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害虫的危害哪些植物的哪些部位。 以及 一般 利用天敌害虫都有哪些, 最好 特

2022-12-30 13:30:1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石家庄市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节选)

4.4 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要点

4.4.1刺吸式害虫

1. 蚜虫类:主要为害月季、栾树、毛白杨、大叶黄杨、桃树、柳树等。 每年发生十几代,尤其是春、秋两季为害较重,以成蚜在叶芽和叶背越冬,每年四月下旬,即开始为害,为害嫩梢、幼叶、花蕾等,使叶片严重皱缩、影响观赏,大量分泌蜜露,污染叶片、枝干和路面。 还有的蚜虫出现大量有翅蚜迁飞扩散影响行人。

防治方法:A、注意保护天敌——每年春天各种瓢虫、草蛉、食蚜蝇数量较多,对蚜虫的抑制作用很强;B、施用有选择性的药剂进行防治——如喷施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的苦烟乳油1000倍液;C、撒施呋喃丹或铁灭克覆土后浇水。

2. 螨类:主要为害月季、碧桃、海棠、悬铃木、国槐、樱花、竹子、白三叶等。 每年发生十多代,以成螨或若螨在树木的裂缝、土块缝隙及枯枝落叶中过冬,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每年6、7、8月份气温高、干旱少雨时,繁殖迅速,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应从5月下旬开始防治,喷施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等。

3. 草履蚧:主要为害白蜡、悬铃木、毛白杨、雪松、金银木、国槐、椿树等。 一年1代,以卵在枯枝落叶和各种缝隙内过冬,次年2月中下旬孵化上树为害。 4、5月份为害最重,分泌大量粘液污染树干和叶片及路面,5月下旬、6月上旬下树产卵度夏越冬。

防治方法:A、于2月上旬在距地面1米左右捆绑塑料薄膜或涂抹粘虫胶阻止若虫上树为害,注意保护天敌——红缘瓢虫。 B、喷药防治,要环绕树干周到喷雾,不留死角,并将地面、墙面上的虫体一并除治。 二龄期喷洒菊酯类药剂,以后可喷施16%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或25%木虱粉蚧净乳油1500~2000倍。

4. 白蜡囊粉蚧:主要为害白蜡、椿树等。 一年1代,以若虫在树上做白茧过冬。 次年3月底4月初若虫出囊活动,雌雄分化,进行交尾后,雄虫死去。 雌虫4月中旬产卵,多在分杈处做卵囊,把卵产在囊中,每头雌虫产卵上千粒。 5月上旬若虫孵化,出卵囊后爬到叶片背面主脉两侧刺吸为害,一直到10月,在落叶前爬回到枝、干做茧过冬。

防治方法:喷施的50%马拉硫磷乳油700倍液或25%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16%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液;注意保护天敌——红缘瓢虫。

5. 斑衣蜡蝉:主要为害臭椿和香椿等。 一年1代,以卵在树枝、干上过冬。 次年4月下旬,若虫开始孵化,5月上旬是孵化盛期。 若虫有两种颜色,低龄的黑色带白点,大龄的是红色,成虫后翅也是红色。

防治方法:于若虫期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

6. 木虱:主要为害青桐、合欢等。 一年3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若虫3龄,分泌白色蜡毛和粘液,污染路面。 5月开始严重为害,约40天左右一代。 用药期应在若虫刚孵化尚未产生蜡丝时,即4月下旬或5月上旬;或成虫已经羽化,尚未产卵时,即5月下旬喷药。

防治方法:A、喷施25%木虱粉蚧净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虱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B、根施15%铁灭克颗粒剂树干地径每厘米用药1~2g,覆土后浇水。

7. 白粉虱:主要为害一串红、茉莉、大丽花、万寿菊、扶桑、佛手等。 在温室或温暖的冬季卵可以在菊科植物上越冬。 次年春后,在越冬场所向阳畦和露地花卉上转移扩散,7~8月成虫密度增长较快,8~9月间为害严重,10月中下旬以后气温下降,虫口密度减少,并开始向温室转移为害。 白粉虱的生存最适温度为20~28℃,30℃以上卵、幼虫死亡率高,成虫寿命短。 所以夏季凉爽、冬天越冬环境好的地区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A、减少虫源。 必须将全部枯枝、落叶清除干净,并将其深埋或烧毁。 B、黄油板诱杀。 利用白粉虱有趋黄色的习性,可放置若干块涂有机油乳剂的黄色块诱杀。 如粘度不够可加入黄油,10天换1次。 C、药剂喷杀。 在害虫发生初期,可用25%扑虱灵15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D、烟雾剂熏蒸。 将22%灭蚜灵烟雾剂点燃熏蒸,7天熏1次。 E、生物防治可以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

