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来历(风筝的来历简介30字)

2022-12-26 14:07: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9

相传风筝的原型是墨子用木头制作出来的“木鹊”,而后墨子将此工艺传给了他的徒弟鲁班,鲁班经过实验改造,用极薄的木片、竹片制出了“鸢”。

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渐渐用纸代替了木头,也就成了“纸鸢”。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也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风筝最开始虽然是为军事所用,但后来慢慢普遍被人们作为一种娱乐形式。 放风筝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拉好连接风筝的线,一个高举风筝过头顶,两人配合助跑,待风力合适时高举风筝的人松手,拉线的人根据手感慢慢运线。

扩展资料

伴随着风筝的发展,风筝文化也逐渐形成。 与孔明灯类似,唐代以前风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唐代以后逐渐成为娱乐活动,并由宫廷向民间传播。

与此同时,风筝文化也伴随着文化交流,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 宋代以后,风筝从单一的放高、放远的自娱自乐发展为两三只、甚至更多风筝之间的竞斗比赛,还出现了一些不同级别的官方或民间的风筝赛事。

与此相适应,还出现了风筝艺人和风筝产业。 明清两代,风筝文化更是发达,曹雪芹还编撰出版了风筝文化理论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为研究风筝制作理论、工艺和图谱提供了丰富史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风筝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显露,各地纷纷成立了风筝协会,举办各种风筝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古老的风筝文化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筝

关于风筝的来历20字和风筝的起源和它最初的用途2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下一篇:如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上查找项目摘要
上一篇:今年五味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