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灭绝了吗)

2022-12-12 15:59: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2


没有人确切知道到底有多少苏门犀在野外生存。 但可以确定的是,已知的数目并不是很乐观。

最坏的情况:野外可能只剩下三十头苏门答腊犀

1986年,科学家估计可能会有多达800头苏门答腊犀牛生活在野外。 这一估计值在1996降至400头,而在2008年则降至275头。

今天官方数据估计有100头犀牛,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这个数字太过于乐观。

将已知野生苏门犀最小数量值综合,不幸的事实被揭露,野外可能总共只剩下30头野生苏门犀,圈养环境中也仅仅只有9头。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我们坐在当地的一家餐厅里吃着传统的美食--牛脑、鳄梨汁和干鱼,盘腿坐在餐桌对面的老人是哈鲁丁·R·斯库丁(Haerudin.R.Sayedin),他带着和蔼的微笑讲述他的经历:

现年62岁的哈鲁丁身材瘦长,风度翩翩,性格开朗,他从1975年起就开始研究祖国的两种犀牛。 我告诉他,他从事这份工作的时间比我的年龄还长。

哈鲁丁是印尼当地非政府组织NGO YABI犀牛项目的经理,他很骄傲的对我们叙说曾在野外见过31次爪哇犀 (Rhinoceros sondaicus) ,甚至曾三次遭到它们的攻击,包括有一次迫使他不得不放弃独木舟,爬到一棵树上去避难。

但接下来关于苏门答腊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的部分却让我屏住呼吸,心跳加速;作为印度尼西亚国内研究犀牛的权威,哈鲁丁的确在曾野外见过苏门犀,但是在他40多年研究这种动物的生涯中,仅仅只有一次。

这突显出苏门犀长期以来是多么濒危,即使是在1970年,它们也很难发现,而到了今天,它们是如此罕见,几乎完全消失,以至于成为神话般的物种,如同20世纪20年代的袋狼或17世纪60年代的巨儒艮。

雌犀Ratu 和它的女儿Delilah,

Ratu是印尼第一头圈养苏门犀,据信1999年出生于野外。

全世界都知道爪哇犀的数量:67头,包括今年(2017年)新出生的4头幼崽。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科学家持续地使用陷阱相机进行调查,且所有爪哇犀牛都生活在一个保护区,即乌戎库隆(Ujung Kulon)国家公园,这使得调查起来较为方便。

Ujung Kulon陷阱相机拍摄到的一头爪哇犀

尽管数量如此之少,爪哇犀的未来仍然比今天的苏门答腊犀乐观得多。 它们的种群稳定,甚至每年都在增长。 相比之下,苏门答腊犀在我们眼前悄无声息的消失,悲哀的是,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头犀牛已经失去,也不知道还有多少犀牛可以失去。

1986年,就在苏门答腊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濒危(EN)”级的同一年,科学家相信地球上还有425到800头苏门答腊犀牛。 1996,当该物种被提升至极度濒危(CR)时,数据降至400。 紧接着,在2008年,这一估计值下降到275头,仅仅七年后,官方数据就变成了100。 就在不断变换跳动的数字之间,近三分之二的个体就这样失去了。

尽管这个数字很严峻,但现实却更要黯淡得多。

大多数专家认为,即使是100头犀牛也是十分高估的数学。 尽管花了数百万美元来研究和保护这一物种,但我采访的15位专家中没有一位能真正自信地告诉我,到底有多少苏门答腊犀牛还留在野外。

“很难统计苏门答腊犀的数量……因为地形,因为它的行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SSC亚洲犀牛专家小组主席BibhadTalukdar说。 他说:“但是该物种的数量已明显下降。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大问题。 ”

尽管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拼命地保护该物种,但现在不幸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如果苏门答腊犀牛灭绝了,这不仅意味着一个物种的消失,还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属最终灭亡。 苏门答腊犀牛是奇蹄目犀科中唯一一种在1500万到2000万年前就进化出来的现生物种。 是一种活的化石,是曾经游荡在整个欧亚大陆的独特犀牛家族最后的回声,也是人类在一万年前即猎杀灭亡的长毛犀牛的唯一的近亲。