4.4.2食叶害虫

1. 国槐尺蠖:主要为害国槐、龙爪槐。 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浅土层、墙角、垃圾堆中越冬。 次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孵化为害。

防治方法:A、在3、4月份,人工挖蛹,在树木周围,尤其是片林下面的松土里挖蛹。 B、药剂防治狠抓第一代,于低龄幼虫期喷施1500~2000倍液的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或400~600倍液的Bt乳油;也可喷洒1.2%的苦烟乳油1000~2000倍液等。

2. 蓑蛾类:主要有大袋蛾和茶蓑蛾。 主要为害悬铃木、紫叶李、红瑞木、洋槐、桑、梅、樱花、腊梅、石榴、蔷薇、丁香等。 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袋囊内越冬。 4~5月化蛹,5~7月成虫羽化,5月下旬至7月下旬幼虫孵化为害,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为害盛期,11月幼虫陆续越冬。

防治方法:A、于冬春季人工摘除虫袋。 B、用高压纳米灯诱杀成虫。 C、在幼虫初龄阶段,用25%灭幼脲三号1500~20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或48%的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3. 杨扇舟蛾:主要为害毛白杨。 一年4代,以蛹在枯枝落叶中过冬,5月上旬至5月底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

防治方法:可喷施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

4. 刺蛾类:主要为害月季、金银木、悬铃木、紫叶李、海棠、石榴等。 刺蛾种类较多,主要有黄刺蛾、褐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等。 1年2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和枝条上结茧越冬。 次年5月中、下旬化蛹;6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第1代幼虫在6月中旬发生,7月中、下旬羽化第1代成虫;第2代幼虫在8月上旬发生,9月上、中旬开始结茧越冬。 成虫具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A、人工摘除群集的初孵幼虫。 B、7~8月在受害枝干上采茧,并集中烧毁。 C、灯光诱杀多种刺蛾成虫,防止产卵。 D、化学防治一般是在幼虫3龄前,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4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5. 菜青虫:主要为害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宿根、球根花卉。 1年4~5代。 幼虫5龄。 以蛹在篱笆、枯枝落叶下越冬。 越冬代成虫3~4月羽化。 成虫白天活动,对含有芥子气味植物有趋性。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成虫或蛹。 B、药剂防治以幼虫三龄前防治为宜。 可选择敌杀死3000倍液,BT乳剂300倍液,或辛硫磷1500倍。

6. 斜纹夜蛾:主要为害草花和草坪植物。 以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龄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期,咬食叶片,仅留主脉。 该虫1年发生数代,一般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田基边杂草中越冬,成虫夜出活动,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和趋化性,对糖醋酒等发酵物尤为敏感。

防治方法:A、清除杂草,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 B、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为害的初孵幼虫。 C、用黑光灯和糖醋诱杀。 D、药剂防治。 交替喷施辛硫磷1000倍液,或50%氯氰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或20%氰马或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

7. 柳毒蛾:主要为害杨、柳科的树木。 柳毒蛾一年发生2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处作薄茧越冬,所产卵块被覆白色泡沫状物。 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为害,6月份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 为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A、用高压纳米灯光诱杀成虫。 B、喷施苦烟乳油1000倍液和氯氰菊酯2000倍液等。

8. 淡剑袭夜蛾:主要为害冷季型草坪,一年二至三代,3月上旬,越冬老熟幼虫开始取食为害。

防治方法:可喷施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或撒施3%呋喃丹颗粒剂/亩2~3kg或3%辛硫磷颗粒剂/亩0.8—1.5kg撒施后浇水。

9. 蛴螬:主要为害草坪和花灌木的根部,4月份开始为害,春秋两季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A、每亩撒施3%呋喃丹3~5kg;B、浇灌1000~1500倍辛硫磷液。

4.4.3 钻蛀害虫

1. 天牛类:天牛的种类很多。 以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双斑锦天牛、双条杉天牛为主,多数为害健康树木。 以柏树双条杉天牛为主的部分天牛为弱寄生性蛀干害虫。 为害植物:主要悬铃木、桑、柳、杨树、柏树、梅、榆、白蜡、大叶黄杨等。 2年1代大部分天牛4月至5月成虫开始出现,6月、7月份产卵,7月、8月见初孵幼虫,11月左右越冬。

防治方法:A、选种抗虫品种,并注意混栽。 B、6、7月份于清晨捕捉成虫。 C、3~10月份,均可打孔或往虫孔内注入5~50倍氧化乐果等药剂。 D、在树下埋施或绿篱内沟施3%的呋喃丹颗粒剂/亩3~5kg。 E、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啄木鸟等天敌。 对双条杉天牛可于幼虫期释放管氏肿腿蜂,控制其幼虫。

