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电子版)

2022-12-12 15:53:3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8


一、导入(一学生例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我喜爱的名著”)

师:谢谢这位同学,我听出了她的那个片段的主要信息是——“收藏美丽”,那么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理念来学习我们的课文了,我想是可以的,学习《济南的冬天》,收藏她的美丽。 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先看背景材料,老舍,读。 (幻灯片 放映作者简介)(生齐读作者简介)

师:这是文学常识,要知道,这一篇精美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齐答:老舍。

师:齐读这则材料:

生(读):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品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二、板块一(品析1)

师:好,谢谢。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我们的阅读品析能力。 (师放映“课文品析”)什么是“品析”呢?——品味欣赏。 我们有三个学习活动,都是让同学们进行阅读能力的历练的。 (师出示幻灯片)看,请你看课文,把“宝地”、“温晴”、 “奇迹"、“有山有水”、 "慈善”、 “理想的境界”圈出来,然后联系全文内容来证明哪一个词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开始独立思考。

(生独立思考2分多种后)

师:好的,我们来试一下。 用概述的方式来表述你的观点,发言的层次是,大致上两个层次,第一,你认为哪个词,然后阐述你的理由。 可以举手发言了。 (生1举手)

师:好,谢谢你。

生1:我觉得应该是用“温晴”这个词,因为课文的开头就是用济南的冬天来作对比,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以此为课文的主线,贯穿全文。 接着就先总后分的聊起了济南的冬天的山顶和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从而点题。

师:好的,听她的发言,关键词咬的很准,文章的首段开头,然后文章的结构,然后文章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都点到了,表扬。 好,继续来。

(生2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2:我认为应该是“理想的境界”这个短语。 因为除了济南,在我们这边,我们这里的冬天是寒冷的,是刺骨的,是凛冽的,而济南的冬天却十分温暖,不怎么刮风,所以在济南的人们和我们都梦想着有这样一个冬天,能够很暖和地很舒适地度过一 个本应该寒冷的季节,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然后济南的冬天为我们实现了。

师:恩,好!有那么温馨的阳光,有那么温馨的水色,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继续。

(生3举手)

师:请你来。

生3:我也认为“理想的境界”应该是最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因为第二段的第一句就提到了“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说明即使只有“温晴”,而没有山水的衬托,说明这个冬天也不是最理想的。 只有有山有水有阳光,还有温暖的怀抱,真是给人一个最值得在寒冷的季节,不仅是有气候的温暖,而且有温暖在心里流淌。

师:啊,是的是的。 有山有水,而且气候是那样的温暖,让每个人心里都有笑意,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好,继续。

(生4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4:首先,如果我觉得,它说概括全文一个大体写的东西的话,那么,“理想的境界”可以用来概括,但它这个问题是说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特点不一定要那么大体,而“理想的境界”这个词显得有些太统一了,很多地方都可以成为理想的境界,而它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老舍先生就把济南的冬天和伦敦,北平还有热带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了济南是个温晴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这篇《济南的冬天》,它的特点应该是“温晴”。 ,

师:谢谢。 她的分析思路是:先从一般事物的角度来分析“理想的境界”到处都有, 然后从特别的环境的角度来肯定“温晴"在这篇课文中可能就是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谢谢你!继续来。

(生5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5:我觉得应该是用“奇迹”,因为“温晴”、“宝地”或者“有山有水”,在江南的一些地方都是比较的常见的,只有在北方才是用“温晴”的,如果光用“温晴”、“宝地”、“有山有水”,不足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正因为它“温晴”,所以才让人感觉这是一种奇迹,也正因为它让人感觉非常的奇妙,所以人们才认为它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觉得“奇迹”是最能概括的。

师:恩,你是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逐步地进行推理的,只有“温晴”才能够创造“奇迹”,因为“奇迹”而形成“理想的境界",好,谢谢你!再来说。

(生6举手)

师:你来说。

生6:我认为应该是“温晴”,因为在第一段, 作者就说“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说明作者认为济南之所以是个宝地,是因为济南有“温晴”的天气,那么我认为“温晴”是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

师:正是因为“温晴”所以才是“宝地”,正是因为“温情"所以才是”奇迹",这又是一 番道理。 还有吗?(生7举手)

师:好,请你来说。

生7:我认为应该是“慈善”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因为在别的地方的冬天,花草都凋谢了,树叶都凋落了,而济南的冬天,人们会感到很温暖,人们心里有一种安慰,就觉得也许春天就要到了,就给他们的心灵上带来了一次安慰。

