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虾苗不见了,可能是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

2022-12-26 21:18:1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4

一、种虾量太少

每年高温时,成虾价格都很高。 到高温时,虾价高涨,老板们索性就把池中的虾给捕起来变现了!这样一来,池中的种虾就所剩无几了。 但毕竟无论怎么捕,都会残存部分种虾,只是种虾存量太少了,因此气温低时,池中多少都会有一定的虾苗。 由于产卵种虾量极少,所以虾苗量也少得可怜!

二、水质没调好

小龙虾虾苗生长有一个过程,尤其是早苗,需经历严冬和春暖乍寒的考验,这些成长的时间段,水质因素尤为重要。 由于降温之前,池中经历了一整年的养殖,特别是没有经历大换水的池塘,水中有毒物质的累积导致浓度较大,加之清塘药物、池底有毒物(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不断向水中释放等,再加上一直未解过毒或解毒不彻底,虾苗被毒死是很常见的事!

另一方面,气温低,水位过低,低温结冰时被冻死,冻伤致死,也是温度升高后虾苗不多的原因之一。

三、水草满池跑

很多养殖者对水草过多的危害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总认为温度低,肯定不会出问题。 但从现实的结果来看,大凡水草封塘的池塘,基本上没多少虾子!水草封塘致虾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是受胁迫,由于伊乐藻当家,伊乐藻生长为纵横交叉结构,封塘时,基本无虾路,严重侵占了小龙虾的空间,因此,小龙虾易受环境胁迫致死。 二是缺钙镁,由于水草封塘,水中绝大部分养份均被水草吸收,尤其是小龙虾脱壳的钙镁物质几乎不复存在,因此,虾苗脱壳之日,就是死亡之时。

四、底质一团糟

小龙虾长期生活在底层,底质的好坏决定了其能否生存。 很多有毒物质均是从底层而来,如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硫等,如果底质出问题,首先这类有毒物质会从底层出现,并且底层浓度最大,因此,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小龙虾会首当其冲中毒致死。 另外,大部分物质的沉降,都会集中在底层,尤其是残存饲料、腐烂水草等,这类物质的量都非常大,且通过换水根本就无法消除,所以,都只能在底层发酵分解,一旦是厌氧分解,其产物大部分为有毒物。 因此,若底质长期一团糟又不加以改底,虾苗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五、虾苗食物很少

虾苗对食物的需求和成虾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是离开母体不久的虾苗。 很多养殖者认为严寒苦冬,温度太低,小龙虾都冬眠去了,根本不吃食。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冬季,即使是结冰的情况下,我们仍旧能用地笼捕得到虾子,这证明,冬季虾子是在活动的。 同时,还能看到有虾脱的壳的存在,证明虾子仍旧在生长。 这二点,说明虾子仍旧在进食。 对虾苗而言,其主要是以天然饵料为主,特别是浮游生物,其次是人工饲料。 若水中浮游生物极少,又没有人工饲料,则虾苗成活率是很低的!

六、钙镁没处找

小龙虾的脱壳需要大量的钙镁,小龙虾吸收钙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食物和水体,更多是从水中取得。 除小龙虾需钙镁外,水草和其他水生生物也需要吸收大量的钙镁,因此,钙镁在水产养殖中,水中总是呈缺乏状态,水体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依靠人工补充。 小龙虾虾苗的脱壳与生长均离不开钙镁,若养殖者长期不重视向水中补钙镁,则水中的钙镁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少。 当水中钙镁浓度降到不足以满足小龙虾蜕壳生长需求时,虾苗将蜕壳困难,或直接导致蜕壳不遂致死。 因此,水中钙镁的缺乏是虾苗稀少的又一成因。

七、青苔池中飘

进入冬季以后,由于浮游植物难以生长而锐减,水生动物温度降低而活动量减弱,因此水体透明度增加很多,绝大部分池塘基本清潵见底,这种状态,极有利于青苔的生存与大量繁衍。 若不提前加以防控,满池青苔则是最常见的景象!青苔的吸肥能力极强,对池中营养物质的吸取更是登峰造极!往往是水中越有青苔水越清瘦,水越清瘦,青苔越疯长!青苔对虾苗的危害,一是直接缠死虾苗,二是青苔吸完水中的营养物物质,虾苗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无法生存,赖以脱壳的钙镁几乎没有,因此虾苗因饥和因脱壳不遂而死。

下一篇:6170虾仁多大(6170虾仁一斤多少个)
上一篇:绰号为母大虫的人是谁,母大虫主要事迹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