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个旧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田

2022-12-30 20:04: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40

个旧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田位于云南省滇东南地区的个旧市,地处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的海西—印支断陷坳陷带。 该矿田包括马拉格、松树脚、老厂、卡房等多金属锡矿床(图2-24),面积约1000km2,累计探明锡矿储量90.2万吨,是著名的特大型锡多金属矿田。

图2-24个旧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图

(据冶金部西南冶勘公司,1984,修改)

1—第四系;2—上第三系;3—下第三系;4—上三叠统火把冲组;5—上三叠统鸟格组;6—中三叠统法郎组;7—中三叠统个旧组;8—下三叠统永宁镇组;9—下三叠统飞仙关组;10—上二叠统龙潭组;11—峨眉山玄武岩;12—前奥陶系哀牢山群;13—燕山晚期霞石正长岩;14—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15—燕山晚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6—燕山早期二长岩;17—燕山早期辉长岩;18—燕山早期辉绿岩;19—煌斑岩脉;20—实测断裂;21—推测断裂;22—地层界线

滇东南地区地层发育较齐全,除白垩系外,前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晚三叠世以前的地层以海相沉积为主,以后为陆相沉积。 区域岩浆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强度不等的岩浆活动,以华力西期海底基性火山喷发活动、印支—燕山期基性—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最为强烈。 燕山期岩浆活动主要为酸性岩浆侵入,岩石以浅—中深成花岗岩为主,对滇东南地区(尤其是个旧地区)有色及稀有稀土金属的成矿富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滇东南地质构造复杂,依地质力学观点,处于云南山字型构造、哀牢山帚状构造、川滇经向构造及南岭纬向构造的交汇地带。

个旧岩浆杂岩体是燕山期多阶段侵入的基性、酸性及碱性岩组成的复合岩体,围岩为三叠系中统砂页岩和碳酸盐岩。 东区岩体出露面积约320km2,外形略似肺状:西侧主要由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的龙岔河岩体,大体沿北北东向龙岔河断裂带侵入;东侧由贾沙辉长-二长岩、神仙水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白云山霞石正长岩等组成,沿北东向贾沙复向斜之核部侵入并受近南北向的隐伏断裂及北东向断裂的复合控制;东区岩体沿北北东向的五子山复式背斜核部侵入,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总分布面积约200km2,多隐伏地下,深部相连并有多峰式突起:北端的马松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有白沙冲、北炮台、尹家洞、松树脚等突起呈北西西向依次斜列;南端的老卡中粒—细中粒岩体则有菊花山-兰蛇洞、晒鱼坝、竹林、新山等小突起呈北北东向右行雁行状排列,突起与上部褶皱构造大体吻合;松树脚棋麟山、卡房芭蕉菁一带见有辉绿岩。 从时间上来看,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属燕山早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的K-Ar法年龄分别为115~83.5Ma和80~62Ma,分属燕山晚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霞石正长岩的K-Ar法年龄为62~60Ma,属燕山晚期第三阶段(冶金部西南冶勘公司,1984)。

马拉格锡矿床位于矿田北部的马松穹窿西段,矿区面积约50km2,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向白沙冲断裂、北北东—近南北向个旧断裂及次级的北东向断裂,并发育北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裂隙。 出露的花岗岩体主要有两个,即白沙冲黑云母花岗岩及其南侧的北炮台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它们在深部相连接且有显著扩大的趋势,围岩为中三叠统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及泥灰岩、页岩。 锡矿体主要有两类:①赋存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铜锡矿体,呈透镜状环绕北炮台岩体东南缘呈放射状分布,接触变质带自岩体向外依次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斜长岩→金云母绿泥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阳起石矽卡岩→白云岩,含铜锡硫化矿主要呈浸染状、脉状分布在阳起石矽卡岩带中,主要矿物为磁黄铁矿、黄铜矿,其次是黄铁矿、辉铋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锡石、毒砂等,矿石的锡品位较低;②赋存于花岗岩接触带外侧碳酸盐岩中的层间氧化矿体,属锡石硫化物型,集中分布于马松穹窿翼部挠曲带及穹窿轴部断裂带中,形态复杂,有管状、似层状、脉状、囊状等,按主要矿产组合可划分为锡铜型、锡铅(锌)型和锡铟型,原生矿物因氧化很深而难以查明,主要矿物成分有褐铁矿、赤铁矿、水赤铁矿、及针铁矿、磁铁矿、锡石、孔雀石、蓝铜矿、方铅矿、白铅矿、水锌矿、菱锌矿、辉铋矿、自然铜等。