师:恩,这样的慈善呐,小山是那样的美,水色是那样的俊,怎么不让我们感到这样的地方时慈善的呢?好,还有两位同学要发言。 你先说,他再说,我们再来看怎么样。 请你来。 (请生8说)

生8:我认为是“慈善”,因为济南的冬天是有温晴的天气,是慈善的,因为是一 个理想的境界,给人很温暖的感觉,所以它是慈善的,前面的词都可以用来看出济南的冬天是一 个很慈善的季节。

师:恩,是啊!大自然就像母亲,大自然的造化使济南这座老城就像安适地躺在一 个小摇篮里,这样的冬天怎么不慈善呢?

(生9举手)

师:好,你来说。

生9:我觉得济南冬天的特点应该是“宝地”,因为从气候特点上来说,它与北京比是没有风声的,与伦敦比是没有雾的,与热带比是没有毒日的;从景色特点上来说,它有山有水,才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所以说是一块宝地。

师:宝地。 适合于我们居住啊,这个宝地是那样的慈善,这个宝地是理想的境界,这真让我们费解啊!(生10举手)

师:好,说一下。

生10:我认为是“宝地”,因为济南下雪的时候就像是一幅水墨画,而且冬天下雪的时候,水面上不结冰,这种种迹象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宝贵的,都算是一种奇迹,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宝地”。

师:因为有这样的奇迹,所以才算是宝地,哎呀,我觉得我很难说服你们了。 我认为这个问题,当然,如果我们说,你自由地选用文中的这些词语来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大概每 一个都可以用一下。 但是,我们是在全文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的。 首先我们注意课文第一段的两个关键词:“温晴”,“宝地”。 可以这样说,济南是温晴的宝地,因为温晴才是宝地,这是一;第二,再从全文看,因为温晴才创造了许多自然的奇迹,因为温晴才有那样的山、水,和人们的心理感受。 我想,温晴这个词,还要从其他的角度来看。 下面,我给你们再逐条地、仔细地分析一下。 (边放幻灯片边讲解)全文是扣着“温晴的天气”这条主线来写的,所有的景物描写都要突出“温晴”两个字:正因为扣住“温晴"描绘着济南的山和水,作品才铺展出一幅幅淡雅秀美的画面,第二个道理,看顺序,绘天绘地,写雪写水,由暖阳描画到暖城、暖山,描画到不结冰的水,表现的都是“温”和“晴”。 继续看。 第二段,全景;三段、四段,雪中色;五段,水上美景。 没有哪一幅是写阴冷的,都是“温晴”。 因此这些画面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和谐一致的美感。 还有理由,即使是写雪景,也在表现“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因为晴朗,所以“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晴朗的天气,晴空下的雪上。 好,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他几个短语或词,它们往往在一个段落里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概括这一 段的大意或者集中表现作者赞叹的情感。

三、板块二(品析2)

(进入课文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放幻灯片品析二)师:好的,谢谢同学们,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很好的到课文里来了,我们的思绪很活跃,下面的内容就比较的容易了。 第二次品读欣赏,划出“小摇篮”,它在第二段;划出“带水纹的花衣”,它在第三段;划出“小水墨画”, 它在第四段;划出“蓝水晶”, 它在第五段。 如果说作者使用了高妙的修辞技法,在每一个段落里都用了一个关键的比喻来写美丽的济南的冬天的话,那么这四个比喻在每一 段里面的作用都值得我们欣赏。 注意老师的表述,老师没有说“你最喜欢欣赏的是哪一个",老师说的是“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那么,也就是说,你要欣赏,还要讲出你的欣赏的内容出来。 好的,开始思考。

(学生思考2分多钟后)

(师轻声询问学生是否可以了,再等会。 )

师:是不是可以讲述观点了? (有学生举手) 好,两位,那边,好,我们试一下。

(生1举手)

师:请你来。

生1:我认为我最能欣赏的应该是空灵的蓝水晶,按照课文里的说法,就是从“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一直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从这样的描述里看的话,水晶给人的感觉本身就是很玲珑,剔透的,而空灵意思就是说很清净,这样的话,就可以感觉到这块水晶从内到外是没有一丝杂质的,而课文里生动的描写就觉得这是一个春天的景象,万物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但这明明就是济南的冬天,而这样更能衬托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而且它语言非常的生动,“蓝水晶”、“澄清的河水”,这样很贴切的比喻更让我们感受好像看到一幅风景秀丽的画卷一样。

