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的故事(三年级写话十大元帅的故事)

2022-12-13 23:17:4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9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 作为中华儿女,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

在这歌舞升平的岁月里,我们不能忘却那些为革命奔波一生的英雄先烈,没有他们血汗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今天的文章,就来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的故事。

很多人对他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语文课本或历史课本上,应该听过“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

那在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身上,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迹呢?

01 儿时贫苦的经历,铸就优良的品质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一个名叫仪陇的小县城。 这里是四川的偏僻山区,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朱德家共有20多口人,自幼过着有规律有组织的生活,祖父是个勤劳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坚持耕田,直到死前不久还在田里劳作。

在家人的影响下,朱德从小就参加劳动。 四五岁时,他就帮母亲干活,到八九岁时能干不少农活。

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很重。 在朱德的印象里,全家人从来没有吃过白米饭,多半是吃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过年时宰一头猪,得留着吃一年。

少年时代简朴的生活,给朱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促使他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这些为他后来参加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行军途中朱德不怕饿,不怕干脏活累活,还能坚持几个月、几年长距离行军走路。

1892年左右,清朝政府的苛捐杂税非常严重,不过,读书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于是,朱家几房人决定省吃俭用,送朱德三兄弟去念书。 朱德在私塾读书格外用功,虽然,他年纪最小,但识字最多,学习一直遥遥领先。

但在1895年前后,四川遭遇了连年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使得朱德家的生活雪上加霜,全家人一天只能靠两顿稀饭维持。

好不容易熬到年关,又被地主欺压加租,朱德家里没有能力交纳。 全家人被逼无奈,最后决定分居两处,各谋生路。

家人被迫分离的这段经历,在朱德看来是全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 同时,也启发了他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他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02 踏遍天涯求正道,学成归来报国恩

1911年,朱德被分配到由蔡锷领导的新军当副班长,几日后又当了司务长,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戎马生涯。

从1916年到1920年这几年间,朱德经历了护发战争和军阀混战,打了不少仗,吃了不少苦。

但结果没能够挽救革命,反而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这让朱德陷入了一种怀疑和苦闷的状态,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朱德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五四运动的浪潮把大量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带了进来,让朱德从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大大提升了他的眼界,使他对新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久后,朱德踏上了驶往欧洲的轮船,他决定到欧洲去,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在柏林,朱德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 此时,周恩来大约二十五六岁,他瘦长的身材,清秀的面貌令人印象深刻。

朱德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经历,并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工作,只要不回到旧的生活里去,让他做什么工作都行。

在周恩来的介绍下,朱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朱德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道路。

1926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决定从苏联抽调一批军事、政治工作人员回国。

因此,朱德结束了三年多的国外生活,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这三年多国外的生活经历,让朱德受益匪浅。

他不但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与腐朽,而且也看到了社会主义苏联的活力与生机。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帮助他解开了以往对中国革命为什么失败的困惑,引导他坚定地走上一条伟大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回国后,朱德很快接受了中共中央分配的任务,积极参与到北伐战争中来。

1927年8月1日,朱德参加领导的在江西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南昌起义后,朱德带领起义军南下,途中危机重重,部队面临随时可能被歼灭的危险。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一些意志薄弱者,在重压之下退缩了,在岔道上偷偷溜走,部队的人员每天都在减少。

为了鼓舞士气,朱德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讲话,他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 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这段掷地有声的发言,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展示了革命必然要继续发展的光明前景,使大家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困难中认清了方向,部队士气大受鼓舞。

03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朱德的一生给全党、全国人民留下了亲切难忘的印象,不仅是因为他骁勇善战,更是因为他对战友关怀备至,对自己严格要求。

1929年年底,朱德率领红军在闽赣边境的高虎坑一带追击国民党部队,途中发现了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士,把枪背在背上,艰难地在山路上行进,没过一会,只见他昏倒在山路上。

