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而解(迎刃而解什么意思)

2022-12-12 14:54: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9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杜预传》,时间是在西晋泰康元年(公元280年),主人公为杜预与王濬。 原文如下:

王浚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 时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 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 ”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 ”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 所过城邑,莫不束手。 议者乃以书谢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王濬上表说斩杀了孙歆,并取得了他的首级,但没过多久杜预便将活生生的孙歆送到了京城,京城洛阳的人都将此时当成了一个大笑话。 当时,晋军的将领们在一起开会,有人说:“百年的贼寇,难以在一时消灭。 如今快到暑天了,雨水又多,疾病和瘟疫即将爆发。 应该等到冬天再开始行动。 ”杜预表示:“过去乐毅凭借济西一战就吞并了强大的齐国,如今军威正盛,这就好像是在劈开竹子,已经将竹子劈开了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会迎着刀刃裂开,不会再有费力的地方。 ”于是,杜预下令部下直扑秣陵。 所经过的城邑,无不放弃抵抗,原本对此持有异议的人纷纷写信谢罪。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杜预口中的“势如破竹”, 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这也是由杜预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西晋期间的灭吴之战期间。 文中提到了王濬和杜预都是此次灭吴之战的晋军统帅。 按照战前部署,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王濬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等将领从巴蜀地区顺流而下直捣东吴都城建业。 征南大将军杜预则率部从襄阳进军进逼东吴在荆州地区的重镇江陵。

在战事的进行中,晋军闹出了一个笑话。 年过七旬的王濬上表晋武帝司马炎,声称将吴军将领孙歆斩杀,而实际情况则是杜预将此人生擒,此事让王濬非常尴尬。

此后不久,以太尉贾充为首的部分朝臣上书司马炎,要求停止行动,其理由便是江南一带的气候潮湿,疾病瘟疫必定流行。 为了避免失败,应当立即找回前线诸军,为日后再度伐吴做准备。 而部分晋军将领对这个建议也表示赞同。 不过,这个意见遭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和征南大将军杜预的坚决反对。 最终,司马炎下令继续发动进攻,东吴帝国随之灭亡。

参考书籍:《晋书》、《三国志》

下一篇:南航电子客票(南航电子客票行程单打印)
上一篇:police是什么意思(police是什么意思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