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银集团(华银集团董事长)

2022-12-12 17:30:4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2


今年年初至今,沉寂多年的华银电力突然表现得电力十足,股价自3.08元涨至8.1元以上,涨幅超160%。

若论最大涨幅,则是从2月9日2.34元冲至6月3日10.49元。 4个月涨幅3倍,这就是传说中的暴涨。

暴涨的原因是碳中和概念站到了政策风口,最新的消息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在本月底开张。

华银电力因早年参股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被视为碳中和概念的热门标的之一。

对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少量参股,其实根本无法改变公司较悲观的未来预期。 此轮华银上涨,实际上纯属游资炒作。

事实上,华银电力长期依赖火电,近年来随着煤价上升、环保压力加大,经营状况不太理想。 特别是碳达峰时代,公司还将面临着更为严苛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华银电力虽早已开始风电布局,但因既有火电产能过大、公司债务包袱沉重等,仍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低碳转型。

游资炒作碳排放

早在3月10日,华银电力三连板时,晚间公司公告提示风险,就提及了涉“碳中和”热点一事。

公告显示,华银电力于2012年投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2250万元,参股比例为7.5%。 2019年、2020年收到交易所分红分别为3.38万元和8.82万元,数额很小。

因此该公告称“公司主营发电业务,相关分红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并提示投资者“注意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

当时,华银电力的股价仅为4元。

到了5月21日,股价一路上冲至9.12元,华银电力不得不再发公告,再次提醒相关风险。

这份公告中,加入了深圳排交所的经营数据:“2020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1382.53万元,净利润为-18.89万元。 2021年1-3月营业收入为89.3万元,净利润为-127.88万元(未经审计)。 ”

风险提示的表述亦有所改变:“公司股价短期涨幅较大,市盈率指标远高于行业水平,公司基本面未发生改变,股价存在炒作风险。 ”

尽管公司耿直公告“股价存在炒作风险”,但已经点燃的市场情绪不肯轻易平静下来。 6月10日,华银电力又创下了10.49元新高。

深圳排交所亏损已成事实,市场为何仍沉迷于炒作华银电力?

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工作时间表是关键的催化因素。

5月19日,生态环境部文件三连发,分别对应碳排放权的登记、交易、结算管理细则,并明确提出,这是给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做的准备。

6月底太近,难免有人生怕错过了一场富贵。

不过,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对深圳排交所并非利好,对参股其中的华银电力更是实为利空。

3月底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二条明确表示:“本条例施行后,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存在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也就是说,全国市场将逐步替代地方市场。

暂行条例尚未施行,但生态环境部19号令《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月1日起实施。 该令在第十三条中明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 ”

对应的是,华银电力参股的深圳排交所在3月末的公告中称:“……我市8家发电企业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不再参与深圳地方碳市场。 ”

在目前阶段,重点排放单位的范围尚仅限于碳排放量巨大的大型发电企业。 在下一步规划之中,化工、钢铁、有色、造纸等诸多行业的企业都将逐步纳入。

换而言之,企业从地方向中央转移的趋势,将持续进行,直到各地方交易所现存业务被“全面纳入”为止。

因此,虽然全国市场上线后,各地碳交所仍将继续运营,但在整体规划之下,恐难免走向解散退股的结局。

考虑深圳排交所去年亏损,今年客户外流的现状,大概率在解散清算时,华银电力即使不对投资进行减值,投资收益也相当有限。

偷换概念,让散户将全国碳交所与华银电力参股的地方碳交所混淆,并借全国碳交所不断的政策利好,推高散户对公司前景的预期,即是前期华银电力巨大涨幅背后的基本面“动因”。

4个月暴涨3倍,说白了,就是一个概念炒作的闹剧。

更何况,碳中和对于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华银电力来说,是毫无疑问的巨大利空。

清洁发电转型困难

产能大、效率高、环保到位,长期以来,华银电力都是湖南省火力发电的核心企业。

即便在清洁能源普及化的现在,华银电力的火电机组,也通过“削峰填谷”对湖南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成立于1993年,上市于1996年;华银电力将IPO资金全部投入到了株洲火电厂的建设上,并通过后续举债的方式,不断扩大其火电产能和公司体量。

相反,在清洁能源方面,即便当时正是湖南全域大建水电厂的时期,公司却几乎没有参与。

湖南煤少质低,但水利资源丰富,本身就更适合发展水电。 这导致华银电力在1999年创下1.86亿扣非净利润历史峰值后,开始走下坡路。 并因煤电联动条件欠缺,在2005年首度陷入亏损。

2006年,即华银电力上市的第十年,其火电装机量达到267万千瓦;超过招股书中25万千瓦的十倍。 但同时水电装机量仅有9.4万千瓦,且其所对应的51%张家界水电站的股权,还是在大唐因体制改革入主时,给华银电力送来的“礼物”。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华银电力正式出资投建红壁岩水电站项目,迈出了向清洁能源转型的第一步。