苏门答腊犀牛,至少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犀牛:相对于其他犀牛而言,它们很小,毛茸茸的,也是所有犀牛中声音最多的一种,它们发出的叫声像鲸目动物一样,富有深意,却很少有人研究。

今天,野生苏门犀种群被人为分隔在四个不同的地区,分别在苏门答腊岛南部东海岸的外港巴斯国家公园(Way Kambas National Park)、南部西海岸的武吉巴里杉西拉坦国家公园(Bukit Barisan Selatan National Park)以及北部亚齐特区的列尤择山(Gunung Leuser)国家公园。 此外,在爪哇海的对面,2013年在印尼属婆罗洲的东加里曼丹省发现了一个新种群,细小而危机。

科学家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确定这些不同种群的准确数量,但目前为止没有取得什么重大进展。

武吉巴里杉西拉坦国家公园

Bukit Barisan Selatan

“有争论”-当哈鲁丁向我描述Bukit BarisanSelatan国家公园的苏门犀数量时,用了这么一个含糊的词汇。

SRS饲养的七头犀牛之一Rosa,2005年在Bukit Barisan Selatan公园外一座村庄发现,Rosa可能是当地最后几头犀牛之一,它代表着这群犀牛的最后一次喘息,并发出了她的族群即将灭绝的警告。

官方数据估计在公园内幸存的苏门犀数量约为17到24头。 几位专家引用了这些数据,但接着又说这可能并不准确。 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数字还不到10头。 除了官方数字外,我听到的最高估计数,称Bukit Barisan Selatan至少有12头犀牛,这个数字来自于犀牛保护卫队(RPU)经理阿里夫.卢比安托(Arief Rubianto)。 RPU由国际犀牛基金会提供资金,主要在Bukit Barisan和Way Kamba两地运作,负责保护和监测当地的犀牛种群。

哈鲁丁给出的数字略有不同,但仍然乐观:15头或者以下。 阿里夫和哈鲁丁根据RPU在野外收集到的犀牛迹象,如脚印、粪便和泥坑来估算这些数值。 然而,许多专家不再相信这些调查的结果,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科学家乌兰·普斯帕里尼(Wulan.Pusparini)对此表示高度怀疑。 她指出在苏门答腊岛北部的Gunung Leuser国家公园,那里的WCS只用了25个陷阱相机就拍到苏门犀,并证实存在至少有12只个体的小群落。

她说:“如果有犀牛,我们会拍到它。 ”

一头Bukit Barisan Selatan国家公园的苏门答腊象宝宝。 犀牛并不是唯一从RPU的存在中受益的濒危物种。 当地还是濒危的虎、苏门地鹃、苏门纹兔、六种灵长类动物,六种犀鸟,以及数以千计的其他物种的家园。

婆罗洲犀牛联盟(BORA)的主任约翰·佩恩(John Payne)表示,他在Bukit Barisan Selatan看到唯一确凿证据是2014年陷阱相机拍摄到的照片,但这些照片只显示了一两头犀牛。

“(这些个体)现在可能已经死于衰老或癌症。 ”他指出。 佩恩在北婆罗洲的野外目睹了这一物种的消亡,据佩恩说,苏门答腊犀牛现在也可能在Bukit Barisan Selatan灭绝。 事实上,分散在公园各处的陷阱相机自2014年以来就再没有记录到任何犀牛。

约翰·佩恩说,当研究人员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丹侬谷(Danum Valley)发现那只名为Iman的雌性犀牛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就能拍到她的几十张照片。

佩恩说:“如果苏门犀还在的话,它们真的很容易被找到。 关于它们害羞的事情……简直是胡说八道。 就像任何野生动物一样,如果它们被吓到了,它们就会逃跑;但如果它们听不到你的话,你就会看到它们。 ”

