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应该怎样和谐相处

2022-12-20 02:32: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0

正确的提法是个人怎样适应社会。

一、正视社会问题

思政课教学以正面教育为主,“到处莺歌燕舞”。

现实生活存在很多社会问题,“时见污泥浊水”。

谈及社会,有人牢骚满腹,有人义愤填膺。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分析社会问题,看主流很重要。 日本住友公司驻中国总代表十井光春曾在日本《中央公论》月刊发表文章,希望消除日本企业界人士的疑虑。 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包括公务员在内,中国的公职人员有1.5亿。 假如千分之一的人道德水准较低,那么就有15万人,出点问题可以理解。 然而,剩下的一亿四千九百八十五万人都是正派人。

二、遵守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最基本的有三大类: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

1、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大学毕业生要原原本本地研读和职业相关的法律条文,同时别忘了看看《刑法》,避免坠入违法的误区、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不遵守技术规范,灯泡拧不进灯头里,产品就是废品。 不但没有奖金,工资可能一无所有。

另外,在很多领域和行业有正面的“规矩”和反面的“潜规则”。 我们都要学会合理(伦理)合法(法律)地应对,须知“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三、利用社会资源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和社会之中。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个人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利用社会资源。 巧取豪夺的行为为正直的人所不齿,不善于利用社会条件的人也显得孤陋寡闻。 有闲暇时间去图书馆看看,可能比上网收获大些。

我们要在合理(伦理)、合法(法律)的前提下,以最小的花费获得最大的效益。

四、拓展社会关系

当今中国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社会,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搞好人际关系有很多学问,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诚信。

五、推动社会进步

有人推动社会进步;有人阻碍社会发展。

我们要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生价值就需要把个人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统一起来。

下一篇:恋爱中的人梦见家里的狗饿死了
上一篇: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