师:恩,分析得多么的好啊! “空灵的蓝水晶”表现的是一种纯净的美。

(生2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2:我最能欣赏的是第二段的把小山比作一个摇篮,首先,这个比喻很生动,因为有了小山,所以人们感到心里有了依靠,有了安慰,而且它人们感到舒适,感到暖和,也体现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

师:恩,对,不仅表现了“温晴”,还表现了另外一个“温情",情感的情。 继续,哪一位? (有同学第二次举手)

师:你说了一次了,还有没有没说过的。

(生3举手)

师:好,来试一下,先来试一下。

生3:我更能欣赏的是“带水纹的花衣”,因为课文前一句话写的是“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说明雪没有完全把山给覆盖着,所以是带水纹的花衣,这个喻形象又准确地写出了雪草覆盖的状态,进一步说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

师:恩,美丽,山色的美丽,这个比喻还让我们展开思绪,想到“带水纹的花衣”,它的整体的美可能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生4举手)

师:试一下,试一下。

生4:我最能够欣赏的是第五段的“空灵的蓝水晶”,大家都知道,水晶给人以纯洁的感觉,蓝水晶能让人身心舒适,而济南呢,就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纯洁寻让人不愿意去碰,就好像是个奇迹,在这一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绿来衬托,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盎然的绿, 连水都不忍得冻上,更何况是人呢?绿水与蓝天应和,它们相得益彰,即使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也是那么地融为一体。

师:啊,这样诗意的表达呀,太让我惊叹了!而且我还建议你,如果还加上一句话的话,就是“美丽的色彩,那么蓝汪汪的"。 好,谢谢。

(生5举手)

师:你来。

生5:我最能理解的也是“带水纹的花衣”,因为从这一句话看出山的色彩美,黄白相间,并不像其他地方,冬天的山总是嶙峋的,死气沉沉的,从中也能看济南冬天的温晴。 并且,风儿吹过,那些没有被雪是盖的草在风中摇摆,也能看出这座山很生机勃勃。

师:恩,给我们一种美丽的动感,好,谢谢。 还有一个地方没说到吧?

(生6举手)

师:好,你的小手高高举起。 (生笑)

生6:我觉得"小水墨画"这个比喻最好,因为它后面加了一句“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张小水墨画肯定是非常富有诗意的,这就更衬托出济南的山景的美。

师:好,如果说把你的“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再引申一下,就是古朴。 啊,这个冬天,这种色彩显得很古朴,那种画面的构图显得很古朴。 好,谢谢你帮了我的忙。 刚才我还是于心不忍。 (师准备结束这一 环节,又有学生举手)

师:还是让你说一下。 (大家笑)

生7:我也认为“空灵的蓝水晶”,因为天上和水中都是蓝颜色的,这蓝颜色融为了一体,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个画中,所以我认为“空灵的蓝水晶”是很好的。

师:恩,好的,你要感谢我满足了你的愿望。 (众人笑)好,小结一下,做记录。 (边放幻灯片边小结)摇篮太美了!写出了秀美的山形地貌、舒适的冬暖环境(给时间让学生记录) ;带水纹的花衣,表现的是雪后山色的斑斓和大自然的、小山的飘逸美好的情韵(给时间让学生记录) ;小水墨画,凸显的是山村的疏朗点缀,山村点缀在小山上,远远看去,那样的美丽,而且因为是冬天,所以它的色彩是古朴淡雅的,这足见作者用小水墨画来比喻冬天的济南的城内的小山的精致之美;空灵的蓝水晶,则显示了天光水色的清净和温暖泉城的亮丽。 (给时间让学生记录)总的来看,这篇文章表现手法最高妙的地方就是——以小喻大,以小绘大,以小描绘大,从而表现出景物的画意诗情。

四、板块三(品析3)