佩恩说,RPU应该定期看到犀牛,如果当地真的有他们声称那么多的犀牛。 但是阿里夫认为巡逻本身已经开始骚扰犀牛的活动。 “每个非政府组织……都有一个巡逻队在这个地方”。 据他认为,过度的人类活动已经进一步将犀牛推到更加隐秘的深处。

RPU工作人员检查一棵被鹿擦过的树。

乌兰认为,“证明责任”在于那些认为犀牛数量仍然可以生存的人,而不是那些认为犀牛可能会消失的人--或者充其量只能减少到很少的数量。 “你必须证明犀牛在那里,”她说。

到目前为止没人能。

武吉巴里杉西拉坦国家公园,最佳情况:12~15头,最糟糕情况:完全灭绝。

加里曼丹

Kalimantan

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表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声明:他们在调查红毛猩猩种群分布的同时,无意间在在东加里曼丹省西库台地区一处偏远林地发现了一个幸存的苏门答腊犀牛残存种群。 WWF紧接着宣布,在那里至少发现有15头犀牛生存。

2016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尼保护暑成功地捕获了一头处于育龄期的雌性犀牛,这头被命名为“Najaq”的雌犀在2015年11月被拍摄到有明显的圈套伤口,因此被捕获救助。 但在几周后的一次救治中,Najaq不幸因腿部感染造成的器官衰竭而死亡。

由于一头犀牛死亡,加里曼丹的苏门犀数量下降到官方估计的14头。

但是,佩恩和哈鲁丁都曾说,他们从未见过超过三头犀牛存在的证据,或者说现在可能只剩下两头犀牛。 佩恩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加里曼丹发表的报告仅证实了当地有三头犀牛生存,但作者设法将这一数字夸大到了15头。 ”

哈鲁丁同意。 他说,陷阱相机证实了存在一头雌犀和它的幼崽。 但是那头雌犀的雄性呢?那头幼崽的爸爸呢?

“也许是偷猎,”他告诉我。

当然,加里曼丹也有其他犀牛。 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开表示,还有其他游荡的个体,该组织目前正在加里曼丹建造一个设施,以安置计划捕获的犀牛。

但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并没有回应询问他们是否有超过两头犀牛的证据。

印尼中加里曼丹省一棵非法砍伐的树。 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犀牛濒危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野外苏门犀的低出生率是一个更紧迫的问题。

印尼中加里曼丹省一棵非法砍伐的树。 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犀牛濒危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野外苏门犀的低出生率是一个更紧迫的问题。

东加里曼丹省;最佳情况:14头,最糟糕情况:2头。

外港巴斯国家公园

Way Kambas National Park

专家指出,WayKambas国家公园或Leuser国家公园将是苏门答腊犀在野外生存的最大希望所在。

2016在Way Kamba国家公园拍摄到的犀牛母子

积极的方面在于,一些专家认为,在WayKambas,苏门犀数量达到了30头甚至更多。 今年以来RPU的巡逻队员利用手持相机拍摄到苏门犀幼崽的照片,表明这一群体仍在繁殖,给保育工作者带来相信这里的种群仍在增长的希望,。

尽管如此,在Way Kambas,犀牛出现在陷阱相机的频率和范围却在下降和减少。

南苏门答腊WayKamba国家公园的日落

阿里夫说,这是因为这里的苏门犀族群大多集中在一些偏远地区,以避免人类持续的干扰和侵犯,包括伐木、偷猎和火灾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一些研究人员问:如果有这么多犀牛,为什么很少有个体被陷阱相机拍到?

Way Kamba不仅由RPU巡逻,而且还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资助的巡逻队负责。 WCS的巡逻队发现犀牛的踪迹很少,但是有很多大象被偷猎者杀死。

“上周……我们又发现了两头成年雌性大象被盗猎”乌兰·普斯帕里尼说。 “Way Kamba是一个很小的公园,大象快要消失了。 那么,对于犀牛来说,它们的角比象牙更值钱,情况又会如何呢?“。 如果大象在Way Kamba消失,犀牛也会成为目标,这是可以想象的。

佩恩说,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证据,Way Kamba最多只能拥有12头犀牛,也许更少,这其中可能还有几头雌犀仍能生育,但这并不意味着种群能够顺利延续。

