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怎么种植?(白芨怎么种植和管理)

2022-12-29 16:29: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1、白芨种植时要注意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 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 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 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2、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 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3、白芨种植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 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 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4、白芨种植中首先要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第一次除草4月份,白芨苗出齐后。 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第二次除草。 第三次8-9月份除草一次。 第四次除草结合间种作物收获时进行,楼松畦面,每次除草都要钱锄,免得伤根。

5、白芨是喜肥的植物,白芨种植好后要每半个月追一次肥。 稀薄的人畜粪尿,每公顷22500-24000千克,8~9月施稍浓的液肥,过磷酸钙、堆肥在第三次除草结合施入。 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根茎。 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连角芨草、紫兰等。 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 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 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 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安徽、湖北。 贵州也有栽培。

下一篇: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三价铁有棕黄色对吗?
上一篇:白芨的种植技术(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