(进入最后一个环节的学习放映幻灯片品析三)师:这一个学习环节,我们同样表现了同学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很好的听读能力。 继续来,把我们的视点集中在一个精致的片段上,我们要做一次集体的训练——书面作业。 我们先来读一下,注意朗读:语速慢一点,读出语气词的味道,读出有些意思不太明显的,但是又有表情作用的词的味道。 你看,“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再听“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还有“山尖全白了”。 你看,这些词好像都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但是都是表达情感的。 好,一起来读,最妙的~读!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师:好了,开始集体训练,每个人都要完成四道题,然后选做一道,我开始读题目,你就开始做作业了。 (幻灯片放映作业要求)给这段文字进行“画面命名”,要求赋有诗意;圈出全段文字中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用单竖线”划分”的方法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要品析“顶”字为什么用得好,“镶”字为什么用得好;然后还是自由选做,还可以发现这段文字的一个美妙之处。 好,抓紧时间做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在课间巡视,和学生交流,将近4分钟)

师: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 第一题,诗意的画面命名。

(生1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1:我给这段命名的题目是“落雪风景”。

师:“落雪风景”,写的雪写的景,但是落字好像不太好听,好的,谢谢,继续思考。

(生2举手)

师:你呢?

生2:我取的名字是“雪中山色”。

师:“雪中山色”,很聪明,我们刚才有个地方好像出现过一次,“雪中山色",而且,这段好像就是写的雪中山色。

(师点到生3,生3回答不出。 )

师:好,继续思考,为难了,这就是概括。

生4:我写的是“山中雪景”。

师:恩,“山中雪景”,小山雪景。

生5:我写的是"秀山淡雪”。

师:秀美的山,淡淡的雪,“秀山淡雪”,这个组合得不太通俗,谢谢。 你呢?

生6:我写的是“秀山粉岭”。

师:秀山粉什么?粉岭,比较雅,但是人家一下子听不懂,绕过你一次。

生7:我写的是"小雪中温暖的济南”。

师: "小雪中温暖的济南”,把济南改成小山?可能好一点。

(放映幻灯片)

师:好的,我拟的是——注意,你们要学习一个字,“小山雪霁”,这个“霁”是雨后、雪后初晴。 你可以拟它"小山雪霁”,也可以拟它”雪后斜阳”。 你看,“雪后斜阳”它就概括得全面一点。 好,这对同学们是一个考验。

师:第二题,圈出贯穿全段文字的一个字,你说一个字。

生1:我觉得是“妙”。

生2:我觉得应该是"雪”。

生3:我觉得应该是“妙”。

生4:“白”。

生5:我写的是"雪”。

生6:我写的也是“雪”。

师:好,这个又让我为难了,贯穿全文的是白呢,是雪呢,是妙呢,是小呢?我们来看,“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哪里妙呢?是不是后面都写妙啊。 文中的主要内容是写雪,但是文中每一个层次表现的都是雪之妙。 这是一个难题,同时也考察我们对某一 个关键词贯穿全文作用的理解,因此,这个题,如果说,给全分的话是妙字,如果说给一半分数的话是雪字,给三分之一的话是白字。 妙字是最妙的,它贯穿全段,而且表达的是作者赞赏的感情啊!

师:第三题用划分表示你读懂了这段的层次。 (生1举手)

师:好,你来说。 你的层次划分,出来没有?

生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单独为一个层次,“看吧”一直到“露出点粉色”是第二个层次,“就是下小雪吧”一直到“太秀气了”是第三个层次。

师:恩,好的,谢谢。 你的划法? (问生2)

生2:我觉得”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是一个层次,“看吧”一直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是一个层次,还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到“出点粉色”是一个层次,然后最后一句是一个层次。

师:恩,你是四个层次,他是三个层次,还有没有划法,你有没有划法?你呢?说一下。 (问生3)

生3:我的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吧”是第一个层次,然后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是第二个层次,然后一直到最后。

师:恩,恩,好的。 这里面两种答案,而且两种答案里面还有各层次里的正误之分。 我们现在来想这样几个道理:第一,总体地说一个景然后分步去描写,这就很自然的把两个层次划分开了。 我们再来看,所谓的叙议结合,就是对事物有了一个描叙,或者在事件有了一个记叙之后最后会有一个抒情句或者是一个抒情段或者是一个议论段,在这段当中是不是表现为最后一句啊?这样一分析层次就出来了。 (边放映幻灯片边讲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划竖线,“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 .微微露出点粉色。 都是表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的,然后是议论抒情,收束全段。 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师:第四题,我们选两位同学,或者两位同学自动站起来。 第一,品析一个“顶”字;第二,品析一个“镶"字。

(生1举手) .

