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拉海牛(史德拉海牛灭绝原因)

2022-12-12 18:27: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2


自2020年开始,我们的世界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一场又一场的灾难接踵而至,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不仅是我们,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似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其实早已有科学家发出过警告,称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来临。 要知道,前五次物种大灭绝每次都将自然界“重新洗牌”,促使新的世界霸主诞生,很难说人类能否在这场殊死争斗中占得优势。

有科学家表示,如今已经有8个迹象可以证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来临的说法不是玩笑,究竟是什么事件?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物种急剧减少

地球上的生物形态各具特色,是自然界中偶然诞生的“生命奇迹”。 人类作为其中的一员,本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守护这些邻居们,却没想到,我们的种种做法反而将这些生物推入了深渊。

第一个迹象就是地球上多个物种处在衰退的状态当中。 衰退这一词很好理解,我们可以当它是“灭绝”的前兆,毕竟当物种的状态处在衰退中以后,其种群的数量必然已经大幅度减少。

从相关数据来看,科学家统计的27600种脊椎动物当中,起码有30%左右的生物种群显现出了快速衰退的情况。

脊椎动物的减少

科学家们发现,在成千上万数量不断减少的物种中,有1/3目前不属于濒危物种,有多达50%的物种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消失了。

第二个迹象就是地球上的昆虫正在迅速地消失。 要知道,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是非常多的,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类支系庞大的生物其物种也在大幅度减少,其中大约有40%左右的昆虫种群处于衰减当中,导致地球昆虫总数也在不断的下降。

第三个迹象是海洋动物正在迅速减少,要知道地球上有超过70%以上的地方都是海洋,而海水拥有着比陆地大得多的比热容。

因此,这些年来人类肆意发展工业排放出的温室气体,让海洋不得不被动吸收,并使自己迅速升温。 升温的影响之下,大批的海洋生物消失,比如说珊瑚等。

第四个迹象是一个概括性的统计。 根据科学家研究,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比如1741年时科考团队发现的史德拉海牛,这之后仅仅过去了27年,这种海洋哺乳动物就完全灭绝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保罗·艾利希日前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地球上哺乳类动物的灭绝速度是过去的20至100倍,物种灭绝的速度如此之快,甚至可以同恐龙灭绝的速度相匹敌。 ”

史德拉海牛

环境日渐恶劣

如果说上文当中无数生物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字面的直接体现,那么接下来要说的这几个迹象就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了,毕竟自然的反噬之力是一视同仁的。

第五种迹象就是南北两极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摄影师拍摄的北极熊伫立在浮冰之上,一脸怅然迷茫的照片。 冰川的融化使得无数生活在极地的生物失去了家园,或许人类不生活在那里无法感同身受,那么冰川融化的恶果将会告诉我们,世间万事万物本就是一体的。

第六个迹象就是冰川融化导致的直接结果: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不仅使得无数的岛屿国家岌岌可危,居住在地势低洼的沿海地区的居民也会在不断恶劣的情势下受到影响。 倘若人类再放任气温上升,让冰川无休止地融化下去,那么我们的家园迟早会像那头北极熊一样,消失在海水当中。

第七个迹象是地球上的“绿色”正在消失,亚马逊雨林一度被认为是地球之肺,能够帮人类吸收大量的温室气体,并且有着良好的“固碳”作用。 可是2019年时的亚马逊大火,可谓是触目惊心。 其雨林内的着火点就达到了36771处,大火连续烧了许多天。

同样燃起熊熊烈火的还有澳大利亚,这场丛林大火不仅将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杀死了大半,火势还蔓延到了人类居住地区的附近。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7月28日时,澳大利亚的这场大火已经导致至少30亿只动物死亡。

第八个迹象是哺乳动物类的灭绝预警,要知道人类也是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的迅速繁衍正是在恐龙灭绝之后才开始的。 按理来说,哺乳动物们与人类最亲近,可是如今人类肆意地扩大自己的领地,使得不少野生哺乳动物失去了家园。 比如说需要在较大地域当中捕猎的老虎,现在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到小得可怜了。

人类并不能独善其身

可以看出,以上所述的八个迹象都是真实存在的。 大部分人生活在城市当中也许对物种的衰减与灭绝感受不深,但是大家仔细想想一些小时候经常看见的生物,是不是现在已经鲜少出现了。 可见,灾难不是没有发生,只是人们不够在意罢了。

不过,物种大灭绝当中没有什么生物拥有特权,包括人类。 也就是说,这场灭绝的灾难最终还是会殃及人类自己的,纵使我们有着自然界当中最聪明的大脑,还有着发达的科技,但在自然之力面前都不值一提。

要知道,环境的恶化是会引发连锁反应的。 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对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一点儿都会这么的紧张,毕竟其产生的一些后果是很难以前预估到的。 但是如果等到后果开始凸显,一切又无法挽回时,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呢?

西蒙·莫瑞斯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变化将会更加敏感 。 比如气候变暖使陆地和海洋内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将发生变化,小麦和大米的产量也受到了影响。 ”

诚然,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到目前来看更像是一个预言。 但是追溯8个迹象的成因就可以发现,人类应该是始作俑者,并且在这场灭绝的灾难当中,我们是做不到“独善其身”的。

前五次物种大灭绝

虽然地球的年龄已经超出45亿岁了,但是生物在这之上诞生和演化还是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的。 寒武纪的物种大爆发,是生物多样性开始出现的标志性事件。 但是,物种的多样性之路是非常曲折的,其中经历了五次“重新洗牌”。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是在奥陶纪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是奥陶纪末期的冰期引起的,气候变冷致使海平面下降,造成了水中约85%的物种灭绝。 本来物种异常丰富的沿海生物圈,就这样被破坏得七零八落。

奥陶纪时期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后期,而这次深受其害的又是海洋动物。 海洋生态系统至此从之前的孕育万物,到不再适合所有物种生存和繁衍。

第三次物种灭绝事件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近96%的物种灭绝,也被称为是二叠纪物种大灭绝。 其罪魁祸首是异常剧烈的温室效应,使得海洋和陆地的生物都受到了重创。

第四次三叠纪晚期致使灭绝的物种算是比较少的,只有76%。 该灭绝事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但是爬行动物在此次事件中消失得最多。

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五次物种大灭绝距今最近,只有6500万年。 那时正处在白垩纪末期,其严重程度仅次于二叠纪物种大灭绝。 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就在此次事件中完全消失了,此外,约有80%的物种完全灭绝。

至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有多种迹象可以表明它正在悄悄发生。 人类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保护生态,拯救那些有一息尚存的濒危物种,不要让地球到最后只剩下人类。 并且人类到最后,也许也只能无力地看着自己的种群灭亡,文明毁于一旦。

下一篇:完整的电子商务包括哪些环节(狭义的电子商务包括哪些环节)
上一篇: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什么区别(简述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