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的意思(一见钟情的表白话语)

2022-12-12 17:31:3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9


“一见钟情”效应在亲密关系中的作用与影响

蒋涵宇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刘雨欣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王佳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一见钟情”是一种在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描述为首因效应。 它主要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本文以亲密关系中的“一见钟情”效应为出发点,探索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以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对一见钟情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究。

首因效应;亲密关系;社会影响

一、首因效应的概念与现有分析

(一) 首因效应的概念

首因效应、又称优先效应、第一印象作用,它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首因效应最早于1946年由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E·Asch)通过实验发现,并由心理学家洛钦斯(A. S. Lochins)于1957年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为了探究首因效应是否存在,洛钦斯设计了一个精巧的比照实验。 在实验中,他杜撰了一位名叫詹姆的学生的生活故事,并在甲、乙两组材料中将詹姆描述成了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接着,他将实验材料分给ABCD四组水平相当的中学生进行阅读,并在之后让这些中学生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 其中,A组学生按照先甲后乙的顺序阅读,B组的阅读顺序与前者相反,而C组只读甲故事,D组只读乙故事。

实验结果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A组中有78%的人认为詹姆是个比较热情而外向的人,B组有82%的人认为詹姆是个冷淡而内向的人,而C组有95%的人认为詹姆外向,D组有97%的人认为詹姆内向。 ABCD组学生对詹姆印象的差异表明交往时产生的第一印象确实会对今后的交往关系产生影响,尽管这些印象并非总是正确。

(二) 对首因效应的现有分析

自从首因效应被发现后,有许多心理学家对首因效应可能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解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所主导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们在婴幼儿时期对父母的情绪体验对其之后的择偶选择会造成一定影响。 在性蕾期(3-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动欲区逐渐由肛门区转移到性器区,他们的行为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并开始产生有关于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的厄勒克特拉情结。 而当儿童长大后,这种情绪被压抑,却并没有消失,仍会在我们的择偶行动中体现出来,其具体表现便是我们会更多的选择与父母亲相似的人进行交往,即表现出对某位与父母相似之人的“一见钟情”。

2. 分析心理学理论

原型是指我们经历过的概念模型,例如对于“律师”这个概念的印象来源于生活中接触过的律师的含义。 根据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理论,男性和女性的心中均存在着异性的意象,分别被称为阿妮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这是人类祖先在漫长的与异性交往生活的经验中所形成的,在保证两性和谐相处中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根据这种理论,寻找伴侣的过程就是人们把自己脑海中对异性的原始意象投射到对方身上的过程,而对方与自己脑海中原型的匹配程度越高,就越可能在一开始得到青睐,即所谓的“一见钟情”。

3. 认知图式理论

图式是指链接到一些适应性功能的知识结构。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会把自己所倾慕的对象的特征储存在大脑中,形成一张“爱情图表”。 这张图最早受父母影响而形成,并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由外界因素进行修正与补充。 举例来说,看过《来自星星的你》后觉得“都教授”是理想爱人的化身;看过《我的机器人女友》之后可能会对与“机器人女孩”相似的人产生好感。 人们身处的环境不同,生长经历(比如看过不同的爱情连续剧,生活中曾受到特定样貌异性的帮助等)不同,所形成的对“意中人”的概念就不同。 这样,当生活中遇到符合理想的人物时,便会产生“一见钟情”现象。

4. 社会认知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一见钟情是由于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 这种理论对“一见钟情”的解释是,如果在初次见面时对方的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给自己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晕轮效应便会加重这种印象,使我们对对方的其他方面也产生较好的印象,这样我们就会更愿意加深与对方的交往,就产生了“一见钟情”。

二、针对首因效应的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 调查设计

1. 问卷设计

为了分析亲密关系中的“一见钟情”现象,我们设计了一见钟情现象调查问卷。 问卷问题分­­­­为以下5个部分:1)年龄/性别对首因效应的影响;2)个人性格对首因效应的影响;3)一见钟情者与人们心中“理想型”的相似程度;4)外部环境对发生一见钟情造成的影响;5)一见钟情对情侣恋爱体验的影响。

2. 样本基本数据

本调查问卷共收到答卷146份,经初步筛选后得到有效答卷143份。 有关这些答卷的基本信息汇总如下:

图1:答卷人的总体性别分布等基本情况

(二)结果分析

1.首因效应的性别差异

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男女生在是否体验过一见钟情这一问题上的回答差异如表1。 结果表明不同的性别对于是否体验过一见钟情不会表露出显著差异性,也就是说,男女在是否会产生一见钟情现象这方面差别不大。

表1 首因效应的性别差异

2.首因效应的性格差异

在问卷中,还设计了一道题目,探讨不同性格的被试之间产生一见钟情效应。 结果见表2。 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