师:好,你品析一个字。

生1:我品析“顶”字。 我觉得这个“顶”字用得很恰当,因为它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比作“日本看护妇”,日本看护妇指的是日本的护士,而护士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十分圣洁的职业,所以我觉得它把山上的矮松顶着一髻儿白花,感觉它十分的圣洁,十分的美丽。 写得非常好。

师:恩!突出了它的色彩、位置,都写清楚了,谢谢你。

(生2举手)

师:一个“镶”字,好,你来。

生2:“镶"字贴切的表现了白色山尖连接蓝天就如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形状。

师:恩!形状。

生2:这样就显得特点的美。

师:显得特别的美,你能说一下吗? 补充一下呢?(问生3)

生3:“顶”字表现了山上的一髻儿白花的形状,这个字很贴切的展现了山的秀美。

师:而且表现了一种手法,谢谢。 这两个字用得很精妙。 我们来看,“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形态之美,如果用"扣”字,就不好听了也不好看了;轻盈感,压在头上,扣在头上,覆盖在头上,都不好听——形态美,轻盈感。 “镶”字,表现的是线条透迤,不断地在起伏延长,同时轮廓亮丽,雪山和蓝天,由雪峰上的那条线把它区别开来。 (边放映幻灯片边讲解)

师:好,下面的内容,我给大家讲一下,做好记录。 (边放映幻灯片边讲解)美妙之处——这一段用了反复的手法,写晴朗的日子里的小雪,写了山上,写了山尖,写了山坡,写了山腰,反复地写;化静为动,带水纹的花衣,就给我们这样的感受;这个术语要知道,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要想象,就像朱自清的《春》的结尾,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小伙子,都是虚的,以虚写实;更重要的是,段末点题呀,在描叙景物之后有一个抒情式的点题,使整个段落在结构上、在情感上都显得很精致,段末点题,就是下小雪吧。 所以这是它的基本的美点。

师:好这一节课,我们其实是实践的文章的一种读法:先整体,再部分,再精段。 同学们表现很好,我就觉得在精段的品读上我们还要加把力就更好,谢谢同学们的努力,同学们很辛苦,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掌声雷动)

附点评:

(一)戎丽霞:

1、甚感于余老师的宁静、淡然,我想到了一节课的时空艺术。 不同于小组合作带来的‘热闹”听觉,“悠然见南山”的欣意却依旧荡存于这节课。 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安静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深刻而到位的点拨,诗意精准的小结概述,这一切都是静默的。 明确的指点要求“圈出来”、“独立思考”、 “开始做作业”等简洁的话语,落在学生脑海,同时也提醒了老师的教导应该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2、教师的文本研读能力。 情到深处即为诗,从余老师的教学设计形成独特的板块特色,他对课文的把握和对学生的点拨,以及设计问题的角度来看,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理念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我最佩服的是他在课后对老师的点评中,讲到每篇文章可值得欣赏的地方,那种淡定和自信,非几十年功力和磨砺不可啊!深感于此,以后的文学评论功夫还得磨炼啊。

3、理性而富有诗意的点评。 钦佩处三言两语的鼓励,扼要的概括,理性的光芒散射在整节课中。 站在平等的角度看学生,民主的开放式问答,却又在一个板块结束时“居高临下”的小结,我认为恰恰是这些具有一定高度的富有诗意的精准语词,深深地印刻在学生心中。 不得不佩服此番学养和眼力。

(二)马兆云:

今天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的语文课,我觉得大师展示是他的深厚的教学功底:清晰的教学思路、准确而简练的语言等等。 特别是他对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是在进行概括、提练的基础上加以表扬和鼓励,而不是简单的“对”与“不对”或“好”与“不好”, 这种“功夫”不是模仿得来的,是经过多年“修炼”得来的。

(三)陈冬梅:

今天是我第一次听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刚开始听时觉得余老师讲话语速好慢、节奏好缓啊,听了10分钟才发现慢的优点与慢的魅力。 一堂课听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倾听。 无论哪一个学生发言,余老师都那么认真的倾听,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亮点,然后复述,鼓励评价。 教师能够那么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我想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会有成就感吧。 另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是回归文本。 通过“品析一、二、三”三个环节,让学生粗读课文,进而精读课文,反复品读,一幅济南冬天的温晴画展现在眼前。 另外,通过回答前的细节提醒,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佩服。

(四)王誉俭:

有幸听余映潮老师的《济南的冬天》,深刻感受到余老师聆听于学生,随感于课堂的扎实功力:从学生荐读的一篇小短文引出“收藏美丽”的感慨,再自然地引出《济南的冬天》;从学生对字词、比喻的品析到老师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评价与概括.... .. 诗意在课堂间漾然起伏,很好地营造出朴实浑厚的“本色语文”的氛围。

