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风?(什么是中风?)

2022-12-23 03:52:3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中医认为有六大致病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亦称“六淫”。 其中,内风所致的疾病,即多类属于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特征。 现代西医指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缺血发作等也属中风范畴。 因该病起病迅速、来势凶猛,与自然界的“风”的特点相似,故称为“中风”。 “中风”一词最早见于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 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

中风的发病根源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当脑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形成夹层动脉瘤,在遇到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或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诱因影响下,造成血管破裂或阻塞,使脑血液循环形成障碍,造成部分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并导致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中风病状。

中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运动、感知功能出现障碍。 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中医称为偏瘫(半身不遂),但是因脑囊肿、脑寄生虫病、脑脓肿等引起的偏瘫,则不属于中风范畴。

什么是中风: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或脑血管意外的俗称。 前人以“中风”类比其起病急、变化快且多的特点。 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系统的破裂或闭塞而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部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症。 气候变化、情绪激动、过度疾劳、用力过猛、饮食不节及体位变化等均可诱发中风。

中风具有神志障碍、半身不随、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 轻者可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随等症状;舌质多黯,有瘀点、瘀班。

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尤以老年人为多,但近20年的资料表明,中风的发病年龄有提高的趋势,30~40岁发病的人也不少,甚至还有更年轻者,但仍以50~70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人数的60%以上。

关于中风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打算出门的人梦见自己在河里洗澡
上一篇:打算出门的女女人梦见儿子掉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