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那么弱小能灭明朝

2022-12-29 11:56: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3

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把关外的满人、汉人、蒙古人编入了八旗,都叫旗人,所以有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 旗人都当兵,兵力总共不到二十万人,加上家属不到六十万人。

明朝有1.2亿人,二十万八旗兵征服这么大的国家是不是奇迹?而且清朝在入关后不到二十年短短的时间内就把全国安定下来,这确实是世界历史的大奇迹。 在明朝灭亡前夕,李自成的军队逼近北京城,还没有人相信满洲人可以建立一个强大、持久的新朝代。 所以说是不可能的事发生了。

我们要用全球史的眼光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首先是因为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全球性的。 有人认为八万年前我们现代人的祖先从非洲走出,三万年前从白令海峡走到美洲,都是在走来走去。 所以任何一个民族从来就不会是只在一个地方,而是不断地迁徙移动。 因此人类历史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史,了解人类历史变动的过程中要有全球的视野。

传统的北方威胁

当然,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各民族发生的事情,不一定是全球现象。 但在支配各民族的生活的各种因素中,有一个因素却始终是全球性的——气候。 气候从来不受国界、行政边界的限制。 在今天的中国,河北是雾霾最严重的地方。 但是河北产生的雾霾不仅影响到本地,也影响到北京,影响到河南、江苏、浙 江、湖北。

前段时间我到西安,坐高铁上一路回来都是雾霾,后来又到了武汉,也是一样的,而且雾霾已经漂到韩国、日本。 当然,气候有小气候和大气候,小气候影响一个较小的地区,而大气候影响更大的范围。

17世纪全球发生大危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17世纪全球气候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是科学已经验证的。 我们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气候从14世纪(元朝末年)开始转寒,17世纪达到极点。 我们今天怕气候变暖,但变冷危害更大。 15世纪(明朝中叶)以来,出现过几个温暖期和寒冷期。

16世纪、18世纪是温暖时期,17世纪和19世纪是寒冷时期。 17世纪寒冷,明朝走向崩溃;19世纪寒冷,清朝走向衰落。 17世纪当时气温比现在平均低2度。 平均气温高或者低2度,后果是非常重大的。 高2度,喜马拉雅山的雪就要化掉很多,北极的冰原要缩小很多,北极熊就没地方住。

17世纪40年代明朝灭亡那段时间,气温达到最低,17世纪50年代也很低。 这些是以考古的方式得到的信息,比如从树木的年轮和土壤里的花粉得到的信息。 对当时的书面记录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到:中国在1600年左右,进入小冰川时期,变得非常冷。

到崇祯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非常缓慢地变暖,一直到康熙二十六年,才恢复到正常的时候。 总的来说,明代时期气候寒冷干旱。 特别是明代后期的后半叶(万历二十八年至崇祯十六年,1600-1643),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小冰河期。

因为中国是季风气候,气温和降雨有密切的关系。 气温上升1度,中国的降雨线会向从东南向西北推进几百公里;降低1度,则反向后退几百公里。 气温和降水是农业的根本。 今天在用高科技、农药、化肥、良种的情况下,年均气温下降1度,我国的农业要减产10%。

气温变化还会引起农业区域边界发生改变。 历朝都在修万里长城,但各朝修的长城的位置差别很大,秦朝的时候天气比较暖,秦朝的万里长城比明朝的万里长城远很多。 长城是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这条线的移动会对中国造成巨大的影响。

华北在气温高的时候,降水多,很北的地方也很适于植物生长。 在很早的时候,北京是有大象的,因为这个地方有大量的食物,它可以存活。 但气候变冷,植物长得没有那么多,而且加上人的活动,中国的大象逐步南撤。

明朝气温降低,使得降雨减少,所以旱灾特别多。 这是我国的几个气候带,气温变化,气候带也就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对南方影响不太大,但对华北影响很大,对蒙古高原影响更大。 气温降低了,蒙古高原上的人不能活了,就要向条件较好的南方跑。

但当地人谋生本来就不易,又跑来这么多人抢饭碗,当然要抵制,但是如果新 来的人有更强大的武力,当地人打不过,只能也向南跑。 这样,一波接一波,一波推一波,像滚雪球一样,形成大规模、长时间的人口南迁的浪潮。 这条线持续南移,对于中国(特别是华北)的社会经济是灾难性的。