“是否体验过一见钟情”和“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084, p= 0.320;与“我很依赖我的直觉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25,p= 0.137;和“我是一个活泼的人”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08,p=0.197;和“我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人”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0138,p= 0.100,以上这些因素与“是否体验过一见钟情”之间的相关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我思维非常敏捷”和“是否体验过一见钟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16,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表2:对首因效应的性格差异的Pearson分析表

3.“理想型”恋人的来源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理想型的来源结果见表3和图2。

表3 对理想型来源的结果

图2:理想型来源的柱状图

4.“理想型”具体特征间的相似之处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理想型”具体特征间的相似之处见表4和图3。

表4:对理想型具体特征的分析表

图3:理想型具体特征的柱状图

针对表中数据使用卡方拟合优先度检验进行分析。 由表中可知,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chi=61.885,p=0.000<0.05),意味着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对比差异性。 具体来看,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将“言语谈吐、行为举止、性格”这三项作为判断一见钟情的对象与自己的“理想型”是否相似的特征。

5. 其他因素对一见钟情的影响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其他因素对一见钟情的影响,结果见表5至表7.

表5:一见钟情其他影响因素的汇总表

表6:对影响一见钟情的其他因素的方差分析

表7:对影响一见钟情的其他因素的效应量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我在“一见钟情”时,对方的外貌(包括服饰、妆容)处在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我在“一见钟情”时,对方管有意或无意给我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对视、微笑等),我在“一见钟情”时,本身也正处于一个令人偷悦的环境中(如很好的天等),我在“一见钟情”时,本身也正处于心跳加速的状态中(如正在运动或者恐高人士站在高处),我在“一见钟情”时,与对方的空间距离很近共5项的最值(最小值/最大值)超过平均值3个标准差,这说明数据波动较大,相对平均值,使用中位数描述整体水平更适合。

通过分析表6、表7可以得到,利用方差分析,对方曾有意或无意给我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对视、微笑等)、本身正处于一个令人愉悦的环境中(如很好的天气等)、本身也正处于心跳加速的状态中(如正在运动或者恐高人士站在高处)这3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这三项并不是一见钟情的显著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对方的外貌(包括服饰、妆容)处在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与对方的空间距离很近这2项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这两项对一见钟情的影响较大。

对这两项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在“一见钟情”时,对方的外貌(包括服饰妆容)处在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F=5.845,p=0.017),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选择“是”的平均值为4.62,明显高于选择“否”的平均值(3.93)。 对于在“一见钟情”时,与对方的空间距离很近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F=6.603,p=0.011),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选择“是”的平均值为4.49,明显高于选择“否”的平均值(3.73)。

6. 由一见钟情所产生的恋情的维持时间以及年龄/性别对其的可能影响

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见表8和表9。

表8:一见钟情的感情的维持时间

表9:年龄及性别对一见钟情维持时间的影响

由表8可知,在有过一见钟情经历的人之中,感情关系维持了1-3年的人所占比例最大。 而表9则显示出性别、年龄这两个因素不会对一见钟情的感情的维持时间长短产生较大影响。

7.对“一见钟情”的正面看法如何影响情侣在后续交往中对彼此的看法

本部分调查问卷探究的问题是,当人们因为“一见钟情”而最终确立情侣关系后,当初对彼此间的积极看法是否会随着对双方了解程度的逐渐加深而发生改变,而如果情侣间的关系在后续发生恶化的话,这种恶化又是否与当初对彼此不甚客观的“第一印象”有关。 经过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见表10和表11.

表10:对数据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表11:对结果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10可知,我对“一见钟情”的对方有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正面的期待、与我会在交往过程中主动寻找与对方的相似之处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当我发现对方与我想象得不一样的时候我会感到很失望、这种失望的情绪会让我逐渐不想要继续了解对方这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376、0.354和0.167,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1、0.01和0.05。 分析结果表明我对“一见钟情”的对方有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正面的期待与后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首先,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着共线性问题;并且D-W值在数字2附近。 因而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 最终具体分析可知:①“在交往过程中主动寻找与对方的相似之处”的回归系数值为0.315(t=3.450,p=0.001),意味着在交往过程中主动寻找与对方的相似之处会对我对“一见钟情”的对方的美好想象和正面期待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②“在交往过程中,当我发现对方与我想象得不一样的时候我会感到很失望”的回归系数值为0349(t=2.972,p=0.003),意味着在交往过程中,当我发现对方与我想象得不一样的时候我会感到很失望会对我对“一见钟情”的对方的很多美好想象和正面期待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③“失望情绪会让我逐渐不想要继续了解对方”的回归系数值为-0.094(t=-0.944,p=0.347),意味着失望情绪不会对我对“一见钟情”的对方的美好想象和正面期待产生影响关系

