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组词组(乾组词组二个字)

2022-12-12 12:33:4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里面包含着很多周易写作的规则和信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就不仅仅局限于对这些字的认识了。 许多难题都是从疑问中解决的,譬如乾卦为什么排在第一卦?为什么叫“乾”?为什么断词只有“元亨利贞”?爻辞为什么要写“龙”?象辞为什么写“君子”?真要做出满意的回答就不是件容易事了!

文 | 杨吉德

一、乾卦为什么排在第一

按照一般的理解,天地最大,乾天坤地,排在最前,合情合理。 其实更深刻的原因不在这里,《乾》《坤》卦最前,《既济》《未济》卦最后,这两组卦是周易卦象的大宗卦。 乾为纯阳,坤为纯阴,阴阳是卦象组成的最基本要素。 既济卦六爻阴阳居位皆正,未济卦六爻居位皆反,是卦象的爻位概念。 阴阳和六爻的正反是周易卦象的最基本概念。

说乾、坤卦和既济、未济卦是卦象之宗,还因为其它六十卦都是从这两组卦中变化而来的。

乾、坤卦每变一个爻,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一爻五爻卦,这些卦都可用统一的规则来解释。 如乾卦初爻变就成了《姤》卦,二爻变就成了《同人》卦;坤卦初爻变就成了《复》卦,二爻变就成了《师》卦。 既济卦初爻变就成了《蹇》卦,未济卦初爻变就成了《睽》卦。 每个改变的爻,就是卦象规则中的眼。

乾、坤卦二个相连的爻变就组成了二爻四爻卦系列;三个爻变就组成了三爻卦系列。 既济、未济卦相连的两个爻变也构成了一个系列卦。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其它六十卦的卦象都是从这两组宗卦卦象规则中延伸出去的。

理解卦象体系和卦象规则是一个细致活,卦象规则不懂,你学的就是假周易。 因为这些规则不是要求我们来理解的,而是周文王写《周易》时所遵循的,你知道了写作者的思路,六十四个卦就容易串通起来了。 对卦象的详细论述也可以参阅鄙作《周易说解》中关于周易卦象的三章。

二、“乾”怎么讲

首先,谈谈卦名的问题。 历来把“乾”作为卦名来解释,包括“坤”“屯”等都为卦名。 乾作为卦名是没错的,六十四卦必须各有名称,但解卦时不可作为卦名,因为“乾”不是当作卦名写的,它是卦辞的中心词。 卦名是名词,卦辞是动词,所有的“卦名”都是动词,这是学懂周易的一个原则问题。

其次,“乾”的字义何解。 乾,天也;健也。 天、健是公认的字义,但不符合造字法。 《说文》:“乾,上出也,从乙。 乙,物之达也,倝声。 ”往上升达才是字的本义。 本卦六爻全阳,阳为上升之气,乾就是不断上升。 所谓“乾,天也。 ”是将八卦中的天挪移到了六爻卦中,是错误的定义。 “天,健也。 ”是从象辞中借用的,而且帛书易直接将乾卦写为“键,元亨利贞。 ”应该也是受象辞的影响而改变了原字,这一点在下面讲象辞时再谈。 要理解卦辞乾的含义,必须和断辞联系起来才能讲清楚。

三、元亨利贞怎么理解

元亨利贞权威的说法是“四德”,《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这种对字的解释被称为“四德”。 按说《文言》对这四个字的解释是很到位的,但把“元亨利贞”合在一块讲就不通了。 我们可以从二方面做一下分析:

1、《周易》将“元亨利贞”连在一起写的有六个卦辞,其中《临》卦别有深意,另外五个卦分别是《屯》、《随》、《革》、《无妄》、《乾》。 大家把这五个卦排列起来就会发现,《屯》卦九五和初九是两个阳爻,代表了君和民,这是一个国家的框架。 后面的四个卦都是在这个框架基础上逐步增加阳爻,随着阳爻力量的增加,革命的战略思想也随之逐步推进。

《屯》的阳爻力量偏弱,写为“屯”;

《随》增加了一阳,阳爻已经强于阴爻,写“随”,要求号召天下仁人志士跟随我们消灭商王朝;

《革》卦又增加了一阳,阳爻占有了绝对优势,到了革掉商王的时机了;

《无妄》与《革》阳爻数量相同,但结构不同,是将阴爻压迫着下卦之中,指要采取措施使商的遗族不再产生复国妄想;

《乾》卦六爻全阳,通过战争和镇反,敌人已经消灭殆尽,难道革命意志就此消失吗?不行,要继续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这就是周文王的宏伟战略思想。 所以周文王用“元亨利贞”来表示自己的最宏大的战略思想,我们应当把它们作为一个特定词组来理解。

2、元亨利贞虽然是一个特定词组,但我们解卦时还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解。 这四个字是并列的两个词组,“元亨”、“利贞”分别贞断乾,要分开解,即乾元亨;乾利贞。

“元”为首,元首是其本义,因为《周易》是周文王写给周国的领导层看的,“元”也表示周国的最高领导或周国。

“亨”是对某种行为的赞许,我们那样做不好,这样做则亨。 另外,“亨”有特定的主体选择,是针对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有特定的指向,是我们国家或者集体应该选择什么方向或作为。 亨和吉有区别,吉是指个体行为,你这样去做吉或不吉,是针对个人行为的预后结果。

