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怎么死的,为什么到了晚年的下场却非常惨

2022-12-26 20:31:2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02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曾经风光无限,为什么到了晚年的下场却非常惨呢?其实很多皇帝到了晚年就开始昏庸起来,一方面是年纪大了,还有一方面就是怕自己的位置被夺走,所以对谁都是带有戒心。 这个时候如果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半个皇帝了,齐桓公就正好陷入到这样一个境地当中。 所以就算你是春秋五霸,最后也是毫无尊严的死去。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 齐僖公的儿子春秋五霸之首。 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那时候他还不能叫齐桓公,大家都叫他小白,而且在争夺王位继承的时候,差点就被他的后来最重要的助手管仲一箭射死,齐襄公时,国政混乱。 小白的师傅鲍叔牙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就保护小白逃到莒国。 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 次年,雍林人杀公孙无知。 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 小白和齐国正卿高傒从小相好,一听说雍林人杀公孙无知,就和国氏秘密召小白从莒国回来。 鲁国听说无知被杀,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而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 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 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六日方抵。 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其为国君,是为桓公。

当时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骗过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 桓公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 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 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 ”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 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 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 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 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 ”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 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就是这一次,齐桓公能尽释前嫌大胆任用管仲为相,全力支持改革,使得齐桓公一度成为天下最威武的霸主,是春秋大戏的领军风云人物。 如果按照事情的发展推演下去,管仲就算不推翻周王朝的名誉地位,也能把自己的赫赫武功永载史册,遗憾的是,在管仲去世之后,齐桓公就开始昏庸起来。

易牙以厨艺服侍齐桓公。 齐桓公说:“只有蒸婴儿肉还没尝过。 ”于是易牙将其长子蒸了献给齐桓公吃。 管仲重病的时候,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 ”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 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把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 ”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最终使得齐桓公权力失控。 他的五个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 朝政内外大乱,齐桓公被限制竟然被活活饿死。 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 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 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一带霸主竟然如此惨痛结局,这实在需要让人为之深思。

下一篇:苹果手机爱奇艺取消订阅怎么还有自动续费(苹果手机爱奇艺怎么没有取消订阅)
上一篇:淮安中学和淮阴中学是一个学校吗(江苏省淮安中学和淮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