后又不断地大刀阔斧改正,致使一个树桩弄来摆去,延误了成型时间和时机。 建议初学者在造型时最好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内行人士指点,这样既少走弯路,又对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有帮助。

关于雀梅盆景怎么修剪和雀梅盆景几月份剪枝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下一篇:棉花被子发霉了怎么办3招教你轻松搞定
上一篇:臀部肌肉分布(臀部肌肉分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