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什么意思

2022-12-19 16:23: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2

本意是橘子树生在淮河以南则结的果实为橘子,而到了淮河以北则成为枳了,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此句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原文为:“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译文:“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 “

扩展资料:

“南橘北枳”今解

说到枳,不得不说“南橘北枳”这个古老的成语,《晏子春秋·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周礼》亦云“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

一般的解读即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导致性状发生改变。 事实上,橘和枳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在植物分类学中,橘与枳同为芸香科但不同属:橘为柑橘属,枳为枳属。 “南橘北枳”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古人观察不周而造成的误会。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繁殖橘苗了。 橘只能耐-9℃以上的低温;而枳能耐-20℃的低温。 当人们把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培育橘苗,从淮南移到淮北,由于橘树忍受不了淮北冬季低于-9℃的低温,橘树地上部分冻死,而地下部分的枳砧却安然无恙。

当次年春暖花开时,砧木树上的不定芽萌发长成了枳树,过几年就开花结实了。 古人不明究竟,误认为是水土条件不同导致橘变成了枳。 这才是“南橘北枳”的真相。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学者梦见自己在上学(总是梦见自己在上学)
上一篇:怀孕的人梦见自己酒驾(梦见自己又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