8.情侣对恋爱关系中“亲密、激情、程度”的重要程度的看法

情侣对恋爱关系中“亲密、激情、程度”的重要程度的结果见表12和图4。

表12:情侣对“亲密、激情、承诺”重要程度的看法

图4:“亲密、激情、承诺”所占权重值

对上表采用AHP层次发研究(计算方法为:和积法),分析得到特征向量为(1.284,0.874,0.841),并且得到3项对应的权重值分别是:42.809%,29.149%,28.043%。 可以看出,情侣间对“亲密”的看重程度就高,对“激情”和“承诺”的重视程度大致相仿。

9.对一见钟情效应的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的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3所示),分析得出KMO=0.786,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要求,意味着数据可用于因子分析研究。 以及数据通过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5),说明数据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3:对数据的KMO和Bartlett检验

表15: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系数表格

首先进行实验因子的提取,由表13可知,一共提取出3个因子,特征根值均大于1,此3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29.417%、20.197%、16.745%,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6.360%。

然后利用3个因子,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观察表15可知,所有研究项目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意味着研究项和因子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因子可以有效的提取出信息。

因子1主要包含的项目:我在“一见钟情”时,对方的外貌(包括服饰、妆容)处在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我在“一见钟情”时,对方曾有意或无意给我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对视,微笑等)、我在“一见钟情”时,本身也处在一个令人愉悦的环境(如很好的天气)内、我在“一见钟情”时,本身也处于心跳加速的状态中(如正在运动或者恐高人士站在高处)、我在“一见钟情”时,与对方的空间距离很近。

因子2主要包含的项目:我思维非常敏捷、我是一个活泼的人、我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人。

因子3主要包含的项目有: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我很依赖我的直觉。

三、针对首因效应的访谈(举例)

完成问卷调查后,为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我们从参与问卷调查的回答者中选取了几对情侣进行了进一步的采访,以下是我们对其中一位男生(25岁)的采访内容。

Q1:在认识女朋友之前,你心中存在一个较为具象的理想型吗?

A1:没有很具象,只是想过说这个女孩子要有独立的能力,别的没有一个具象的标准。 外貌不能丑。 性格还真没有想过。

Q2:你和女朋友是一见钟情吗?

A2:我觉得算。

Q3:你们在一见钟情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A3:我在树洞上看到她发的拼密室的帖子,然后我那一天恰巧是第一次逛树洞,她也是第一次发树洞,我们俩都喜欢玩密室,那一天就机缘巧合地去了那家密室,然后最开始又很机缘巧合地被分到了同一个房间。

有眼神交流,也有微笑。

空间距离很近,我们摘眼罩的时候基本就距离不到一米。

Q4:房间是全黑的吗?

A4:对,全黑,外面还有个npc不停地趴在门上吓人,我觉得不太可怕,但是她吓坏了。

Q5:你觉得会不会有一部分吊桥效应的影响?心跳加速之类的?

A5:我觉得当时可能有,但是后面再接触,相对来说会排除一些开始的吊桥效应带来的干扰。

Q6:你当时为什么被她吸引呢?

A6:外貌肯定是有的。 眼睛大大的亮亮的长得也可爱。

解密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很清晰的思路和很强的思考能力,就觉得很聪明,很有魅力。

说话逻辑也很清晰,感觉和我是一类人。

Q7:你会继续在交往的过程中去寻找你和他之间的相似之处吗?

A7:不会刻意寻找,但是随着相处慢慢发现很多地方确实有相似,我觉得我没有刻意去寻找。

Q8:在交往过程中,他有没有发现什么他和你想的不一样的地方,而让你很失望?

A8:感觉没有。

Q9:你们这段感情现在维持了多久?

A9:有两年两个月快到三个月了。

Q10:那除了一见钟情之外,有没有一些日久生情的因素?

A10:肯定有的。

Q11:你觉得一见钟情是这段感情维持中的很重要的原因吗?

A11:我觉得不是。 它只是一个开始,单凭一见钟情那点力量,不可能维系到两年多。

我觉得把两个人越绑越紧、越来越感觉离不开对方的是朝夕相处,发现对方的一些行为习惯和思考模式,恰恰是自己欣赏喜欢或者是自己需要的。 然后对方的一些细节或者是对自己的一些投入和贡献,还有用心,这些东西恰恰就触动了心里比较柔软的地方,我觉得是后面这些因素这是才带来的长久稳定的这种相处。

Q12:那一次的一见钟情在你们的整个感情过程中就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A12:一段很珍贵的回忆,两个人觉得特别巧合的地方,很神奇很不可思议的经历。

但是事实上我们俩一起经历了更多更神奇不可思议的东西。

但是一开始的相遇就很神奇,这种相遇相识确实就印象很深刻。

Q13:你觉得你一见钟情的这个人恰恰是一个跟你各方面都很合得来的人,你觉得这是以前概率很大的事情吗?

