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常见病害有哪些?(杜鹃花的常见病害及防治)

2022-12-28 17:15: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杜鹃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黑斑病、叶斑病、缺铁黄化病等。 以根腐病、疫病、缺铁黄化病为害较严重。

1.根腐病

(1)症状特征

根受害后,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叶片渐渐发黄、发红,继而脱落,直至全株死亡。 根腐往往要到叶上出现变色、坏死、脱落时才发现和引起注意。 因此,平时要精心管理。 立秋后气温渐低,南方大部地区室内外温度较低,杜鹃盆土和叶的蒸发量变小,根、叶新陈代谢相对减弱,水分消耗少,故此时要注意浇水适当,做到干后再浇,时间间隔应适当长,否则极易造成根部损伤。

(2)防治方法

①病霉引起的根腐病,可在发病前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②发病初期喷洒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③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可浇灌50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多菌灵300倍液、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

2.疫病

(1)症状特征

疫病多为害根部,使根变黑、腐烂,地上部失水发黄。 在发病条件适宜时,叶部会急性染病,从叶缘开始失绿,呈水渍状,病健交界处呈波浪形,叶背现白色霉层。 这时枝条也可染病,变褐,呈水渍状,也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落叶或全株死亡。 病原菌随病残体存在于土壤中。 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2)防治方法

①杜鹃苗木的繁殖基地应采取高畦栽培,或地膜覆盖地表,减少与病菌的接触。

②发病后及时喷施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每10天1次,防治2~3次。

③长途北运时,装车前适当浇水,但不宜过多。 途中适当通风,防止湿气滞留。 必要时也可装车前喷上述杀菌剂预防。 卸车后如病情较重,须脱盆散湿,使盆土尽快干燥。

3.缺铁锌黄化病

(1)症状特征

杜鹃花缺铁时,叶片大面积由黄化变褐色。 是因碱性水灌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可溶性铁流失所造成的。 枝梢顶部叶片明显变小,叶质硬脆,叶缘略向背面翻卷,叶色褪绿,有时现黄褐色锈斑,叶尖变为黄色至黄白色,顶端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成簇叶状,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致整株死亡,为缺锌所表现的症状。 当土壤pH高于6时,有效锌含量明显降低;当土壤中含磷量高或施入大量磷肥时,形成难溶性磷酸锌,也会造成缺锌。 另外,当土温高于30℃时,小叶病发生多。

(2)防治方法

①对于杜鹃花缺铁引起的生理病害,栽植杜鹃花时需要酸性土。 多施有机肥增加对铁的吸收。 可喷施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15天1次为宜。 夏季避免强光照直射植株,适当遮阳。

②秋后每平方米土中施硫酸锌1.5克。 施锌后少施磷肥和有机肥,以利锌肥发挥作用。 每2年施1次即可。

③根外喷施硫酸锌加消石灰水溶液,每10千克水中加硫酸锌20~40克、消石灰1~10克。

关于皋月杜鹃的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三角梅不开花怎么办(三角梅长叶不开花什么原因)
上一篇:上学的人梦见很多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