外港巴斯国家公园;最佳情况:超过30只,最糟糕情况:12只。

列尤择山国家公园

Leuser National Park

从政治上说,Gunung Leuser是一个与印尼其他保护区不同的世界,这些生活在北部亚齐特区的犀牛,与南边的犀牛隶属于不同的管理层。

陷阱相机在Leuser 国家公园拍到的苏门犀

这取决于你从哪方面看Gunung Leuser,这里的苏门犀族群或许是一个长期生存的隐蔽种群,也可能是一个被偷猎者骚扰的、与外界隔绝、而高度分散的群体。

“几乎一无所知”佩恩说。 “十几头,也许吧,这就是我们所能说的。 ”

乐观的说,在Leuser,陷阱相机拍摄到的犀牛照片要超过其他所有地区,目前已确定了12只不同的个体。 佩恩和乌兰都认为,对于野外苏门犀来说,最有希望的地方是Leuser,而不是Way Kamba。

但哈鲁丁说,目前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当地可能只剩下不到15头,因为这里的偷猎比任何地方都严重。

“考虑到这里多山且多岩石的地形,我们对真正的Leuser可以说知之甚少”国际犀牛基金会干事苏西.埃利斯(Susie Ellis)说到“这里是个很难调查的地方”

令人担忧的是,去年8月份,警方从北苏门答腊洲的偷猎者手里没收了2只苏门犀犀角,这意味着至少在过去某个时间,有一头犀牛死于偷猎者手中。

列尤择山国家公园;最佳情况:30多头,最糟糕情况:少于15头。

克尼西士巴国家公园&沙巴州

Kerinci Seblat national park&Sabah

从不丹季风吹拂的山麓季雨林到洞里萨湖畔草木萧疏的灌丛,从丰饶的湄南河平原一直到马来半岛多石的山地。 苏门答腊犀的足迹曾经遍布东南亚,但所有以上这些地区的苏门犀种群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所有的个体都消亡――几个世纪以来,东南亚大陆所有地区的犀牛种群一个接一个地消失。

2015,沙巴被确认为最近一个失去苏门犀的地方。 六年前,专家估计沙巴还有34头犀牛,而现实证明他们完全错了。

到了开始利用陷阱相机进行调查的时候,科学家才意识到野外只剩下四五头。 沙巴州可能已经很长很长时间以前就没有三十多头犀牛了。

今天,苏门犀在沙巴悠久的历史只剩下两头在圈养中心的个体为代表。 但它们却不能自然繁殖;雄犀Tam的精子质量很差,而Iman的子宫里有肿瘤,很可能是由于长期未有生育所致。

佩恩认为野外苏门犀的数量被长期高估。 他在沙巴研究这个物种已有几十年之久。

佩恩解释说:“当我回顾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苏门犀数量估计的细节时,我发现人们创建了一个“最小数量值”的概念,即假设他们错过了同一地区的一些犀牛,并假设在他们尚未看到的地方有类似数量的犀牛。 ”“所以你发现,比如说,在某地发现3头犀牛,那么假设那里大概有6头犀牛,再假设其他地方有一些相同数量未被发现的犀牛,那么这一数字就会再增加一倍,达到12头。 ”

这就是在沙巴发生的事情-也许还在其他地方。

“苏门答腊犀体型较大而又外型独特。 如果它们存在,很容易找到它们的迹象。 如果你找不到迹象,很简单,那就没有犀牛。 它们是不难被找到。 ”佩恩说。

换句话说,他认为研究人员不太可能漏掉犀牛,但他们一直假设犀牛存在,并据此估算。 这某种程度上的一厢情愿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物种灭绝是非常痛苦,而要说服自己接受也是很难以接受,但怀抱希望的要容易得多,毕竟是绝望很难忍受的。