松树脚锡矿床位于矿田东北部的马松穹窿东段,矿区面积约2.4km2,主要构造有北西向白沙冲断裂、北北东向五子山复式背斜及次级的荷叶坝穹窿,地表无花岗岩出露,燕山晚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属马松岩体的一部分)隐伏于地下400m深处,出露地层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 锡矿体有三类:①赋存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铜矿体,含锡铜矽卡岩主要是透辉石方柱石钙铝榴石矽卡岩,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铁闪锌矿、黄铁矿、磁铁矿、锡石、白钨矿、辉钼矿等;②赋存于外接触带碳酸盐岩中的层间氧化矿体,可分为层间条状似层状锡铅矿体、层间似层状条状锡铅矿体、层间脉状锡铅矿体,主要矿物有褐铁矿、方解石、石英及萤石、锡石、黄铁矿、毒砂、砷酸铅矿、白铅矿、孔雀石等;③赋存于距离花岗岩较远的白云岩或大理岩中的含锡白云岩型矿体,规模很小,矿石矿物较简单,含锡褐铁矿呈细脉浸染状充填交代白云岩,或者呈较大的矿脉充填于岩石的节理裂隙中。

老厂锡矿床位于矿田中南部的北北东向五子山复式背斜的中段、老卡岩体北端,面积约40km2,燕山晚期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及含斑黑云母花岗岩隐伏于地下200m深处,围岩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岩。 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西向背阴山断裂、近东西向梅雨冲断裂、北东向黄泥洞断裂及坳头山断裂等,裂隙带常见北东向张性—张扭性裂隙带以及平行近东西向断裂的羽状裂隙带。 锡矿体有4类:①赋存于花岗岩突起的顶部及其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细脉带型锡矿体,由下至上依次为电气石石英脉、电气石长石矽卡岩脉、含锡电气石矽卡岩硫化物脉、电气石-含锂云母脉;②赋存于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铜钨矿体,呈脉状、柱状、透镜状、似层状及洼兜状,含矿矽卡岩主要是透辉石榴矽卡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黄铁矿、铁闪锌矿、锡石、白钨矿、透辉石、钙铝榴石、斜长石、萤石、金云母、石英、绿泥石等;③赋存于外接触带碳酸盐岩中的层间氧化矿体,呈脉状、似层状及条状,主要赋存于大理岩与灰质白云岩互层带中,受次级挠曲构造、近东西向断裂带、层间滑动及破碎带控制,主要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水针铁矿、针铁矿、锡石及臭葱石、孔雀石、砷钙铜矿、铅矾、白铅矿、铅铁矾、砷铅矿等;④含锡白云岩型矿体,大量的褐铁矿赤铁矿脉、(长石)绢云母脉、含锰方解石脉、铁锰细脉沿断裂带及羽状裂隙在距离花岗岩较远的白云岩中的交织产出。

卡房锡矿床位于矿田南部,面积约30km2,地处北北东向五子山复式背斜南段与近东西向构造的复合部位。 成矿岩体为燕山晚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在新山一带呈岩舌及岩枝状出露地表,剖面上顶部向内凹入的蘑菇状,围岩为中三叠统个旧组下部灰岩、泥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和变辉绿岩。 锡矿体有5类:①赋存于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铜钨锡矿体,含矿矽卡岩主要是阳起石透闪石矽卡岩及透辉石榴矽卡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白钨矿、锡石、石英、方解石、阳起石、透闪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等;②赋存于花岗岩上部碳酸盐岩中的石英脉型锡钨矿体,锡石黑钨矿石英脉受次级褶皱和层间剥离及节理控制;③赋存于外接触带碳酸盐岩中的层间氧化矿体,分缓倾斜锡铜及锡铅矿体和脉状锡铅矿体两种;④含锡白云岩型矿体,分受层间构造控制的缓倾斜似层状矿体和受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两种;⑤变辉绿岩型铜矿体,辉绿岩呈似层状或岩床状侵入个旧组上部灰岩中,被以后的花岗岩穿切,引起变质及蚀变,沿花岗岩与变辉绿岩的接触界面形成似层状、透镜状铜矿体,伴生锡、钨、铋,向外矿化逐渐减弱,金属矿物组合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等。

