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和西施的故事简介,范蠡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2-12-24 15:52:3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1、范蠡和西施的故事简介

传说勾践灭吴国后,范蠡悄悄地带了西施,坐上阿得大叔的小木船,逃到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隐姓埋名住了下来。 每天范蠡都伴着西施在五里湖边看景散心。 慢慢地,西施的心痛病不大发作了,高兴的时候,她还摆动宽袖,翩翩起舞,过路人觉得像仙子下凡一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仙女墩。

后来范蠡开了一个小酒店。 他用野花的香料做酒引子,用太湖甜水酿造,酒香扑鼻,酒味醇厚,没多久小酒店就远近闻名了。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有个客人告诉范蠡,勾践正派人到处寻找逃走的范蠡和西施。 阿得大叔和西施听说后心里很不安。 范蠡却宽慰他们,天地大得很,何愁没有安身之处。 第二天,小酒店就关了门,酿好的酒全部被倒在太湖里,从此,太湖水可以闻到一阵阵酒香味。

范蠡带西施到了宜兴一带,改名陶朱公。 住了一些时候,西施总忘不了五里湖。 于是,他们又回到了五里湖边。

一年多以后,西施开始为生计担心。 范蠡拉着西施和阿得大叔来到一个大池塘边,拾起一块泥团往水中掷过去,月光里,好几条尺把长的鱼蹿得老高。 原来范蠡早就在几个池塘里养了鱼。 后来范蠡赚了很多钱,他把大笔钱财散给了穷苦百姓。

这年春夏之交,西施又发了一次心脏病,郁郁寡欢。 有一次,范蠡带她到东乡一个景色迷人的池塘边散心。 几个渔人在树下聊天,有人说到勾践夫人残忍地将那些歌女沉到江中淹死了。 西施当场昏了过去,醒来后,长长地吐了三口气。 后人遂称这个池塘为三叹塘。

回到家里,西施仍感伤万分,不久就去世了。 范蠡睹物伤情,就到太湖中的马迹山去,后来死在那里。 范蠡和西施居住过的五里湖边,后来修建了风光美丽的“蠡园”;鼋头渚的“陶朱阁”也是为纪念范蠡、西施而修建的。

2、范蠡最后是怎么死的

在陶地寿终正寝,善终。

范蠡,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市)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出身虽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范蠡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余载,灭了吴王夫差。 正当功成名就之际,他毅然辞掉高官厚禄,下海经商去了。

《史记》记载说,范蠡先是来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意思是范蠡带领妻子、孩子,在齐国的海边荜路蓝缕、胼手胝足,开始了新的艰难创业。 他们垦荒种地,生产粮食,还利用海边的渔业、盐业资源,开展商业贸易。 经过全家人辛勤劳作,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

后来,范蠡又迁居到陶,再次改名换姓,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 十九年间,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黄金。 “天下言富者,皆称陶朱公,”俨然称得上是当时天下的首富了。

3、范蠡个人生平简介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 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 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之后被拜为上大夫,辅佐越国勾践。 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又被封为上将军。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 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下一篇:蒋纬国是谁的儿子,蒋纬国是蒋介石的儿子吗?
上一篇:太平要术的主要内容,《太平要术》是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