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健脱口秀(王自健脱口秀节目叫什么)

2022-12-12 12:45: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1


《一本好书》的场景化表演精彩绝伦,豆瓣评分居高不下,《月亮与六便士》、《万历十五年》和《三体》都将书中的情节演出来,使读者容易理解书中内容,进而对作品本身产生兴趣。

可《人类简史》这样一本没有情节的历史哲学书,怎么演?《一本好书》第四期换了个玩法,"小王爷"王自健一人撑场,一小时带你看懂《人类简史》,原来这本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1.王自健上演脱口秀,提问、互动、表演、段子一个不少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代表作,一经出版便迅速在全球掀起热潮,人类的历史原来这样好玩儿?和我历史书上学的东西怎么不太一样呢?《人类简史》正是摆脱了原有庞大复杂的历史典籍,抽取关键时间点进行总结,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三方面探讨"人类"的发展史。 可以说,这不是一个什么正经的历史书,也没有我们想象对祖先的赞美之词,相反,它充满了对人类历史行为的拷问,并对人类历史和未来做出反思。

"贪吃是基因里带来的,我们的祖先就是贪吃的种族。 "

"智人天生就是历史上的最弱体,一来打不过其他种类的动物,如狮子老虎雄鹰,二来身体素质又远远落后于其他人类,如尼安德特人。 "

"从智人到人类,我们虽然有了科技,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其实我们的大脑一直在退化。 "

在《一本好书》第四期,王自健穿着他《今晚80后脱口秀》中常见的西装,看似一本正经的讲书讲历史,实则却经常提问引发思考、和观众互动,用调侃的语气活跃气氛,有趣的段子也一个不少。 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习惯这种失去了表演或者说不以场景演出为主的《一本好书》,但其实,这样一本历史和哲学并重的作品的解读,还真是没有王自健不行。 他的脱口秀形式,使历史鲜活起来,使观众参与进来,不是死板的听书讲课,而是真正下意识去思考——人类原来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很多观众说,《人类简史》这本书早就想看,但因为其历史性和哲学思辨性,始终望而却步,也不相信这样一本历史书能有人讲明白,更不要说演出来了。 而《一本好书》却做到了,王自健生动的"小课堂"加上节目组的情景再现,一本历史书也能成为一出脱口秀,这水准,除了《一本好书》无处可求。

2.打破传统印象——人类的祖先并不高尚,人类本身就只是野兽

王自健调侃的说出了我们一直不敢相信的真相——人类的祖先并不高尚和高等,他们只是远古时代一个和狮子羚羊一样的种族,也茹毛饮血,也缺少文明,也以温饱为行动的先导,没有什么正义感可言。 同时,人类直立行走其实并不是什么多值得兴奋的事儿,我们直立行走后,过重的大脑从四肢支撑转变成双脚支撑,于是身体结构便也改变了。 所以我们人类的婴儿生下来都没有自主能力,只能依靠父母照顾,两三年后才能称为人,而相反,动物则出生下来就有自主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对比来看人类更像是发育并不健全的"早产儿"。

大自然中一个非常弱的种族,在学会用火后便开始了征服,依靠着我们天生的"贪吃基因",可能是因为千年来过弱而吃不饱肚子,突然有了武器后就要饱餐一顿的信念,智人东征西伐,到哪儿就直接放火烧山,用王自健的话,然后进去吃一顿烧烤,成为这片地盘的主人。 所以智人很快就吃光了世界上80%的种族,并干掉了与我们相近的尼安德特人等人类,成为人类中的胜利者。

由于天生就有"八卦"的基因,又天生热爱"迷信",智人祖先们从一无所有转变成想拥有一切,这种贪婪之心,是智人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却也是人类企图毁灭自然,牺牲自然来满足人类私欲的罪魁祸首。 其实现在看来直到今天我们也保留了这些基因,而这些八卦、贪吃、迷信也正在摧毁着我们自己的人生,人类群体的贪婪则要以其他种族和社会环境为代价。 正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人类就是罪魁祸首,人类有今天,是气候变迁的主谋。 "回头看看,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气候变暖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以及世界上大量动植物种类相继灭绝,罪魁祸首不都是人类自己吗?

我们人类并不高尚文明,从历史到现在,都是贪婪的野兽。

3.回顾历史,从智人到人类,文明发展物质富庶后,真的快乐吗?

