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前出塞九首诗句安可辞固穷前一句)

2022-12-12 15:59:5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0


前出塞(其六)

挽⑴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⑵,列国自有疆⑶。

苟能制侵陵⑷,岂在多杀伤。

注释

⑴挽:拉。

⑵亦有限:也要有个限度。

⑶列国自有疆:各国总归有个疆界。

⑷苟能制侵陵:如果能防止侵犯。

简析

杜甫作《出塞》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六首称为《后出塞》。 杜甫的前后《出塞》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前出塞》当作于天宝十载(751)左右。

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 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 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得已而“杀伤”,还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dú)武为能事,侵犯异邦。

最豪放名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原籍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杜拾遗”“杜草堂”等,区别于晚唐诗人杜牧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自小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天宝六载(747)应试不第,以后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生活日渐困窘。 安史之乱起,杜甫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投奔肃宗时为叛军所俘。 至德二载(757)逃出长安投奔肃宗,被授为左拾遗,因营救房琯(guǎn),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杜甫几经辗转到了成都。 后又寄居夔州(奉节),两年后又回到成都。 广德三年(765)四月,离开成都又至夔州。 大历三年(768),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困顿船上。 大历五年(770)冬,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诗风沉郁顿挫,笔锋犀利,言辞朴实。 郭沫若说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有《杜工部集》。

下一篇:pm25(pm250)
上一篇:新型广告媒体(新型广告媒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