综上所述,个旧锡多金属矿田主要有7类矿体,即产于花岗岩岩株顶部突起部位的云英岩型锡矿体、产于花岗岩岩株顶部突起部位及接触带的电气石细脉带型锡矿体、产于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铜钨矿体、产于花岗岩接触带外侧碳酸盐岩中的层间(氧化)锡铜铅锌矿体、产于远离花岗岩的白云岩或大理岩中的白云岩型锡矿体、产于花岗岩与辉绿岩的接触界面的变辉绿岩型铜矿体以及地表广泛分布的各类砂锡矿体,它们在空间上以花岗岩体为中心向围岩呈有规律的分布(图2-25)。 矿石主要有5种,即锡石-硫化物矿石、锡石-氧化物矿石、锡石-细脉带矿石、含锡白云岩矿石及砂锡矿。 矿石具结晶粒状结构、放射状结构、乳浊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交代脉状结构、胶状结构、压碎结构,浸染状、块状、脉状、网脉状、条带状、土状、皮壳状、多孔状等构造。 矿物成分复杂,已发现矿物146种,主要矿物组合为锡石、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黑钨矿、毒砂、褐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孔雀石、白云母、石英、含锂云母、透辉石、阳起石、石榴子石、透闪石、方柱石、符山石、金云母、电气石、萤石、方解石,其次是白铁矿、辉钼矿、铁闪锌矿、黝锡矿、自然铋、辉铋矿、辉锑锡铅矿、蓝铜矿、辉铜矿、砷酸铅矿、白铅矿、硅锌矿、水赤铁矿、水针铁矿、臭葱石、菱铁矿、硅孔雀石、铅矾、铅铁矾、砷铅矿、黄玉、日光榴石、绿柱石、斜长石、绿泥石、铁电气石、绢云母等。 有用组分以锡为主,铜、铅、锌、钨次之,伴生锂、铍、钼、铌、钽、铋、金、银等有益组分。

图2-25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模式图

(据赵一鸣,1995)

T2—中三叠统灰岩、白云质灰岩;①斑状黑云母花岗岩;②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③钾长石交代岩,伴有钨、锡矿化;④钠长石化花岗岩;⑤云英岩或云英岩化花岗岩,伴有锡、钨、铍、钼、铌、钽矿化;⑥钙矽卡岩铜锡(钨)矿体;⑦镁矽卡岩铜锡(钨)矿体;⑧产于碳酸盐岩中的锡铜铅锌(银)矿体;⑨层间交代型锡铜铅锌矿体;⑩脉状交代型锡铜铅锌矿体;

电气石细脉带型锡(钨铜)矿体;

砂锡矿

个旧锡多金属矿田的形成,是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 花岗岩侵入于有利构造部位后,含矿热流体在花岗岩突起部分富集,首先在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伴生少量的磁铁矿、辉铋矿,矽卡岩的形成温度为650~426℃;紧接着花岗岩发生钾长石化、云英岩化、黄玉化、电气石化等蚀变,使围岩发生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形成锡、钨、铍、铌、钽等工业矿化,成矿温度为426~329℃;随后,在中低温热液阶段,发生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金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蚀变,形成锡、铜、铅、锌等工业矿化,成矿温度为329~200℃;最后,以出现大量的碳酸盐矿物为特征,伴有微弱的锡矿化及赤铁矿化、菱铁矿化。

下一篇:云南省个旧市老厂锡矿
上一篇:镀锡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