《一本好书》中王自健多次对观众提出思考题,其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后,人类的生活质量迅速提升,平均寿命更高,可以享受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更多,真正进入了文明社会。 可回顾历史,从智人到人类,我们真的更快乐了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农业革命被称为是人类暨智人阶段的认知革命后的第二次革命,是真正成为人类的标志。 但事实上这不是人类真正自愿的,更多的是事与愿违。

例如,你能想象"小麦驯化了人类"吗?本以为是人类征服了小麦,但其实是它们征服了人类。 本以为小麦可以为人类的迁徙提供更充足的食物,但却因为要保障小麦的生长而被迫定居,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个社会群体和部落,最终形成了国家和民族。

而为了解决农业问题和社会群体的问题,出现了科技革命,也相应出现了制度、法律、帝国、金钱和宗教,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被迫相继出现的。 人类本以为能够掌控他们,却经常被其牵制。 正如书中所说"人类每一次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而已。 "所以说人类的历史,不过就是从被事物所牵制,到被农业所牵制,再到今天被科技和社会牵制,未来也终将被自己毁灭的历史而已。

《一本好书》虽然只用了一小时,却将《人类简史》这本书的内核分析透彻,通过王自健的脱口秀形式,大屏幕上清晰的背景和流程图,使整个人类历史变得"简单"起来。 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类面前的危机感。

文明发展,物质富庶,可却激发了人类基因里更多贪婪的因素,所以你会发现自己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反而更加空虚伤感,失去了幸福和快乐的感官。 这是人类所必然面对的问题。

在节目最后,王自健"划重点"的提出了一个警告,发人深省,这也正是书中作者所提出的:"我们从前相信神,现在将自己变成了神,因此没必要对任何人负责,但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灾难,这是因为我们的不满足,贪得无厌是人类危险的开始。 "看看今天的世界吧,正是我们人类科技文明历史发展到顶点的标志,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不是应该被不负责任的忽略了,如果选择漠视,是不是接下来就是人类文明的跌落和堕落史了呢?

《一本好书》向各位提出了思考题,那么请你思考一下,我们是否已经从"智慧的人"变成了"凶狠的野兽"了呢?人类再这样继续下去,是从野兽向魔鬼的过渡了。

4.畅销书的观点就都正确吗?《人类简史》是一部轻浮的二流作品?

在蜻蜓FM《一本好书》延伸节目《一生之书》中,蒋方舟围绕此书探讨了几个问题:畅销书是否就等于权威?《人类简史》中的观点有多少经不起推敲?她让我们从理性视角看懂《人类简史》——不是将其看作一本历史书,而更多的看成一本畅销书,从中汲取营养的同时,更要深入思考,这才是读书真正的趣味所在。

蒋方舟提出,这本书中的知识性远比名气小得多,很多观点如果你仔细思考会发现是不符合事实的。 农业真的是对人类毫无益处、只是束缚住了人类征服探索的脚步吗?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真的消除了人类的幸福感吗?针对书中的上述观点,蒋方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最后,蒋方舟对于作者提出的"智人末日"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正是《人类简史》得以成为畅销书的原因——符合当代人焦虑的生活处境,作者认为人类应该注重内心,不应该追求虚构的东西,但蒋方舟则提出:如果不是因为人类对虚构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科技从何而来,发明创造正是来源于此不是吗?

如果仔细推敲,会发现蒋方舟提出的观点是非常理智的,她没有追随大众,只看见一本书的名气而去过度追捧,而是真正的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一生之书》中,蒋方舟也推荐了另一本讲述人类发展史,且更具原创性和正确性的书:《枪炮、细菌与钢铁》,她认为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看懂《人类简史》,了解一个真正的"历史"。

她在节目中这样说道"阅读不是为了虚荣,更不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而是为了获得真知灼见。 "因此,请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去真正静下来,慢下来思考,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拼的不是书的数量,而是思考一本书的时间。

如果你对《人类简史》有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不认同蒋方舟的观点,如果你是真正思考着读书的人,欢迎来到蜻蜓FM《一生之书》,千万书友,在这里等你交流切磋,不见不散。

下一篇:老北京立春吃什么(老北京立春吃什么菜)
上一篇:开绿灯的意思(开绿灯的意思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