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花洋地黄有哪些特征?

2022-12-30 11:43:2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9

(郭耀宗)

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 Ehrh.)别名希腊洋地黄、狭叶洋地黄。 为玄参科2—3年生草本。 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现在我国浙江、上海、河北、北京等省市有栽培。 以叶入药。 叶含强心甙30种以上,是由五种不同的强心甙元——洋地黄毒甙元、羟基.洋地黄毒甙元、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双羟基洋地黄毒甙元和吉他洛甙元——与不同的糖缩合所形成的。 供临床应用的毛花洋地黄甙C、西地兰(去乙酰毛花洋地黄甙C)和地高辛(异羟基洋地黄毒甙)为速效强心甙,有强心利尿作用。

一、形态特征

株高60—100cm。 茎直立,不分枝。 叶互生,下部的常密集而伸长;下部叶有长柄,上部叶有短柄或无柄;叶片阔披针形,长圆形或长披针形,边全缘并有白色长绵毛;花排成顶生,朝向一侧的总状花序;花萼5裂;花冠长钟形,灰白色,裂片近2唇形;雄蕊4;二强,内藏。 蒴果圆锥形。 种子多数,细小,成熟后黄褐色(图17—4)。

图17—4 毛花洋地黄形态图

1.花序 2.基生叶及根 3.花二、生物学特性

毛花洋地黄种子在室温下放置一年即大部分丧失发芽能力。 但若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延至2年以上。 在水分充足、温度20℃左右,播后10天左右即可出苗,生长第一年,少数植株于秋季抽薹开花,但不能结实;10月底11月初,地上部分枯萎,在覆盖条件下,地下部分在北京地区可安全越冬,第二年4月中、下旬,越冬植株返青后,绝大部分植株:抽茎,4—5月开花,6—7月结实;极少数植株在第三年春季才能开花结实。

毛花洋地黄喜温和气候,高温高湿不利于植物生长。 苗期喜湿润环境,种子发芽期若水分不足,出苗多不整齐,植株长大后,耐旱力增强,可适当减少浇水,低洼积水处易烂根,且会降低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阳光是促进植物体内有效成分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应选择阳光充足处栽培。 在腐殖质较多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 忌连作。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

1.育苗

南方采用平畦或高畦育苗。 北方多采用阳畦育苗,阳畦内用腐熟的马粪作底肥,将肥料与床土充分混拌后仔细整平,3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先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按6cm的行距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0.6—0.8cm,盖蒲席保温。 苗床管理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 一般上午10时左右打开蒲席,接受光照,下午4时盖蒲席保温。 播后10余天开始出苗。 刚出土的幼苗不耐干旱,可用喷壶淋水,经常保持畦内湿润,若以凉水猛浇,往往造成大批死亡。 幼苗长到3—5片叶时,即5月中旬,按行距30cm、株距20cm左右,定植到大田,栽后浇水。

2.直播

直播法省工,植株生长健壮,产量和质量都不亚于苗育移栽。 因此,除初次引种时种子量少而须采用育苗移栽外,应尽量采用直播。 不论直播地或移栽地都应事先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5000kg,混入过磷栽钙25—50kg,并深耕细耙,整平作畦,并使有良好排水条件。 北方于4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或11月间土壤冻结前播种;南方宜晚秋播种;可用干种子直接播种,亦可在春播前将种子用20℃温水浸12小时,取出后放在温暖的室内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到个别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如此可较干种子提早出苗4—5天。 种子细小,宜用细沙混拌均匀,使操作方便,播种均匀。 播种时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沟深1cm左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0.6—1cm;每亩播种量200—250g。 播后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可以减少浇水。 播种期和播种方法不同,影响到叶片中强心甙的含量高低(表17—4)。

表17—4 不同播种期和播种方法对毛花洋地黄叶中强心甙含量的影响

(二)田间管理

幼苗生长缓慢,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松土除草,尤其是雨后松土,使表土疏松,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减轻病害,定植后要立即浇水,促使缓苗。

施肥是丰产关键之一,多次追肥能大大提高叶子的产量和质量。 第一次追肥可在6月底至7月初,第二次在8月中,每亩施硫酸铵7.5—10kg。 在行间开沟施下,盖土后浇水。 洋地黄植株矮小,入伏以后可以在畦埂上种萝卜或其它蔬菜。

(三)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雨季发生。 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松土,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穴用50%石灰水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忌连作。

2.花叶病

病原是一种病毒。 病株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皱缩或全株抽缩矮小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彻底防治虫害;选无病株留种。

3.蛴螬、地老虎、蝼蛄等

参见人参病虫害及其防治部分。

其它还有叶斑病(Ascochyta molleriana Wint.)等。

(四)采收与加工

北方地区植株露地越冬困难,作一年生栽培;南方温暖地区可作二年生栽培。 当叶片肥厚浓绿粗糙、停止生长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期和时间与叶片中强心甙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北方9月初至10月底含量最高(图17—5);一天内上午8时至下午4时含量较高,其中下午2时前后最高(图17—6)。

图17—5 采收期对毛花洋地黄一年生叶毛花洋地黄甙C含量的影响

图17—6 一天内不同时间采收的叶中毛花洋地黄甙C含量变化情况根据植物在各地生长的情况不同,北方一年可采叶2—3次,南方可采3—5次。 实践证明,增加采收次数,每次少采,只采底层成熟的叶片,能提高产品质量。 北京地区每亩每年可收干叶150kg左右。 叶子采收后立即进行干燥,干得愈快愈好,采收要在连晴数天后进行,采后及时晒干或烘干,烘干温度不宜超过60℃,晾干更好(表17—5)。 干后叶片深绿有光泽易碎为好。

表17—5 不同干燥方法对叶中毛花洋地黄甙C含量的影响

干叶易吸潮,不耐贮藏;如贮存不好,有效成分含量会很快降低以至完全丧失。 应保存在密封干燥的容器里,以有色容器为好。

(五)选种留种

植株类型和叶片中强心甙含量有密切关系(表17—6)。 应选阔披针至披针形、生长旺盛、叶片肥厚浓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并在最后一次采收时,不要采收留种植株叶片,以利越冬;北方于11月地上部分枯萎,上冻前盖土9—12cm,便可安全越冬。 第二年4月初扒去盖土,若干旱可浇水促使返青。 7月间种子成熟,采下果实,脱下种子,晒干保存。

表17—6 不同类型毛花洋地黄植株叶片中毛花甙C的含量(干叶重%)

(六)无土栽培及其他

用无土栽培能大幅度提高毛花洋地黄叶的产量,并大大降低病毒病的感染,而不会降低叶中毛花甙C的含量。 栽培基质以蛭石:珍珠岩(1∶1)较好,若以砂作基质应采用循环连续滴灌法,可获得较好效果。 营养液氮源应采用铵态氮和硝态氮混合,如单独用铵态氮作氮源对根有毒害。

毛花洋地黄叶中毛花洋地黄甙C的含量仅占总分的1/3左右。 近年德国等国的科学家,利用培养的毛花洋地黄细胞,将叶中提取而无甚医疗价值的洋地黄毒甙转化为有高医疗价值的地高辛和甲基地高辛,大大地提高了栽培毛花洋地黄叶生产强心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下一篇:我几年前买了20个比特币,现在不想上班怎么办?
上一篇:想了解一下,开白花叶片像大麻一样叫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