A13:我觉得不是,又不是第一次一见钟情,以前一见钟情的也有很合不来的。

以前初中高中,一见钟情就是一见钟情,它并不代表这个人每一个方面都是符合的,不代表你们两个恰恰是互补和相互需要的。

Q14:一见钟情以后,有没有和想象的不一样的地方?

A14:和想象的不一样的地方,比方说一开始觉得她就是个那种小姑娘的性格,那种很软妹的性格,然后处久了发现其实也很放得开,在我这很放松,和第一印象完全不一样。

Q15:你在此之前相信一见钟情吗?

A15:我没有说相信不相信,我觉得他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我觉得这就是两种对等的方式。

无非就是有些人第一眼的时候给你的吸引力大一点,有些人是你相处久了,你发现你们想喝的来这个样子。

我觉得一见钟情它的因果关系只到关系的开始,带来了两个人的认识。 然后和后面的长久没有关系,后面还是靠日后的相处来的。 我们之后关系的维系也不是来源于那次一见钟情。 但可能也有一些影响,比方说回想认识的过程会觉得对方其实来之不易,然后那肯定会增加对对方的这种珍惜感,但是你要说真的是一见钟情,起很大的作用,对长久的维系,我觉得这就是扯淡的,绝对不可能。

四、讨论

(一)结论与分析

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对是否发生一见钟情的影响不大,而不同性格的人则会在是否发生一见钟情上产生较大区别。 在“一见钟情者”是否在人们心中存在原型的问题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人们的理想型似乎更多来自于人们平时所接触的影视、书籍作品中(即相比于“原型理论”更支持“认知图式理论”),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将“言语谈吐、行为举止、性格”这三项作为判断一见钟情的对象与自己的“理想型”是否相似的特征。

对实验的数据分析同时指出,首因效应对情侣的恋情维持时间,恋爱后双方的情感体验等同样存在影响。 因“一见钟情”而确立关系的情侣会对恋爱后对方形象与一见钟情时产生的最初印象之间的偏差更为注意,若对方的形象较初印象变差,则因一见钟情而确立关系的人更容易因此而变得失望。

最后,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种可能因素对产生首因效应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初步探究。 最终分析出有3个因子可能对首因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反思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较好地回答了我们小组所研究的问题,但仍有能够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们认为如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改进。

第一,样本量不足。 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此次调查问卷共只收集到143份有效数据。 这将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间出现偏差。

第二,本研究的问卷全部为在线填写。 可能会被试者马虎填写或胡乱填写的情况,被试者对题目的理解程度也可能会对问卷结果造成影响。

第三,虽然对本实验的结果采用了包括Pearson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但由于操作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对数据的处理可能仍有不到之处。

考虑到当前的研究状况,后续研究工作或许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针对本研究的客观不足,后续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对更广泛的群体进行随机采样,通过实验室或有监督的方法完成问卷数据采集。 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第二,本研究访谈发现,认知图式理论似乎比原型理论更适合用于阐述首因效应。 但该结论仍受到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而缺乏可信性。 后续研究可以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探索更适合阐释首因效应产生机制的理论。

第三,对于首因效应的产生及觉察,后续研究可以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寻找更直接、更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时蓉华 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157页

[2] 边玉芳. 人际互动中的“首因效应”——洛钦斯的“第一印象”效应实验[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 (24):28-29.

[3]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90

[4] 刘阳洋.荣格的原型理论思想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1(02):7-11.

[5] 王代清. 一见钟情现象的心理学解释[J].中国性科学,2009,18(11):33-36.

[6] 刘永中,金才兵.英汉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词汇手册: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07

[7] 张厚粲, 徐建平.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 邵志芳.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9] The SPSSAU project(2021).SPSSAU.(Version21.0)[OnlineApplication

Software].Retrieved from https://.

[10] 周俊问卷数据分析-破解SPSS的六类分析思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11] Hauke J,Kossowski T.Comparison ofValues of Pearson's and

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n the Same Sets ofData[J].

Quaestiones Geographicae,2011,30(2):87-93.

[12] Arndt S. Turvey C, Andreasen N C.Correlating and predicting

psychiatrics ymptom ratings: Spearmans’r versus Kendall’s tau

correlation[J] Journal ofPsychiatric Research. 1999, 33(2):97-104.

下一篇:中国富豪排行榜2021最新排名
上一篇:美国黑人运动(美国黑人运动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