马来西亚并不是唯一一个数字过高的国家,这样的事情同样也在印尼发生了很多年。

1990年,专家估计,位于苏门答腊西海岸偏北的克尼西士巴国家公园(Kerinci Seblat national park)拥有超过500头以上苏门犀栖息,也是当时该物种已知最大的种群。 但到了2004年,官方宣布苏门犀已经在那里灭绝,彻底的消亡了。 这个物种的数量在14年内从500下降到0,这不得不令人唏嘘不已,但更为接近事实的真相是,500这个数字从一开始便是错的。

佩恩说:“我所能说的就是,每个人,包括我在内,过去总是在高估数字。 而每次我们都会发现,它们比我们估计的要少很多。 ”

使整个事情变得更加困难,甚至荒谬的是,各类研究团体没有互相分享他们的数据。 这种缺乏开放性是野生种群估计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 有几次我被告知,由于担心偷猎(公开发布信息时有正当理由担心)信息被保密,但这为什么会阻止研究人员与其他科学家分享基本数据呢?

克尼西士巴国家公园&沙巴州野外:0头

圈养环境

唯一容易计数的群体就是哪些生活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个体,目前,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塔滨(Tabin)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饲养有两头苏门犀,另外在苏门答腊岛还有一个七头的小种群,生活在Way Kamba国家公园里的苏门犀救护中心(SRS),其中两头非常年轻;Andatu出生于2012年,而Delilah生于2016年,它们代表着一种科学的态度,即无论有多么渺茫,都不能放弃对抗的希望。

苏门答腊犀牛的繁衍是如此困难,这也是造成这个物种困境的原因之一。 像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一样,苏门犀的繁殖速率十分缓慢。 雌犀在4岁之前还没有性成熟,而雄犀要一直等到7岁--这就留下了大量的时间来面对诸如偷猎、诱捕和火灾等人类引发的问题。 而雌性的怀孕时间长达15到16个月,亚成体要和母亲一起共同生活几年。 更困难的是,苏门答腊犀牛是一种诱导排卵型物种,这意味着雌犀必须与雄犀接触才能排卵,其确切过程仍是神秘的。

如果没有新鲜的血液输入--被圈养的种群很可能会减少到灭绝。 30年后,Delilah和Andatu兄妹也许将是延续千万年古老的苏门犀家族中的最后的个体,如同曾寂寞衰老的淇淇一样。

圈养总数:9

最小数量值

几乎没人相信野外还有100头苏门答腊犀。 那些引用这个数字的人总是把它称为官方统计,而不是真实的数字。 我从专家那里听到的最小数量值总数是50到60只野生个体。 考虑到我所听到的故事,这同样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从我所听到的每个地点的最低估计数来看,已知的种群总数可能更少。 最悲观的情况是:30头野生苏门犀(最乐观的而是大约有90头)。

标志着SRS入口的广告牌,位于Way Kambas国家公园的边缘。 苏门犀延续希望之地。

塔鲁克达尔说:“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有信心接受的最低种群数。 ”

他估计不到一百,但不想再进行推测,但他的观点仍然站得住脚:如果我们假设最坏的情况,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假设最好的情况,事情就会改变。

2015年针对现有种群生存能力的分析发现,即使没有偷猎等人为造成的威胁,如果某个苏门犀种群数量低于15只繁殖个体或40只非繁殖个体时,它们也将面临“高灭绝风险”。 这意味着目前没有一个地点是安全的:Way Kambus和Leuser有最佳的长期延续机会,但只是在乐观的情况下。 在最坏的情况下,所有四个人口群体都面临灭绝的直接风险。 那九头被人工养殖的犀牛呢?还远远不够,因为只有两头被证明具有繁殖能力。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的是,我们必须立即采取积极行动,比如在野外迅速捕获犀牛,将它们带到繁殖中心,以确保它们生存--如果不是在野外,至少在圈养中是这样,希望有一它能回到丛林家园。 而事实上,最坏的情况似乎只剩下两个选择:捕捉野生个体进行圈养,或者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苏门犀灭绝。

但目前,主导这一切的官员们似乎在选择后者。

下一篇:十二生肖文官什么意思(梦到十二生肖什么意思)
上一篇:风度翩翩什么意思(风度翩翩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