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诗句的意思

2022-12-21 18:55: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73

这句诗的意思为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凉州词二首》王之涣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 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 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 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 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 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比是那样地强烈。 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 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 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的后俩句。 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 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 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 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 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

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 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 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

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诗人描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扩展资料

1.边塞诗特点

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 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一片孤城万仞山

百度百科——边塞诗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下一篇:怀孕的人梦见自己很热(梦见自己又怀孕)
上一篇:未婚者梦见自己讨厌的人(梦见自己被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