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的拼音(参的拼音怎么写)

2022-12-12 12:21:2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这是《说文解字》课程的第50课,今天接着解说的汉字仍然是“艸”部汉字,有一部分读者认为做这样的解说没有意义,我们不这样认为,至少我们可以把《说文解字》这一部分古书中提到的植物一一跟现在的植物对照出来,并列出图来,这是枯燥的影印版的《说文解字》所不能比的。 我们这样做,便于认识和理解这些汉字,比如同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写法,至少在篆刻书法应用中,可以基于章法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写法。 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要解说的六个汉字如图:

(今天要解说的六个汉字)

1、蓡(薓)。 读作shēn。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人薓,藥艸,出上黨。 ”觉得冷僻吧,其实就是人参的“参”,是人参,党参等的总称。 这个字就是“参”的异体字。 按《说文》这个产于上党来说,应当指的是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功效。 一般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跟平常我们说的人参并相同。 党参的样子如图:

(党参棵)

人参的样子完全不同,药性当然也不同,如图:

(人参棵)

简单地记:蓡就是“参”,是人参、党参这两类的总称。 蓡的小篆写法如图:

(蓡的小篆写法)

2、䖂。 读作luán。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鳧葵也。 从艸攣聲。 ”所谓的鳧葵,也叫水葵,又名蒪菜、马蹄菜、湖菜等,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 性喜温暖,适宜于清水池生长。 《齐民要术》上记载:“莼性纯而易生,种以浅深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茎瘦而叶多。 其性逐水而滑,故谓莼菜”。 《广雅.释草》里称:“䖂,茆,凫葵也。 ”陆机注说:“……江南人谓之蒪菜,或谓之水葵。 “显然,它就是水葵,它的样子如图:

(水葵)

莼菜以嫩茎和嫩叶供食用,现在一般认为是江南三大名菜”之一。 中医认为,它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特别适用于高血压、痈疽疔疮、丹毒、急性黄疸型肝炎 、多种癌症患者,尤其适于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食用,它洗好准备做成菜的样子如图:

(莼菜)

䖂的小篆写法如图:

(䖂的小篆写法)

3、䓞。 读作lì。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也。 可以染留黃。 从艸戾聲。 ”这是一种可作染料的草。 能染黄绿色的叫绿䓞,就是荩草,前面的课程讲过这种草,也叫菉;染紫色的叫紫䓞,即茈䓞,又叫紫草。 再回忆一下,荩草的样子,就是这种再寻常不过的草,如图:

(荩草)

“䓞”的另一个意思是狼尾草,前面的课程也介绍过,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跟狗尾草最大的区别就是狗尾草是一年生草本,前面的课程也讲过了),秋冬茎顶抽紫黑色刚毛穗状圆锥花序,形似狼尾。 嫩株可作饲料,如图:

(狼尾草)

“䓞”的小篆写法如图:

(䓞的小篆写法)

4、荍。 读作qiáo。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蚍衃也,从草收声”。 这个解释里的蚍衃是啥呢?郭璞给的注解是“今荆葵也。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里说“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孔颖达给的解释也是“一名荆葵,似芜菁,花紫绿色,可食”。 显然,这个荍其实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荆葵,也叫锦葵。

锦葵,锦葵科,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初夏开花,花冠淡紫色,有紫脉,可供观赏。 也供药用,药理是清热利湿,理气通便。 用于大便不畅,脐腹痛,瘰疬,带下病等。 它的样子如图:

(锦葵)

另外,这个字还通荞面的“荞”。 《字汇.艸部》里说:“荍,荍麦”《正字通.艸部》称:“荍,俗僞作荞”。 《本草纲目.谷部.荞麦》“时珍曰:‘荞麦之茎弱而翘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故曰荞、曰荍,而与麦同名也。 ’”如果从这个字义上讲,它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见的荞麦了。 荞麦的样子如图:

(荞麦植株)

我们在超市里杂粮部见到的荞麦是这样子的:

(荞麦)

​荞麦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其他名字,如甜荞、乌麦、三角麦等,它是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样子如上图,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的食疗作用,可以用来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同时荞麦还可以做面条、饸饹、凉粉等食品。 现在是北方一种很重要的杂粮,它在古时显然也是高大上的。

“荍”的小篆写法如图:

(荍的小篆写法)

5、<艹+毗>(这个字GBK字库已无此字,可见已不常用,只能用上下两部分标出来)。 读作pí,也可以读作bì。 有两个读音,中华书局的《说文解字》注音版只标记了第一个读音,给的解释是“蒿也,从艸,毗声”《玉篇.艸部》说:“蒿,似蓍”所谓的蒿,我们后面讲“艾”字时还会提到,现在先上图片简单说一下:

(艾蒿)

这里<艹+毗>很可能是指整个蒿类,而不仅指艾蒿、青蒿或者白蒿。

另外,这个字还读作bì。 指的是蓖麻。 《集韵.齐韵》里说:“一曰毗麻,或作‘蓖’”。 蓖麻的样子如图:

(蓖麻)

这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艹+毗>的小篆写法

6、萭。 读作yǔ或读作jǔ。 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也只注了第一个音,给的解释是:“艸也。 从艸禹聲。 ”这个字许慎给的信息不多,只说是草,至于是什么草,没说,大部分现代的资料也只给了一个解释:“古书上说的一种草”,实在无从猜想,这种草我们只能先不上图了。

另外,这个字还读作jǔ。 有两个意思,(1)一个姓氏,出自《广韵》,《汉书》里有一个侠客叫萭章,字子夏,长安人。 (2)通“矩”,也出自《广韵》称:“萭,所以正车轮者”显然这是一种工具,专门用于校正车轮。 郑玄注说:“萭,书或作矩。 ”

萭的小篆写法如图:

(萭的小篆写法)

到这一课,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已经讲到50课了,也就是说,9353个汉字,我们已经讲了整整300个,也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小成就。

(之5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下一篇:清明3天假因疫取消小学生哭成一片的简单介绍
上一篇:粉红色玫瑰代表什么(粉红色玫瑰代表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