在旱灾时候,还会形成蝗灾。 明末干旱引起的特大蝗灾始于崇祯九年(1636), 主要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及河南开封一带;崇祯十年向西扩展到关中平原,向东扩展到以徐州为中心的山东及江苏北部,然后扩展到南起淮河、北至河北的广大地区;崇祯十一年,形成东西上千公里、南北400公里-500公里的大灾区,并开始向长江流域扩散;

崇祯十二年,向北扩展到陕西和陕西两省北部,向南扩展到江汉平原;崇祯十三年,黄河、长江两大河流的中下游和整个华北平原都成为重灾区;崇祯十四年,华北蝗灾开始减退,但是长江流域蝗灾却继续发展;崇祯十五年,由于气候发生大变化,连续四年的特大蝗灾结束。

气候变化还会引起瘟疫的大面积流行。 农业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安土重迁。 农民在村子里各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有需要时到小市集买点东西。 除了商人和书生考试会经常性移动外,绝大多数人世代住在一个地方,不到别的地方去。

布罗代尔 (Fernand Braudel)说,在人们彼此长期隔绝的时代,各地居民对不同的病原体各有其特殊的适应性、抵抗力和弱点。 一旦相互接触和感染,就会带来意外的灾难。 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是鼠疫的主要发源地,当地人经常接触这种病菌,产生了抗体,所以他们不怎么怕鼠疫。 但是其他地方的人没有这个抗体,一旦老鼠把病菌带到这些地方,就不得了。

在14世纪,欧洲就因为鼠疫死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人把东半球的几种传染病——鼠疫、天花、麻疹都带到那边,印第安人从未接触过这些病菌,没有抵抗力,所以染病即死。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印第安人人口数和欧洲人口数差不多。 但是瘟疫和屠杀,使得印第安人死掉90%。

明朝后期因为大旱灾、大蝗灾,北方人民大批逃荒。 庞大的人群在流动,当然会把各地的传染病传到各地。 特别是李自成起义源自陕北,那一带是牧区和农区混合的地方,是鼠疫病的发源地边缘地带。 东北和蒙古草原关系密切,也是鼠疫病的发源地边缘地带。 因此李自成、张献忠和后金/清的军队进入华北后,也把鼠疫病带过来了。

据《明史》记载,从1408-1643年共发生大瘟疫19次,其中1641年的瘟疫遍及河北、山东、浙江等。 明代名医吴有性说,1641年,疫气大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 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事实上,明末大瘟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地点是山西。 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

明末灾荒死亡图(杨东明)

北京爆发鼠疫,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史载崇祯十六年二月“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清军占领北京的时候,把北城的汉人赶到南城,把北城腾出来给旗人住。 汉人被赶到南城,大家都有地方住,为什么?是因为原来的居民都死得差不多了,剩下来的人有足够的地方住,所以。 清朝的这个政策没遇到什么反抗。

明末天灾和瘟疫最厉害的地方是陕西、甘肃、河南、河北。 河南官员郑廉在《豫变纪略》中记述崇祯三年到崇祯十五年,年年都是灾荒。 河南是中原的中心,人口稠密。 遇到大荒灾,赤地千里,死了很多人。

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说:“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 ”年年有灾荒和兵役,政府还要征税。 人们没有东西可吃,只好骨肉相残,开始人吃人了。 由于到处是饥民,土匪也横行,村子里连叫的狗都没有了,但官员还要收税。

在陕北,情况更严重。 一位名叫马懋才的官员在写给皇帝的奏折《备陈大饥疏》中说: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 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 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 食之,仅可延以不死。 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 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

人民困苦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崇祯皇帝再英明也救不了国家,何况他并不英明。

明末大科学家宋应星,总结当时天下的情况说就是“民穷财尽”四个字。 全国只有江苏、浙江、福建的情况稍好一点。 在其他地方,走二三十里都没有一棵树,加上流寇盛行,老百姓怎么活?

欧洲也是这样,一点儿不比中国好,各个国家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造反,所以起义、叛乱和战争不断爆发。 而起义、叛乱和战争又加剧了本来已经很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形成恶性循环。

下一篇:北京二套房可以用公积金贷款吗?最高额度60万!
上一篇:老人梦见抓海参(梦见抓了很多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