由于“亨”有指向性,“乾”又是动词,作为一个完整的词组,就缺少了主语,所以凡是“亨”字,前面一定要加主语:我们乾亨。 乾元亨:我们在消灭敌人后,还需要不断前进提升,国家才会永远兴旺不衰。

关于利贞,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传统解易一直沿用错误的概念,即认为是“正、固”。 学周易的人肯定都对这个字感到疑惑。 其实周易原本是占筮用的,和甲骨文中的卜辞功能一样。 甲骨文中的贞是贞人或贞问,是用贞问事情的结果来回答贞的对或不对;周易文体和卜辞不同,在贞问的基础上加上主观推理:这件事你这样做才吉,或这件事你这样做凶。 指哪件事呢?指前面的行为动词:乾利贞,贞指前面的乾,只有像乾一样做才有利。 同时也起着强调这样做的必要性的作用。 乾利贞,只有坚持不断发展的道路才有利。

乾卦只写“乾元亨利贞”,说明阳爻一统天下后只有一个方向性的大主题: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怎么理解象辞

关于象辞,我的观点:是周公写的。 不要以为写到《易传》里面就是孔子或其门人写的,不是这样的。 《易传》的内容很驳杂,还有周易之前的文字,像《系辞》十三卦的内容就是《周易》之前的,至于是不是《归藏易》或《连山易》就不得而知了。 《大象》只能是周公写的才合理,哪怕是召公写的也是合理的,因为象辞表达的内容放到后人谁身上都不合理,这些就不详细分析了。 严格说,“天行健”的健应该是乾字,只有这一卦的象辞不合规则,从另一个角度想,写“健”也有道理,因为天行乾只能用于国家政策或周王,怎么也不能和后面的君子联系在一起,和君子写在一起就犯了忌讳。 象辞写了健,传来传去就传成帛书易中卦辞的“键”,这样分析也顺理成章。

象辞中的“君子”问题。 象辞有三个主语,“后”指创建私有的夏后启;“先王”指周文王;“君子”指社会中的个人。 写“先王”的与国家体制建设有关,是说文王在世时要求我们这样做的。 写“君子”的往往改变了卦辞原义,卦辞讲如何壮大周国,消灭商王;象辞绝不会再出现对革命战略思想的论述,决不允许有人用文王的战略思想来推翻自己创建的大周帝国。 象辞便转换了角度,改之以建设思想或个人修养来解释卦辞。 象辞改变了卦辞主题,主语也改变为君子,这是周公的伟大之处。 但后人没领会周公的良苦用心,还真顺着周公的思路去理解卦爻辞,所以从孔子治《易》开始,易学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君子要不断地自己超越自己,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是一致的,体现了人类伟大的拼搏精神。

五、关于主体和客体问题

周文王写卦爻辞着眼于商周之间的战争、国家体制的架构和某些社会体系的建设,按说应该使用描述性语言才对,但却多用“吉”、“凶”、“悔”、“吝”等断辞,有些学易者便以此认为卦爻辞是卜筮之辞,其实并非如此。 卦爻辞有一种思维格式,即主体和客体意识,客体是指某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为才能达到“亨”“吉”的效果;而采取不恰当的行为就会产生“凶”“悔”“吝”的不良后果。

爻辞的主客体一般来说,卦辞是主导意识,爻象是客体环境,爻辞所在的爻位是行为主体。

卦辞则是从卦象规则中产生主体,卦象的阴阳关系或正反关系是客体环境,卦辞的中心词(卦名)是主体的主动性行为。 譬如《乾》卦,六爻全阳,没有阴爻,也就是说主客体只出现了一方,另一个没有出现。 按照主客体意识的思维,必须出现主体的另一方,于是文王把主体虚拟成客体:我是主体,我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上行,原来的我就变成了客体。 就像百米短跑纪录,上次跑了11秒,这次跑了10秒零8,就向前迈进了一步,原来的记录就变成了我的客体,因为我的进步是通过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相比较而产生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解读卦爻辞时一定要有主客体意识,才能领悟其中的真正含义。

六、龙的真身是什么

由于周易乾卦龙的出现,被后世文人炒作成了帝王的化身,龙庭、龙颜、龙椅、龙子、龙服都与帝王有关,百姓使用带有龙图案的物品可能就有杀头之罪。 乾卦之龙被称为龙德,是帝王气象。 其实文王并不是把龙作为帝王概念来讲的。 在文王之前的关于龙的传说中,龙都是得道之君上天的骑乘,因为龙有上天之能,而圣人自己上不了天。 关于这一点可以看看有关的书籍。

乾卦中的龙指的是能辅助周国实现大业的贤人,也就是后来文王在渭水之滨寻访到的军师姜子牙。 乾卦六爻全阳,阳爻一统天下,是周国实现灭商、建立大周帝国的宏伟蓝图,但真正能实现这个蓝图还需要有异能之士的辅佐才行,于是文王便写了“龙”,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在乾卦专门写龙,也表达了文王把寻访贤人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来提出。

