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怡(唐朝李怡在位几年)

2022-12-12 12:03:2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唐朝一共二十二位皇帝,第十八位皇帝李怡,可谓非常富有传奇色彩,装疯卖傻三十六年。 登上皇位就是因为傻,他的傻在当时是公认的,整个长安城,甚至是当时整个唐朝都有所闻。 就是这样一个公认的傻子,在当上皇帝后立马成了英明神武的皇帝。 被后人称为“小太宗”,开创了晚唐时期的"大中之治"。

李怡的父亲是唐宪宗李纯,李怡在所有的兄弟中排行十三,而且他的母亲是宫女,因为是宫女所生,排行也很靠后,这皇位压根跟他是没有半点关系。 最是无情帝王家,像他这种地位出生的人,既然皇位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权力,隐藏好自己,否则在权力的漩涡中,一不小心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有个成语叫韬光养晦,韬光养晦这个词儿就是从他那儿来的。 韬光养晦就是指隐藏锋芒,不外漏。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

说的就是李怡,在当皇帝之前一直韬光养晦,人前装傻。 聚会的时候总是一言不发,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整整三十六年。

史书记载“宫中或以为不慧”。

李怡虽然也是皇子,但是母亲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宫女,他的待遇自然也不会太好, 从小在皇宫一个偏僻角落里面长大的。 小的时候就显得很是木讷,呆头呆脑,一天说不了几句话。 随着年龄增长,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为严重。 与人一起的时候,整天都没有一句话。

所有人都认为他脑子不好,像个傻子。 既然是傻子,当然大家都看不起他,不管是他同辈的兄弟,还是辈分比他低的,都看拿他当乐子。

唐文宗时期,有一次诸王欢聚,众人席间欢声笑语,个个兴致盎然。 唯独李怡坐在原地,一声不吭,格格不入,引起了皇帝唐文宗的注意,按照辈分唐文宗是李怡的侄子。 为了活跃现场的气氛,皇帝就打算拿自己的这个叔叔开玩笑。

于是皇帝开口, 你们谁能让李怡说话,重重有赏。 “好诱其言以为戏笑” ,就是拿李怡寻开心。 众人一听,立马精神抖擞,无论辈分大小,一哄而上,即能寻开心又能讨好皇帝,何乐不为。

只是不管怎么逗弄,李怡都跟没看见一样,完全纹丝不动,木木地坐着,虽没有让李怡开口,但看着他木木的样子,大家愈发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的李怡在众人的眼里完全是一个傻子,一个供人娱乐的小丑。

当时在场的一个亲王,看着李怡,心理就有了疑虑,这个亲王叫李炎,后来的唐武宗。 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都不说一句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有两种可能,一、是真傻,二、就是装傻。 看着李怡,感觉他不像表面看到的样子。 如果傻子装成这样,装这么久,又能忍受他人的嘲弄,那他深不可测,李炎想到这儿吓了一跳。

几年后李炎当上了皇帝,在他看来李怡不是真傻而是装傻。 自从李炎当上皇帝后,李怡身上就开始频繁发生各种意外,虽然意外不断,但是李怡也一直就没什么事儿。 一次,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皇帝李炎带着各位王爷一起外出外出赏雪打猎,所有人都尽兴而归的时候,已经是天色黄昏,日落西山。 突然有人发现傻乎乎的李怡不见了,竟也没人发现他丢了。 是他自己走丢的,还是有意安排就说不清了。

后来据说是李怡从马上掉下来,掉到了雪地之中,大家也都没注意他,他就一个人留在了寒冬的野外。 回来的唐武忠也没派人去找。 皇帝怎么想的这就看明白了。 大冷的冬天,一个人在野外,那估计一定是没命了。 唐武宗料定他也肯定不会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说,李怡安然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这居然就能一个人回来,李怡的表现让唐武宗颇为不安,认定李怡绝非等闲之辈,深不可测,不安的唐武宗,决定除掉李怡,于是使出了一记狠招,他让身边的太监把李怡双手捆绑,直接扔到了皇宫的粪坑里 。 这招又狠又毒,淹不死,也得把李怡熏死。 李怡在粪坑泡了一整天,安然无恙。

唐武宗知道李怡又没事后,干脆就派人直接去杀李怡。 唐武宗就派了身边的一个太监仇公武去杀,依然在厕所里的李怡。 仇公武并没有按照皇帝的要求杀掉李怡,而是把李怡救出来,藏在粪车里边送出了京城。

仇公武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李怡,而是为了他自己,看到皇帝唐武宗的身体不好, 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唐武宗的孩子都还很小,现在放走这个傻子李怡,如果将来有机会傻子李怡当上皇帝,自己就可以大权在握了。 仇公武猜的没错,猜对了前半部分,只是他没有料到李怡,竟然雄韬大略完全不是他能左右的。

死里逃生的李怡,逃出京城后开始隐姓埋名,四处漂泊。 两年之后,唐武宗身体果然出了问题,病逝了。 这时,他的孩子都还太小,也没立太子。 国不能一日无君,这个时期的宦官势力很大,在宦官仇公武的操作下,李怡回到了京城,并顺利的当上了皇帝。

在仇公武看来,傻子当上皇帝,那还不是傀儡吗?自己马上就能大权在握,号令四方了。 登基之后的李怡把名字改为了李忱。 继位的李忱很快让宦官们意识到翻车了,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国戚和宦官的权利,完全不是之前表现出来的傻子模样,对当时人们的震撼,用石破天惊形容毫不为过。

一个能被人嘲笑三十多年,不被发现的人,爆发出的能量也是巨大的。 唐宣宗李忱在位十三年,执政时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束了多年影响唐朝稳定的官僚间的争斗“牛李党争”,巩固了中央政权。 收复了吐蕃,国家繁荣安定,被称为“小太宗”。

下一篇:西芹腰果的做法(西芹腰果的家常做法)
上一篇:女人腰细说明什么意思(女人腰很细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