余老师对课文品析的立点很高,三个递进层次,从最适合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的词和短语,到四个比喻中“你最能欣赏的是哪个”,再到对某段文字进行“画面命名”、找出贯穿全文的一个字,划分结构、说说这段文字的另一个美妙之处... 一系列的活动将学生的动与老师的讲紧紧联系起来,不失传统,不失意蕴,美得很。

(五)叶曦萌:

1.这样高屋建瓴的课堂教学是我从来都不敢尝试的。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忧:学生能不能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自己有没有把课文讲透,如果课堂只问问题不做活动学生会喜欢吗?总是追求了热热闹闹的课堂形式,忽略了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思考。 今天余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看到了大师的风度。

2.虽然整节课没有了形式上热闹,发言的小手似乎举的也不算多。 但我相信在余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正真的读了课文,思考了文本。

3.这一节课的问题不多,三大板块。 首先是让学生选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学生-步一步的分析,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力度和深度加强了。

4.第二个板块,下面四个比喻句中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 随着学生的分析,文章写作特色逐步展现。

5.经典段落的分析给这一段命名, 余老师还提出了 一个要求:有诗意的名字。 学生绞尽了脑汁,费劲了心,思。 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理过程,学生才会正真理解文章。

(六)邹敏:

今天有幸聆听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上课,余老师一-张口,语音轻扬、饱满,余蘊缭缭,话语淡定、从容,尽显智者风范。 不愧为大师!

课堂中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余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平和亲切的口吻,满含鼓励与期待。 “你要说吗,来,试一下。 ”“我想听你的。 ”“谢谢你,你帮了我一个忙。 ”平等的对话,双向的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了优秀课堂的前提。 很显然,余老师在课堂上成功地运用着启发式教学。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这一问题的提出,在学生交流分析,逐一审视时,余老师从分清主次,找出决定事物的主要因素一点引导,最终得到问题的最佳答案。 又如四个比喻中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外?还有"顶”字、“镶”字的好处等等,余老师就这样在启发学生从品读中体味作者的一种情感。 课堂的点睛之笔可能就是余老师课后的启示,即文章的读法“整体--部分--精段”,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吧。

(七)李庆霞:

听余映潮老师的《济南的冬天》,好象在听智者聊天。 他聊得太专注,聊得太吸引人了。 听课时,感触不断来撞击头脑,随手写了一些感受,过后再来细品:

1、品析(一)“宝地”、 “温晴”、“奇迹”、“有山有水”、 “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问题一出马上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在想,这些词都是赞美济南的冬天的,要谈最适合,必然要进入到文本里面去寻找依据,同时还要了解作者爱济南的情感,这样一来就不知不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了课文,真是“牵一发动全身”,太妙了。 在学生选择分析后,余老师有一段小结:济南是“温晴”的“宝地”,因为温晴所以是“奇迹”,因为温晴所以“慈善”.....更可以看出大师设计的匠心,所谓答案、结论都是相对的,语文本来就是学习的思维方式。

2、余老师整体把握课文的意识超强,不割裂文章,不断章取义。 如谈主线“温晴的宝地”,描

绘“山”和“水”表现的是“温晴",绘天绘地表现的是“温晴",写雪景也是表现的“温晴”,分析四个比喻还是体会的“温晴”,大师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课堂的调控能力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3、在听课时我写下了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板块设计不刻意,因为刻意必然雕琢,刻意就容易矫情。 初看余老师的课,板块设计真的很简单,就是“品析(一)、品析(二)、品析(三)”,完全没有我们的走进作者,整体感知,阅读理解,延伸拓展....的模式,但品什么,怎么品,“整体--部分--精段”,由面到点,品析的思路一目了然。 这样的板块设计即体现了教学的思路,同时也提示了品析的思路和和方法,真是一举两得。

(八)罗斌:

今天听了大师的一节课,确实很震撼,我突然发现,一节语文课,有时候可以通过激情澎湃去感染学生,有时候也可以依靠娓娓道来的魅力去震撼学生,而显然,后者需要的是多年的积淀和深厚的功底,需要的是无穷的语言魅力。 余老师的课听上去似乎没什么,品析(一) (二)(三),三个问题,似乎这几个问题我们也曾经在教《济南的冬天》的时候都讲了,但是区别在哪里呢?——合理的整合!我们满足的是将问题一个个抛出去,然后解决了就满足了,但是大师呢?我想他必然用了更多的时间花在思考这些问题本身,然后研究,寻找统一性,再进行整合整理,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对文章本身深化理解。