七、大人是谁

“大人”为君是毫无悬念的,由于大人和龙一同出现,又写的“利见大人”,学易者就感到迷惑了。 其实凡学过《周易》的对乾卦最通晓,都知道什么是龙,什么是大人,但还真没见过有谁真正清晰的把大人解释清楚,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色:概念清晰,事实不清,不求真理,但求圆通。

对大人不能准确表达,源自于对“见”的理解,一般对“龙见于田”的“见”解释为xian显现,对“利见大人”的“见”解释为jian晋见。 一个句子中的同一个字作两种解释,本身就不对,为什么不按照同样的字义解释呢?这个问题在爻辞中再具体分析。

八、龙在六个爻各体现了什么概念初九潜龙,勿用。

龙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虚幻之物而已。 但这种虚幻之物可以作恶,如发大水、干旱,都是龙在作怪;也可以行善,如风调雨顺,或作为圣人的骑乘升仙。 所以龙作为主体,必须有客体作对应,初九、九二、九四等就是龙的客体。 初九代表什么呢?初九为君,是品行低下、没有高远志向的君。 作为一个优秀的龙,不会委身于没有雄心壮志的君主的,就像诸葛亮,身在刘豫州境内,却卧龙在山林之间,直到刘备来聘请,还要三顾茅庐,先以三分天下显示本事,看到刘备真心相邀,才出山辅佐。 这就是龙自身潜藏,不为庸君做事的含义。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周易有两个视角,两条主线:一是上卦和下卦,表示贵贱;一是内卦和外卦,表示敌我。 二爻为内卦之中,五爻为外卦之中,表示君位。 这两条主线是穿插使用的,二爻和五爻要从这两种主线中选择使用。 此九二爻是内卦之主,表明在我国境内。

这个“田”不是田猎的田,是田地的田。 周国素来以善于种植农作物著称,写“田”意在说明周国物阜民丰。 “见龙在田”指贤人现身于治理有方的周国境内。

这一爻有两个主体:龙和大人。 “大人”指国君。 “利见”是有利于显现国君的身份,两个“见”的字义是相同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听闻贤人来到我国境内,国君要主动现身,诚恳地邀请贤人来辅政。 现身在哪里呢?现身在“田”,也就是贤人在哪里,国君就现身在哪里。 贤人到宫殿里来投奔国君,说明不是真贤人,而是名利之徒;国君坐在大殿里等着贤人来投奔,不是真明君,他不会放权于贤人。 这个“田”是贤人和国君的互动场所。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个爻没有龙,也没有大人,为什么?因为九三尚武,是嗜杀好武之君,如果能人异士前去投奔,是助纣为虐,自然就不是贤人了,所以只写了“君子”。 “乾乾”是上升再上升,说好听的是追求进步,说不好听的是官迷心窍。 此君子不光一整天的忙忙碌碌,傍晚了还兢兢业业地做事,实际上他是做的一项很危险的事业。 “无咎”,没错。 指“厉”的结局不会有错。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四出了国门,大规模的战争就此展开。 “或”字带戈,与战争有关。 “渊”是回旋的深水,是个动态的水。 表明在战争阶段,龙也耐不住寂寞,是他显身手的时候了,否则就会终生埋没于山林。 为什么没有写龙?常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走出了你的栖身之所,来到了敌我争锋之处,亮出你的剑来才知道是不是龙。 “无咎”是说这样没有错,试工三个月才能转正。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爻最值得回味。 《程氏易传》曰:“圣人既得天位,则利见在下大德之人,与共成天下之事。 天下固利见夫大德之君也。 ”我看了好几遍,始终没弄清楚何为圣人,何为大德之人,何为大德之君。

我来解释一下。 九五是君位。 飞龙居君位,说明具有国君发号施令的权限。 飞龙在天,意指贤人有了施展本领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贤人的天赋。 为什么要把飞龙写在九五爻,就是指既然任用贤人,就应该信任他,赋予他充分的权力。

重用贤人,并不意味着把国家交给他,国君必须有控制贤人的政治头脑,即善于运用帝王之术。 何为“利见大人”?就是随时展现自己大人的身份,要让贤人明白,他本事再大,也是自己的臣属,既用之,又要控之。 正如韩信与汉高祖言:“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为汉高祖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却始终跳不出刘邦的掌控,即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现实案例。

上九亢龙,有悔。

上九在君之上,居功自傲,飞扬跋扈于朝堂之上。 有悔,是写给国君看的,要使亢龙有悔,要有果断处置傲臣的手腕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句不似文王所写,不予解释。

乾卦卦辞表达了文王要消灭商纣,建立大周帝国的宏伟愿望。 爻辞描述了文王对引进人才的渴望,但希望引进的人才是真才实学者,而非沽名钓誉之辈。 如果是真人才,我们将诚心相邀,赋予重任,同时还要防备贤人变恶人,国君要有足够的控制能力。 这就是乾卦的真实思想。

下一篇:鲷鱼片(鲷鱼片怎么做好吃)
上一篇:快手炝手快炝手(快手炝手快炝手电影免费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