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

2022-12-31 07:03: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9

1、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 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 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2、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3、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 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

扩展资料: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 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 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参考资料:重阳节-百度百科

下一篇:黑板报版式设计(黑板报设计图案大全)
上一篇:重阳节的来历要30字(重阳节的来历要30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