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身高(为什么感觉中国女排的身高在排球界排第一?为什么这么高呢)

2022-03-31 11:03: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2

确实,中国女排的高大化发展已经到了最为巅峰的一代。陈忠和面对媒体采访时曾说:“朱婷、张常宁、袁心玥等都是世界级的攻手,而袁心玥的身高更是超过了2米,应该说她们是身体条件最好的一届国家队。”身高1米84的郎平则笑称自己现在在中国队都找不到位置。那么高大化好不好呢?优势又在哪里呢?



高大化铸就网口超强实力,传统小快灵已经难有竞争优势。

女排“黄金一代”的平均身高为1米80,雅典奥运会面对2米04的加莫娃,张萍、刘亚男等副攻拦网时几乎连球都摸不到。应该说,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排在网口上是吃亏的。而眼下,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来到了世界第一,朱婷、颜妮、袁心玥等人的高拦网是很多球队难以逾越的屏障。



1.“以高制快”、“以快制高”中国可挟制欧亚两种不同风格球队。目前,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为1米90,俄罗斯、塞尔维亚分别以1米89.8、1米89.4位列第二和第三。这么突出的身高,让中国队在面对亚洲的日本、泰国、韩国具有非常大的网口优势。仅以日本球员身高为例,1米98的朱婷,2米01的袁心玥比日本选手高出近20厘米。这样的身高差距让日本攻手几乎很难通过中国队的高拦网。



徐云丽、颜妮以其出色的拦网技术被誉为“南北长城”,里约奥运会决赛徐云丽的高拦网把塞尔维亚主攻手米哈直接拦到了替补席,朱婷、颜妮在对阵巴西时也多次封死谢拉、娜塔利亚的进攻。对于亚洲我们可以用身高来遏制“小快灵”的快攻,对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同样高大的球队,中国队却可以打出亚洲的速度。因此,高和快几乎成了中国女排目前保持一流水准最重要的两大法宝。



2.1米80左右的攻手很难在国际比赛打出成绩,高大化是必然趋势。国内球员中也有1米80左右的主攻,像江苏队吴晗、浙江队的李静等等。但这些球员面对意大利、塞尔维亚甚至巴西、美国的拦网都很难有强行突破的能力。李盈莹身高达到了1米92,在2019年世俱杯面对顶级俱乐部的高拦网同样也是频频被拦。特别是随着世界各队发球攻击性的增加,像日本、泰国等传统小球技术过硬的球队,也很难保证一传到位,打出更多的“小快灵”战术攻。



面对中、意、塞进的“高空轰炸”这些身高偏矮的球队在拦网、防守上都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传统强队的巴西,由于塔伊萨、法比亚娜“双塔”组合的没落,巴西女排女排在网口的实力也是直线下滑。对于选材面非常广的中国女排,选到1米90以上的攻手不是太困难的事,也是潮流发展所趋。



高大化并不是“粗、笨、拙”的代名词,中国女排攻防两端都较为全面。

球员高大化并不意味着要往笨拙方面去发展,像朱婷、袁心玥等高大球员同样也非常灵活,而身高1米95的张常宁、1米93的颜妮还都曾是打沙排出身。



1.整体一传防守甚至好于日本队,郎平追求整体攻防平衡。作为世界知名教练,郎平对一支球队的打造、配置是有整体考虑的。龚翔宇、张常宁、王梦洁是中国女排的“新铁三角”,这三个人在一传、防守上起到的攻防转换作用是不能被低估的。而朱婷的超手强攻、袁心玥的高点背飞、李盈莹的左手改变节奏,都能够很有效地撒穿对方的拦网得分。颜妮在网口的统治力让她在世界杯、世锦赛两度荣膺最佳副攻。



袁心玥的定点拦网、移动拦网也在不断地提升。欧洲球员像塞拉、波塞蒂仅有1米80左右的身高,但她们却拥有亚洲球员所有具备的出色弹跳。因此,对中国队来说选择高大化是非常正确的选择。通过郎平近几年的一传、防守训练,平均身高世界第一的中国队反而在这些保障环节超越了以“地面功夫”著称的日本队。2019年世界杯,中国对日本张常宁的一波8连发,几乎冲垮了整个日本队的一传。其主教练中田久美把张常宁的发球也称之为“魔球”。



由于我们不具备像巴西的加比、意大利的塞拉等人弹跳能力,在身高上弥补这一块不足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高快结合,攻守平衡也是中国女排目前能够抗衡世界各队的重要因素。如果现在我们还是选择像“黄金一代”时期平均身高1米80左右的球员,那中国队基本上也像日本、泰国一样很难跻身世界前三了。大家是否赞同以上观点?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相关关键词:中国女排身高
下一篇:口袋妖怪心灵之金(口袋妖怪心灵之金是什么时代)
上一篇:三伏贴没有红印是刺激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