可惜的是,该项目仅为12MW的小水电站,全然无法和同期在建的金竹山2组600MW火电站相比。

而且,前期为投资金竹山项目大量举债,使得2006年华银电力资产负债率达到72.6%,已经进入高负债状态,后续举债空间有限。

同年7月,华银电力的股改总算实施,股权融资渠道畅通;但后续的增发,却直至2009年才推出预案。

此次预案是向控股股东大唐集团收购张水、衡水两家水电企业的股权;方向虽然正确,但2010年初华银电力却因“无法及时办妥土地出让手续”,而终止了此次增发。

下一次增发预案到了2014年10月,同样是向控股股东大唐集团收购资产,但此次收购的主要标的,变成了规模巨大的火电企业耒阳电厂。

增发在2015年9月底完成,华银电力火电装机量由此上升至524万千瓦,再次实现倍增。

当然,无论是自身经营状况,还是外部行业形势,都在提醒华银电力必须加快清洁能源转型。 可惜,此时湖南水电格局已定,难以再找到适合的地点建设大型水电厂。

因此,增发冷却期刚过,2016年4月华银电力再抛定增预案,拟募资20亿投向6个风电项目。

可惜的是,在3次修订、折腾4年之后,华银电力于2020年9月撤回了申请文件,此次增发宣告流产。

股改前未能前瞻性布局水电,股改后两次往清洁能源方向的增发皆失败。

2020年年报显示,华银电力目前在役总装机量为584.55万千瓦,其中火电524万千瓦,占比仍高达89.64%;而风电、水电和光伏的装机量分别为36.55万千瓦、14万千瓦和10万千瓦。

从产能结构即可看出,华银电力的清洁能源转型,目前仍未走出起步阶段。

难解火电亏损局

在火电方面,湖南缺煤的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华银电力“煤电联动”的进程。 在2016年因去产能关停额吉煤矿后,管理层更是几乎放弃了煤炭自给的尝试。

因此,即便华电国际、华能国际乃至大唐发电等火电上市公司近几年业绩都不错,华银电力却并没有在业绩上追平同业。

以业绩论,2017年是华银电力历史上最惨的一年。 这一年,华银电力实现净利润-11.57亿、扣非净利润-11.84亿。 后续三年业绩稍有好转,2018、2019和2020年,公司净利润微盈,扣非净利润亏损持续缩窄。

2020年,华银电力的扣非净利润亏损降至473万,距离主业扭亏只有一步之遥。

可惜,动煤价格自去年4月以来一路上涨,到今天已接近翻倍。 华银电力在去年经营中消耗了大量成本较低的库存煤炭,今年业绩将直面高煤价的冲击。

冲击已经体现在2021年一季报上。

今年一季度,华银电力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亏损加深216.53%。 扣非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加深189.48%。

2021年开局不利,管理层亦在最近的风险提示公告中称:“公司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公司5月原煤采购综合价格较1月上涨超200元吨,成本提升对公司本年盈利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

高煤价压制公司业绩,被市场视为股价刺激因素的碳中和相关政策,还将带来更大的业绩压力。

假若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功上线,华银电力将在减排指引下成为配额或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买方,或将为此支付不菲的费用。

具体影响多大,将取决于华银电力获取的配额以及市场中的交易单价,现在尚难以量化。

从远期来看,大规模淘汰火电,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步骤之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公开表示,逐步在电力行业中淘汰煤炭是实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最重要一步。 分析人士认为,若要实现这一点,则全球发电用煤必须完成80%以上的削减。

同时,伴随着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等计划的实施,未来发电行业的“削峰填谷”将更多通过区域电力调配来完成。

也就是说,未来我国的电力供应,或将不再需要保留一定的火电产能进行“兜底”。

自身所处的火电前景不佳,华银电力的管理层自然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2020年年报中,公司管理层首次提出“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再造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华银”。

一季报显示,华银电力的总负债足有144.49亿,负债率为83.47%。 同时,公司货币资金为7.86亿,仅相当于总资产的4.44%。

自有资金、债券融资空间皆不足,华银电力要实现“再造”,终究还得靠股权增发。

另一方面,高额债务的利息也是华银电力经营上的巨大包袱。 近三年,华银电力为其高额负债支付的利息费用分别为5.98亿、5.53亿和5.09亿,吞噬了6成以上的毛利额,且为公司同期净利润的十倍以上。

可见,通过股权融资解决债务问题,是华银电力的当务之急。

下一轮增发,华银电力不能再失败。

下一篇:俊介(俊介犬)
上一篇:16949体系(16949体系认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