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种子怎么种,腊梅种子种植方法

2022-12-29 23:50: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0

1、播种繁殖

7—8月采收变黄的坛形果托,取出种子干藏,翌春播种,播种前用60℃温水浸泡12—24小时,播种时先整好苗圃地,点播,或开沟条播,覆土厚度4—5厘米。 注意浇水、除草,每隔20—30天施清淡薄肥一次;苗期注意排水防涝。 播种苗经过3—4年培养,作为砧木使用。

2、露地栽植

选择土层深厚、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 小苗采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

庭园内定植的大苗树穴直径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厩肥、豆饼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盖一层土后,再将带有土球的腊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实,浇水。

3、盆栽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做培养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垫一层石砾,在每年的初冬选择花蕾饱满的小株,带土掘起,植于盆中,开花后即可陈列观赏。 平时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处养护。

4、浇水

平时浇水以维持土壤半墒状态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积水。 干旱季节及时补充水分,开花期间,土壤保持适度干旱,不宜浇水过多。 盆栽腊梅在春秋两季,盆土不干不浇;夏季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水量视盆土干湿情况控制。

5、施肥

每年花谢后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春季新叶萌发后至6月的生长季节,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混合液;秋后再施一次有机肥。 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花期不要施肥。

盆栽腊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叶肥,每隔2—3年翻盆换土一次,在春季花谢后进行,同时换掉1/3的盆土。

6、整形

(1)乔木状树形。 在幼苗期选留一枝粗壮的枝条,不进行摘心培养成主干。 当主干达到预期的高度后再行摘心,促使分枝。 当分枝长到25厘米后再次摘心,使其形成树冠,随时剪除基部萌发的枝条。

(2)丛状树形或盆栽。 幼苗期即行摘心,促其分枝。 冠丛形成后,在休眠期对壮枝剪去嫩梢,对弱枝留基部2—3个芽进行短截,同时清除冠丛内膛细枝、病枯枝、乱形枝。

对当年的新枝在6月上中旬进行一次摘心。 园艺造型一般萌芽时动刀折整枝干,使之形成基本骨架。 至5—6月份可用手扭折新枝。 基本定型后,还要经常修剪,保持既定型式。

7、修剪

(1)生长季抹芽、摘心。 腊梅叶芽萌发5厘米左右时,抹除密集、内向、贴近地面的多余嫩芽。 在5—6月旺盛生长期,当主枝长40厘米以上,侧枝3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促生分枝。 在雨季,及时剪去杂枝、无用枝、乱形枝、挡风遮光枝。

(2)花前修剪。 在落叶后花芽膨大前,对长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对叶芽,剪去上部无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虫枝、过弱枝及密集、徒长的无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 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3)花后补剪。 疏去衰老枝、枯枝、过密枝及徒长枝等,回缩衰弱的主枝或枝组。 对过高、过长、过强的主枝,可在较大的中庸斜生枝处回缩,以弱枝带头,控制枝高、枝长和枝势。 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长枝剪留30—40厘米,其他较强的枝留10—20厘米,弱枝留一对芽或疏除。 花谢后及时摘去残花。

8、山野采掘

采用山地野生腊梅老根桩下地培育,制成蜡梅古桩,较为普遍,收效亦快。 选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树桩,掘回后,注意保护根系,修剪枝条。 选择光照适中,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养胚”,成活后移至盆内培育。 如是狗蝇梅老桩,则可选素心腊梅进行嫁接,成活后即可按需加工造型。

扩展资料

腊梅适应性强,喜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较耐寒,冬季气温不低于-15℃就能安全过冬,耐旱和耐半阴,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怕风、忌水湿,发枝力强,耐修剪。 喜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

生长适温10~15℃。 冬季耐-15℃低温,但花期遇-10℃以下低温,开放的花朵就会受冻害。 发枝力强,耐修剪。

分布范围

野生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广西、广东等省区均有栽培。 生于山地林中。 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均有引种栽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腊梅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腊梅

下一篇:上学的人梦见猪受伤了
上一篇:腊梅怎么种(腊梅什么时候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