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翻译)

2022-12-12 15:35:1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7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大意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这句话蕴涵着中华民族反躬自省、克己修身的传统美德,历来备受推崇。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意见不合、产生分歧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不能一味地指责别人,甚至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而要多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国古代先贤有很多类似的论述,比如《尚书·伊训》中讲“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即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对自己则严格约束;《荀子·非相》中讲“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即君子用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而对待别人则采用引导的方法;《孟子·离娄上》中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情没做好,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就要多自我反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些都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体现了严于律己、勇于自省。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易。 践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需要宽广的心胸、恢宏的雅量。 具体到行动上,就是应多看人之长处、多容人之短处、多改己之错处。

做人,最怕格局小、见识俗。 不要总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不能先入为主看人,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而要多在阳光下看人,多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看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陈云曾多次告诫组工干部,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

古语讲,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不以一眚掩大德”。 要有容人的雅量和胸怀。 “瓜无圆滚,人无十全。 ”对有缺点的同志,一是真心理解,二是全心帮带。 当然,这里讲容人短处,不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纵容、袒护,而是在坚持原则下的体谅与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做人做事不怕有过失、犯错误,怕的是不承认过失、不积极改正错误。 勇于承认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体现的是一种豁达与坦荡。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面镜子。 我们不妨每天用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静心反思,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陶冶品德、提升修养。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胧月公主(胧月公主是谁的孩子)
上一篇:积谷防饥(积谷防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