原来战士的左腿伤口正往外流血,半截裤筒被染得通红。 朱德将战士放在一块青石板后,从自己腿上解下一块绑带,小心地把战士的伤口包扎好。

这时,伤员苏醒过来,见朱德蹲在他身旁温和而关切地看着他,就想坐起来。 朱德赶忙制止了他,亲切地说:“你受了伤,要好好躺着休息。 ”

说完后,朱德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壶倒水给伤员喝,并派了两名战士把伤员送到了红军医院。 临走时,朱德脱下了身上的棉衣,轻轻盖在了伤员身上,最后还安慰伤员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红军医院要好好养伤。 ”

一个月后,朱德行军经过红军医院,还特意停留去看望了那位红军伤员,仔细地查看了伤员即将痊愈的腿,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时,红军伤员双手捧着朱德的那条绑带准备还给他,朱德接过绑带对伤员说:“你看,这绑带上还留着你的血迹,你要牢牢记住敌人欠下的血债,好好养伤,争取早返前线,再立战功。 这条绑带就送给你留下做纪念吧!”

说完后,朱德就把绑带还给了红军伤员,并和他亲切地告别。

别看朱德对战友关怀备至,让人如沐春风。 他对自己却始终秉承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搞特殊化。

朱德的棉衣穿了很多年,虽然破旧不堪,但他一直没有换新的,而是缝缝补补穿着。

他身边的通讯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直想找机会给朱德换件新的。 可是,那时部队天天打仗,军需供给不足,别说新棉衣,连旧棉衣都分得干干净净。

后来,通讯员遇到了军需处长,就提出给朱德做件新棉衣,军需处长非常赞同,就是担心朱德自己不同意。

通讯员让他放心,叫厂里做好自己去领来给朱德穿上就可以。 没想到,衣服还没做好,朱德已经知道了这回事,他猜想这事和通讯员有关。

朱德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但眼下物资紧缺。 所以,不管通讯员如何劝说,朱德的这件棉衣一直舍不得换,破了就补,补了再穿。

除了在穿这方面节俭,在吃的问题上,朱德也最喜欢粗茶淡饭。

1957年,朱德在云南昆明视察工作,考虑到朱德当时已是70多岁的老人,省委要求一定要好好照顾朱德的身体,伙食工作要搞好,注重营养。

但是,朱德对自己的生活十分严格,再三提出不能超过他的伙食标准。

后来,省委在检查接待工作时,发现朱德每天的伙食大大低于规定的标准,特意嘱咐接待人员做一些燕窝、银耳和有胶质的食物。

因此,接待人员就做了“燕窝煮鸽蛋”,朱德委婉地批评道:“我每天吃小菜和野菜,吃得很可口,你们每天对我照顾得很好。 不要再搞这些高贵东西给我吃了,要看到工农群众的生活还很不富裕。 ”

负责接待的同志十分不安地解释,说这是省委领导的要求,怕营养不够影响他的身体健康。

朱德非常认真地说这次的燕窝钱他出了,下次再做的话自己就罢吃了。

由于当时省委领导再三强调要保证朱德的营养,所以,工作人员又做了一次燕窝,硬着头皮给朱德送过去。 这次,朱德是真的生气了,他一口也不吃,严厉地批评了负责接待的同志。

省委领导得知此事后,不再强调伙食问题。 以后,宾馆就做些朱德爱吃的小菜,比如豌豆尖、炒香椿等。

朱德每次吃到这些菜时,他都会说:“几十年不吃了,别有风味啊!还是粗茶淡饭最相宜。 ”

结 语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医院病逝,享年90岁。 病危时,他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要把生产抓好。 ”

朱德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一生思想的高尚、人格的伟大,给全党、全国人民留下了亲切难忘的印象。

他将传颂千古,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在心。

文/紫竹凌:多平台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

欢迎关注@以书话人生,经典好书,与君共读。

下一篇:rellet(rellet是什么牌子)
上一篇:微信被对方拉黑会出现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