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功高震主是什么意思)

2022-12-12 10:36:5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3


封建时代下,权力只能掌握在国君手里。 大夫、士都是国君的臣,国君是这个国家的卿、大夫、士以及庶民的君,所有臣妾们必须忠于君主,同时展现出个人心底那份最真实的尊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不了意见不同。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有了矛盾之处,双方之间必须商讨,切忌违背仁义和礼义。 如果说不通,自己可以选择辞官回家,不问政事。

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结果,还有另外一种就是臣妾强于君主。 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必然会需要众多的将军。 新的朝代建立后,在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将领必然会受到君主的疑忌。

很多人认为他们分裂了君主的权力,只是因为这些人形成了军队中的派系,不管对于朝政还是当朝者而言,这都是不吉利的表现。 用常人的话讲,又名“功高震主”,即实力盖过君主。

在我国历史中就有一则真实的事情发生,将军功高震主,随后强入后宫想要娶皇后为妻。 后者并没有把他的话禀报给皇帝,反而问这位将军:“能不能换成自己的女儿”?

孛罗帖木儿

这个名字喊起来真有点噘,但实力绝对不容置疑。 他的父亲是答失八都鲁,在整个元朝都有着很强的威望。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个人必然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毕竟“虎父无犬子”。

老百姓常讲“枪打出头鸟”,既然你的能力如此强悍,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嫉妒。 旁观者心善的话可能朝着你的方向努力,如果内心较恶必然会想办法加害于你,甚至丢掉个人性命。

孛罗帖木儿的父亲受到了元朝皇帝的不断提携,有人就在后面各种陷害。 在打仗的过程中,队伍里出现了一个叛徒,里外勾结下,答失八都鲁最终被敌军俘虏,没过多久便被杀害。

杀害八都鲁并不是本意,如果一直留着,必然会为自己招惹麻烦。 因为敌方知道答失八都鲁还有一个儿子,后者能力强于父亲。 父亲去世后,朝廷让他的儿子“接班”,继续为元征战。

元末起义中,威胁最大的应该就是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 后者一路北上直取大元都城,朝廷随即派孛罗帖木儿阻拦。 他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最终将红巾军一举歼灭,取得战事胜利。

功高震主

退一万步去讲,如果没有孛罗帖木儿,整个大元已经灭亡。 作为当朝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朝代延续?皇帝随即任命他为元朝大将军,这在当时掌握着朝廷一半的兵权,权力不容小觑。

枪打出头鸟,一些人在背后开始对他进行陷害。 大元身处这样的关键时刻,所有的东西不容有任何差错,皇帝决定削掉孛罗帖木儿的兵权。 后者很心寒,因为他好心得不到好报。

前脚自己被削弱兵权,后脚太子就宣布造反,没有人拿太子有任何办法,皇上再次启用了孛罗帖木儿。 在皇帝的苦苦哀求下,他决定再次带队出征,但前提是绝不能再次干同样的事。

皇帝没有迟疑,答应了孛罗帖木儿的请求,苟活于世又何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对于孛罗帖木儿本人来讲,这个国家名存实亡。 自己有能力就守,没能力就撤,皇帝并不能拿自己怎样。

太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皇帝也因为他的出现而得救。 孛罗帖木儿名声再次大震,他享受到了空前的待遇。 即便小人再怎么陷害,皇帝都不会对他有任何动作,毕竟朝廷是最重要的。

强娶皇后

孛罗帖木儿开始彻底放空,整个大元都靠自己维系,好不容易苟来的安稳,又有什么不敢做的事情?他每天贪图享乐,调戏后宫中的宫女和妃子们,丝毫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本以为这就是“放纵”的天花板,谁曾想过分之事还在后面。 当时孛罗帖木儿强行闯入后宫,声称要娶皇后为妻。 皇帝根本不甘吱声,皇后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因为关系到大元的存亡。

双方在商议后,决定把自己的嫡女嫁给孛罗帖木儿。 皇后次日下午对他说:“自己的女儿较为年轻,我认为更适合大将军,换成她您看怎么样?”孛罗帖木儿骂骂咧咧地同意了她的请求。

皇帝专门派人看了良辰吉日,张罗了半个月,孛罗帖木儿根本没有耐心,直接将她的女儿强行掳走。 就算你内心不尊重我,表面上也要讲究面子,你这样我这个皇帝当的又有何意义?

经过朝廷大臣们的商议,皇帝最终派人对孛罗帖木儿进行暗杀,心腹大患终于被除掉,大元的灭亡正式被提上日程。 公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写在最后

在溯古君看来,兵行诡道求胜而已,延之计可用甚明。 不管处于哪个年代,人都不能太狂。 一山更比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枪打出头鸟,高调出头,往往造成别人的笑柄。

识时务,懂大体,学会察言观色,多一点低调,少一点炫耀,多一点谦虚,少一点傲娇。 孛罗帖木儿因为自己的狂妄最终付出了代价,这唯恐是自己都没有想到过的结局。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下一篇:严肃的意思(肃穆的意思)
上一篇:淡水观赏鱼图片(淡水观赏鱼图片大全及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