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鸹撒(老鸹撒正宗做法)

2022-12-13 23:55: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0


老鸹撒,我想只有地道的老陕人才能准确读出这几个字的发音,并联想到这一属于关中人的美食。

“老鸹”本来应该念 [lǎo guā],流传下来关中人方言就喊成[lǎo wā],而撒(读二声)其实不是这么写,应该是月字旁,上面一个天,下面一个韭,合起来就是sa字,但是输入法里没有收录,就用撒来代替。

老(lǎo)鸹(wā)撒(sá)是陕西本地的一种类似于面疙瘩的食物,老鸹指的是乌鸦,在陕西,“撒”是脑袋的意思。 因为其面团是两头尖中间圆的形状,很像乌鸦的头,所以因此得名。

老鸹撒相传起源于西汉文景之治时期,与著名将领李广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李广出身将门,善骑射,其骁勇善战,多次带兵北击匈奴,一生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

在一次与匈奴人的抗战中,李广使用“佯败”之计,带领士兵一路逃窜,并丢盔弃甲,连做饭用的锅釜都所剩无几,士兵做饭时犯了愁。 李广就命将士拿自己的头盔做为锅具,取草木为筷,将面团拨入盔中,下点野菜煮着吃,三军饱餐之后精神大振,引诱敌军入围获全胜。

武帝听闻以后,命令御厨仿照其方法精做,以犒劳三军。 这种食物外形像乌鸦头,而匈奴视乌鸦为祥鸟,所以武帝起名为“老鸹撒”,有江山永固,蛮军不得再扰之意。 后经过不断流传,到了民间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

老鸹撒被称为懒人饭,因为制作起来非常简单。 在过去农忙时节,这是关中农村人家中非常常见的美食。 面疙瘩非常有嚼劲,还十分顶饱。 面汤中保留了菜的各种营养,一碗下肚,浑身那叫一个暖和舒坦。

老鸹撒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仅仅是关中人家里的一道便饭,但这种味道却让人流连忘返。 很多人对“老鸹撒”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趴在锅灶前看着妈妈一筷子一筷子的夹着,狼吞虎咽的吃上一碗,惬意又满足。

现在很少有人再做“老鸹撒”了,但这种瓷实、顶包的饮食风格,也正体现了老陕人敦厚、朴实的性情。 这种只有老陕人能感受到的美味,你吃过吗?

关注寻味陕西带你探索更多美食

下一篇:张惠妹的歌曲
上一篇:禹怎么读(禹怎么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