2. 柏肤小蠹:主要为害侧柏、桧柏等植物的枝干与主干。 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柏树枝梢内越冬。 越冬成虫每年3—4月间陆续飞出,雌虫寻觅生长势弱的侧柏、桧柏蛀圆形侵入孔侵入皮下,与跟踪进入的雄虫交尾后产卵。 4月中、下旬出现初孵幼虫。 成虫于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6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A、对受害致死或即将死亡的柏树要立即伐除,严防该虫随疫株传播。 B、在成虫活动高峰期喷施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 C、幼虫期,采用氧化乐果乳剂与柴油混配进行涂干,也可埋施呋喃丹进行防治。

3. 合欢吉丁虫:主要为害合欢。 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树干内过冬。 次年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隧道内化蛹。 6月上旬(合欢树花蕾期)成虫开始羽化外出。 9、10月被害处流出黑褐色胶,一直为害到11月幼虫开始过冬。

防治方法:A、加强检疫,防止吉丁虫随着绿化苗木传播蔓延。 B、加强养护管理,不断补充水分,使之生长旺盛,保持树干光滑,而杜绝成虫产卵。 C、成虫期喷施1500~2000倍的氯氰菊酯乳油等。 D、幼虫期注射内吸性药剂如50倍氧化乐果等。

4. 小褐木蠹蛾:主要为害国槐。 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过冬,次年4月开始为害。

防治方法:于为害期从排出新粪的虫孔或在树干上钻孔灌注30~50倍40%氧化乐果乳油或每毫升1000头的芜菁夜蛾线虫液杀幼虫。

5. 玫瑰茎蜂:主要为害月季。 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越冬,次年4月开始为害,5月上旬已蛀食至花蕾。

防治方法:A、及时剪除受害枝条集中销毁。 B、根施3%呋喃丹、铁灭克,每平方米3~5克,覆土后立即浇水。

4.4.4 白粉病类

主要为害月季、黄栌、大叶黄杨、紫薇等。 主要以菌丝体、闭囊壳等在寄主的病梢、病叶、落叶上及芽内越冬。 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接风雨传播蔓延,成为初侵染源。 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生长与侵染,一年中可多次重复侵染。 以每年5~6月、9~10月发病严重,一般在种植过密,通风条件差,雨后高温高湿条件下有利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A、及时清理残枝落叶,以减少初侵染源。 B、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剪除受害枝条。 C、从5月初即要对易染病植物喷施保护剂进行预防,喷施代森锰锌6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发病后喷施治疗剂20%三唑酮乳油1000~2000倍液。

4.4.5 月季黑斑病

主要为害月季。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地的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枝上过冬。 病菌靠雨水、浇水飞溅或风传播,进入5月份后,该病易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A、引进苗木时应注意观察,避免引进病株;或引进苗木后进行杀菌处理;B、及时修剪,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C、喷施500~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5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4.6 草坪斑秃病

主要为害冷季型草坪,以早熟禾类受害较重,有几种真菌侵染引起,严重的可造成草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从5月上旬开始用药,喷施1000倍甲基托布津、600倍百菌清或每亩施用3~5kg的地菌灵。

4.4.7 锈病

主要为害冷季型草坪和桧柏、海棠等,发生期较长。

防治方法:喷施600~800倍三唑酮液。

4.4.8菟丝子害

有中国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两种。 前者多以为害草本植物为主,如一串红、地肤、白三叶等。 后者则以为害木本花灌木为主。 如金叶女贞、大叶黄杨、月季等。 二者均是以落地种子过冬,次年5月份开始萌发,缠绕植物茎、叶,与植物争夺营养,严重的造成被缠绕植物死亡。

防治方法:A、在菟丝子种子萌发前进行中耕除草,将种子深埋在3cm以下的土壤中,使其难以萌芽出土;B、发现受害的园林植物即进行剪除或将受害植株拔除干净,集中销毁;C、在菟丝子萌发期,地面喷洒1.5~3%五氯酚钠,2~5天喷一次,连喷3~4次;在植物受害后,喷施48%地乐胺乳油100~200倍液。

4.4.9黄顶菊

为近年来传入我市的外来有害生物,已在市区内广泛发生,主要在沟渠旁、路边、庭院和闲置地发生。 可人工拔除或施用选择性除草剂,在没有园林植物的地方可喷施灭生性除草剂,如百草枯和草甘膦100~300倍液。

下一篇:谈婚论嫁的人梦见回到以前住的地方
上一篇:常见食叶性害虫有哪些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