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血平有哪些主要性质?分解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12-30 19:16:4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1、利血平的主要性质有:呈淡黄色粉末,密度为1.32g/cm3,熔点为265ºC ,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冰醋酸,能溶于苯、乙酸乙酯,稍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乙醚、乙酸和柠檬酸的稀水溶液。 利血平的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变黄,并有显著的荧光。

2、分解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末梢中去甲肾上腺素,摄取进入囊泡而致使其被单胺氧化酶降解,耗尽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妨碍交感神经冲动的传递,因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扩展资料:

利血平的药动原理

1、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2~3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水平,很快分布到肝、脑、脾、肾、脂肪和肾上腺等组织。 分布半衰期为4.5小时,消除半衰期长达27小时。 经血浆酯酶和肝代谢,代谢物产物由尿、粪排出。

2、由于副作用较多并且更优的新药上市,利血平已不再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儿茶酚胺类在对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外周阻力的调控上起着极大作用,利血平的降压作用是通过消耗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的儿茶酚胺而发挥药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血平

下一篇:恋爱中的人梦见煮玉米
上一篇:利血平分解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