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备课呢?差距似乎就不言而喻了吧。 问题不在于多少,在于精细,在于效率优先。

(九)董云

听余映潮老师的《济南的冬天》,后来又仔细的听了他对,上3节课的评价,不难看出这位老先生做任何事情都是那么的条理分明:

1、上《济南的冬天》时是三大板块:品析(一)“宝地”、 “温晴”、 “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品析(二)四个比喻句,品析(三)第3小节,这样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整体--部分--精段”的教学。

2、评课时也是三大板块:教师自己研读课文,然后评析教课老师的教学,从过程到效果,从老师到学生,从内容到形式,从优点到缺点无所不谈,最后提出如果自己来上课是会怎么处理公教学老师借鉴。 我觉得这最好一点是最值得我敬佩的,因为人的欣赏水平往往高于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的,既能评又能提出自己的构思的水平应该是更上一层了吧。

3、余老师评价和上课小结的语言很具有艺术性,肯定方式多样,否定婉转,所谓答案、结论都是相对的,更可以看出大师设计的匠心,语文本来就是学习的思维方式应该不必去追求一个标准,言之有理就行吧。

4、本色语文的风格,使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上学时代:懵懂的自己在课堂上静静的聆听这老师约娓娓而谈,静静的沐浴着老师播洒的甘露,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有的只是吸取和陶醉。

(十)崔恒霞:

1、听语文课就是与别的课不一样,暂且不管课的内容老师的组织或是教学设计,语文老师的郁扬顿挫的声音象播音员一样的能深深地感染每一位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听语文课真的是一种享受啊!

2、由于听课的老师太多,只能远远地坐在后面,虽然看不清老师的容颜,但是能感受的到来自于老师的声音,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总是温和地注视着学生,静静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发言结束后,老师总能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引用学生的语言语句,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请清楚楚,我想这看似简单的教学行为其实凝聚着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底。

3、老师按顺序请学生来品析课文,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都能耐心的地听完,当已经有四五位对品析(一)发表了观点之后,老师说了一句话“还有两个同学想发表意见”,我想这体现出了老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十一)吕雪峰:

听了特级教师的一节课,颇有感触。 整堂课始终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变换心中对济南的映像,从师生在交互中勾勒出对遥远北方一座城市的山水阳光村庄融为一体的自然画卷,让外行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带给人美得感受和心灵,上的慰藉。 即使是在料峭的严冬这样的客观环境中也能渲染出丝丝暖意,传递出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幸福感。 不止一次的路过济南,也做过短暂的停息,可是少了感受的触觉和笨拙的表达方式,济南对我而言是在北方大地上一座座被现代工业文明糟蹋的城市复制版。 或许,今年的济南可能恢复了它原有的魅力,从而吸引了全运会的召开。 今天,如此细腻的情景却在脱离现实的课堂中通过一节生动的课堂再现,其实读懂不只是济南,而是感受大自然的心情和生活的态度。

(十二)田钧:

余映潮老师的“版块式”教学模式是他老人家的独门绝活。 听余老评课,心情为之一爽。 余老对周晶的《<世说新语> 二则》、王静霞的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贺利群的《睡美人》,首先从文本分析入手,余老师对于文本的分析可谓是独具慧眼,三言两语,句句切中要点;然后评三位老师的课堂特色,大加褒奖,再分别从思维力度、品读精度、分析深度不足入手提出了不足,最后以“版块式”教学的模式提出了修改方案,佩服佩服!余老师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济南的冬天》,“版块”结构清晰明了。 课堂分为三个环节,品析一、二、三。 老师有目的地将课文的重点词句提供给学生。 如品析一:“宝地”、 “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 “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 学习“众说纷纭”,却是滔滔不绝,理由十足,这个生成的过程都是学生独立思考下完成的,不得不让我们觉的余老师的课堂魅力。 在此基础上,余老师给了自己的答案,学生认真地做了笔记:扣着“温晴的天气”这条主线,描绘着济南的“山”和“水”表现的都是“温”和“晴”,文中的几幅画面都是写“温晴”,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

