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是什么意思)

2022-03-30 10:13: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1

从“志于学”到“不惑”,从“知天命”“从心所欲”——生活体验的基础,顺应自然的豁达,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前半生:体验感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里生活体验的基础

人到中年再读《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仿佛是前半生的真实回顾。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的确如斯。

人生从求学到工作,到成家立业,到繁衍子嗣的顺序,就是逐步走向“四十不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对成长、学业、事业、婚姻、家庭、子女的种种体验和感悟,都是接下来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体验基础。只有来过、看过、体验过,才能在后半生有“知天命”、“耳顺”的升华性体验,甚至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体验。

二、后半生:领悟顺应——“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里顺应自然的豁达

在《论语》这种情感化的时间顺序里,“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的概念成为贯穿其中一条线。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体验的深入,逐步走向一种人生的“顺应”。

这种顺应,是对“天”的顺应,这个天可以理解为自然,也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之后,能够真正做到不焦虑、不叛逆,以一种“知”的体悟和“顺”的心态来面对接下来的人生,这种境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这种顺应自然的豁达,能够让当代人在面对焦虑和困惑的时候,形成豁然开朗的局面。

3、终极理想:实现身心自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里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

回头再看看夫子自述平生的那段话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正是沿着时间的流,一步一步走向人的自觉和人与天地的融合统一,也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贯穿天命,人性的主线,并由此积累起他丰满的人生,走向现实理想和天地的和谐。如此超越性地看待人生,并用自己的一生的实践作为其思想注解,孔子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精神都是让人惊叹而无言以誉的!

相关关键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下一篇:2021年大学晚报到1个月还可以去吗
上一篇:荔枝怎么保鲜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