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是什么意思 反问的解释

2022-12-17 08:20:2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5

(小尘4x/图)

生活中随处可见反问句,网络上更是车载斗量。比如情侣之间吵架,“你今天怎么这么敷衍?”“那你上周干嘛迟到?”“你这样有意思吗?”“我怎么了?”……这样的对话,至少会坏掉半天的心情。又比如网上的论战,“甲国进攻乙国,赤裸裸的入侵。”“那丙国侵略的时候又如何?”……接下来的对话,恐怕会以对骂结束。

一旦言说的双方交替使用反问句彼此指控,那么这次交谈大概会有以下两种走向:一、双方彼此解释对方的反问,然后消除分歧,达成共识;二、连珠炮式的反问最后只能引发攻击性语言的军备竞赛,最终脱离就事论事的“常规战争”,变成彼此人身攻击的“核战争”,不欢而散。

很显然,第二种场景在生活中更为常见。反问句通常只会让沟通更加艰难,生活更不容易,情绪更趋崩坏。理想的状况当然是交谈双方“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在“闻过则喜”的情况下,互相砥砺,一同进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很遗憾,即便是至亲好友之间,频繁的反问句仍然会让沟通陷入僵局,甚至演变为纯粹的吵架。

在逻辑学里,反问句通常容易倒向所谓的“诉诸伪善”(tu quoque)——这可不是什么逻辑武器,而是一种逻辑上的谬误(fallacy)。“诉诸伪善”的本质是“道义”而非“逻辑”,透过质疑命题人的言行不一,消解原命题的道义属性。不过,“诉诸伪善”根本无法否定原命题,甚至还不无对原命题的肯定——正是因为原命题是“真的”(correct)、“对的”(true)乃至“好的”(right),所以原命题人也违反了这条命题的原则,因而也就无权借助这条命题来提出“规范令式”(ought to be)。换句话说,“诉诸伪善”只能从修辞学的角度质疑一个命题的“合情性”(sensibleness),而根本无法在形式逻辑的领域否证一个命题的“合理性”(reasonability)。

进一步说,诉诸伪善(appeal to hypocrisy)并不能在形式逻辑上有助于命题的成立,甚至也不足以成为还算有力的“归谬法”(reductio ad absurdum)。苏格拉底大概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反问句爱好者,他喜欢用连珠炮式的发问,让论辩对手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但“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并不能与“诉诸伪善”的谬误混为一谈,因为苏格拉底的问句在根本上属于“归谬法”:

苏:虚伪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

欧:非正义。

苏:偷盗、欺骗、奴役,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

欧:非正义。

苏:对于那些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的敌人,一个将军惩罚了他们,并对他们加以奴役,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

欧:正义。

苏:将军偷走了敌兵的财物,或者战斗中欺敌呢?

欧:这当然属于正义,但我是说欺骗朋友。

(中略)

苏:一个生病又不肯服药的孩子,父亲说“药不苦、很好吃”,骗孩子吞了下去,病也好了。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

欧:正义。

苏:一个发了疯的人,他的朋友怕他自残,偷走了他的刀子与利刃,这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

欧:是,应属正义。

苏:你不是说,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请允许我收回我刚说的话。

没错,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应“朋友之间能不能欺骗”这个命题,而是从侧面进行连珠炮的发问,一步又一步地反诘对手,得出了“朋友之间不一定就不能欺骗”的命题。当然,“欺骗究竟正义与否”已经是另一个命题了,需要两千多年以后的康德才能作答。苏格拉底式的反问使用归谬法的战术,达致的是共识而不是吵架。

在中文世界里blockquote>,反问句战术有个更为简洁的术语——“比烂”。根据简单的考证,这个名词最早始于台湾政坛的蓝绿恶斗。在政治激烈对立的台湾,两党支持者喜欢彼此贬损人格,以此论证对方论点的无效。就在最近,台湾政坛还上演了一出类似的剧目。蒋万安质询苏贞昌,你能不能承诺台湾从此不缺电?为什么不敢做出承诺?苏贞昌的回答竟然是,你祖父(蒋经国)还承诺“反攻大陆”呢,为什么没实现?当然,这场议事攻防只能沦为彼此的人身攻击,而无助于任何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比烂”也有一个西式的称呼——“那又如何”“你也一样”(whataboutism)。在最近十年快速极化的美国政坛,这种现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驴象两党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互相“那又如何”,甚至有失去起码沟通理性的迹象。

那为什么人们还是不由自主地使用反问句?为什么我们如此沉迷于不首先反驳对方论点,而是节外生枝首先反问对方?答案当然太容易得到了:我们习惯比烂,我们喜欢发泄情绪,我们并不认为需要“讲理”,我们更热爱“谈情”。或者,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利益诉求,我们有太多不愿承认的错误。我们很少愿意践行孔子的道德哲学,也更难达到苏格拉底反诘的境界。

生活不是辩论赛也不是修辞大赛,而且滥用反问句往往连辩论赛也赢不了——它非常容易变成逻辑谬误,或者人身攻击。或者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这是“主体性最飘忽不定、最虚弱无力的显示”。生活是艰难的,所以柏拉图才感叹,“对人善良一点吧,因为你遇到的所有人都有着各自痛苦的抗争”(Be kind, for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harder battle)。如何对身边的人善良一点?我们至少可以先少用反问句。

(作者系互联网从业人员)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克之

下一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详细,桃园三结义完整故事原文内容概括
上一篇:皮肤过敏可以吃西瓜吗?(皮肤过敏可以吃西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