如此,教者思路明确,学者头脑清晰,这样的语文课自然是轻松而又高效的,我们要好好学习这种“版块式”语文教学,将它和“合作学习”融会贯通。

(十三)刘婷:

没有花哨的导入语,一开始就是全班齐读课文,然后作者简介,然后品析课文。 品析课文(一)的处理,关于济南冬天的特点,他并非像我们平时通过阅读第一小节,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而是给出了一组具有较强概括性的词语,让学生从中选择最合适的。 我想这个训练就不仅仅在于得出一-个答案了,更大的意义在于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既能纵向深入,紧扣文本挖掘,又能够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最妙的在教师的评价与小结。 没有一个评价是直接抛出答案的,都充分肯定了学生思维中的亮点。 小结时,层层挖掘,突显“温晴"才是根本。

品析(二)中,围绕比喻修辞,给出喻体,让学生选择力所能及的赏析。 将每一段中的语言重点予以展现、揭示。 不必像我们平时,割裂文本,到相关的小节中反复读,读中体会。 亮点是教师的小结,每一个喻体,都给予了14字的对仗句,凝练精妙。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语文功底。

品析(三)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由整体到局部,点点渗透的理念。 关于重点段落,薄雪覆盖下的山,教师打出了总共五道问答探究题,让学生一并思考。 并给出学生相当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这正反映了余老师评课的理念:巧用合作学习,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使思考所得更具深度。

还值得一提的是:余老师从不避讳让学生记录答案,每个环节的小结,必是投影片打出,并提醒学生作记录。 对全文各段内容的梳理,也是投影打出,学生记录。 只因教师给出的全是精心提炼过的如诗般的语言。

(十四)杨茸茸:

今天有幸学习了余映潮老师的一节课《济南的冬天》。 余老师这节课就围绕一个中心:课文品析,设计了三个问题。 品析一,在"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等词语中,找出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特点的词语。 品析二:赏析课文中过的四个比喻句。 赏析三:课文第四段的赏析。 流程不多,但是容量很大,有这样一些感受:

1.设计巧妙。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老课文,里面可讲的内容很多。 余老师虽然只有三个问题,但是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知识点全都融入进去了。 同时,由全文——语句——精段,板块很清楚,老师是站在一个高度去把握全篇课文的,而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将一 篇美文分解的支离破碎,丧失了美感。

2. 点评精彩。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温晴",印象中,第二个学生就答到了这一点。 当时我就以为这个问题到此为止,可以过去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余老师没有肯定学生的答案,而是继续讨论,而真理就是越辩越明的。 无论学生选择什么答案,余老师都不直接表示对错,而是加以分析,如"她的分析的思路是先从一般的着手,再从特定的分析”,“他的分析是从逻辑关系的角度逐步推理”等等。 我们.上课是的评语往往就是"好”、“很好"这 些强调词汇,这些评语没并针对性,讲多了,也就失去了激励作用。 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是我的应变水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我其实没有认真去听,也就难以抓住其中的关键之处了。

3.语言魅力。 余老师的语言,干净利落、一针见血,没有一点语余。 一上课,我觉得老师语速很慢,慢慢就发现,这样一节需要学生大量思考的课上,老师较慢的语速,较长的停顿,有助于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了”。

(十五)邹旭:

听余映潮老师的《济南的冬天》,发现大师和我们上课真的有很多地方不一样。

一、问题的设计匠心独运:

以往我们总是会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只要粗粗浏览第一小节便可找到"温晴"二字,后面文章便无需再读,一个问题问下去收获的信息量太小。

可是余老师却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宝地”、 “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 “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这些词都是赞美济南冬天的,而且彼此都有牵连,必须深入研读课本,方能找到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通读全文,仔细辨别,深入思考。 不得不佩服大师的匠心独运。

二、本色语文,本色老师

这节课既没有花哨的导入,也没有曲高和寡的拓展延伸,更没有曲径通幽的设计流程。 仅仅通过三个板块的品析,按照“整体--部分--精段”,由面到点,逐步深入,逐步细化。 但是整堂课都是围绕着课文的字词句章进行赏析,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于老师在课上还不时的提醒学生“现在应该做笔记了”,这句话我们绝对不敢在公开课上说出,可是余老师却时时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心和对笔记的重视。

不论何时, 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 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点。 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 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 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 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 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 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 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 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 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 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 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 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 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 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 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下一篇:百读不厌(百读不厌意思)
上一篇:抖m是什么意思(抖m是什么意思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