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管是做什么的(生管是做什么的清闲吗)

2022-12-12 10:17: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2


补农书全文

  补农书引

  农书之补,何为而作也?昔吴康斋先生讲濂、洛、关闽之学,而隐于农,率弟子以躬耕。 先生慕而效之。 读书馆课之余,凡田家纤绪之务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 諄諄以耕读二字教后人者,于《初学备忘》、《训子语》中载之备矣。 而田里树畜之法,则取《沈氏农书》为本,更致详于末务,所谓“廊庙山林俱有事”也。 或者目为长沮、桀溺之流,岂知先生者哉?!后学陈克鉴谨识。

正月 立春 雨水

天晴 垦田(1) 种桑秧 敲菜麦沟 倒地 罱泥 下地壅(2) 修桑刮蟥(3) 

   倒芋艿田 浇菜麦

阴雨 修桑刮蟥 罱泥 载壅 罱田泥 劈柴 撒蚕草(4) 秧界绳 编蚕帘 蚕箦

杂作 窖垃圾 窖磨路

置备 铁扒 锄头 桑剪 买粪(苏杭) 买柴炭 锹蒲 蓑衣、箬帽 籴豆泥(甪直)

   买糟烧酒(苏州)

二月 惊蛰 春分

天晴 倒地 刮蟥 下菜壅 倒田 锹沟 浇菜秧 罱泥 丕刂沟 倒秧田

阴雨 修桑括蟥 做塍修泼 锹沟 罱泥 修圩岸 劈柴 摏地土难? 锯车扉(5)

   罱田泥 载壅 捆桑绳 架山绳 撒柴

杂作 接树桑  看出蛀屑(6) 下瓜葡子 下菱种 排韭(7) 沉麻子(8)

   (取足修船打索之用)

置备 唤工剪桑 雇忙月人工 籴螺蛳入池(9) 修好筐箉 换炭 买芥菜盐 买小鸭

   买糊箉纸(10)

三月 清明 谷雨

天晴 丕刂地 沉梅豆(11) 晚豆 垦花草田 浇桑秧 罱泥 倒田 种芋艿 削豆坂

阴雨 窖花草 做秧田 刮二蟥 锯车扉 载壅 罱田泥 把桑绳 劈柴

杂作 雇匠做车扉 鹤膝(12)(前此日短后此工忙) 修蚕具车杖(13)(并丝车)

   种菱 钉菱签(14)(并菱梗) 捉蛀虫 种瓜秧(并蒲豆) 浸种谷

置备 茶叶 腌芥菜 买水木充

四月 立夏 小满

天晴 丕刂地(白地、豆地) 谢桑(15) 倒花草田 压桑秧(16)

   种茄、倒地、剪桑(并修截) 浇桑秧 沉晚豆 看三蟥 收菜麦 种芋艿秧(带露)

   做秧田 下种谷

阴雨 看三蟥 拆麦棱(17) 窖蚕沙梗

甩麦 下田 窖蚕豆拇 看秧水

杂作 架瓜豆棚 浇瓜茄(并豆葡秧) 沉赤豆 雨后看地沟 桑秧

置备 买粪谢桑 买牛壅磨路(平望) 腌青菜 买茧黄(南浔) 买蒜苗 买蚕蚁入池

五月 芒种 夏至

天晴 丕刂地 浇桑秧 浇瓜茄秧(并豆葡等,惟夏至后半月不可浇灌)

阴雨 拔地草 挑草泥 斫地土难(并塍脚) 下田 拔秧 种田

杂作 打菜油 扳桑附枝(并匀叶)

置备 籴大麦(长兴、澉浦) 买麻苎布 买蒜(醋用)腌梅子 熏杨梅 买酱盐

六月 小暑 大暑

天晴 丕刂地 拔梅豆 垦倒种菜地(伏内) 捏头蟥(18) 锄田

阴雨 下田

杂作 丕刂晚豆 斫黄麻梗 收藏种子(蚕豆、梅豆、大小禾畾麦)

置备 合酱(晒酱油) 定枯桑叶 买菜瓜入酱 买勒鱼入糟 做瓜干做豆豉

七月 立秋 处暑

天晴 丕刂地 荡田 耘田 捏二蟥 修桑 把桑

阴雨 下田 修桑(把桑) 捏蟥 载壅

杂作 下接力(19) 下麦秧(并胡萝卜) 

合鱼丛(20) 种葱 下菜秧

置备 买羊草(上路)

八月 白露 秋分

天晴 丕刂地 做泥砖 倒地 下地壅 挑河泥 罱泥 删胡萝卜 下白萝卜 撒菜秧 种菜

阴雨 斫地土难芦草 罱地梗泥 绞荞签(21) 押帘绳(并粪桶绳)

杂作 翻千年久(去根) 捉蛀虫 抹车油 押帘 修船 沉蚕豆(地土难)

   撒花草子 下寒豆(22) (田塍)接桃树 线鸡

置备 买荞签(并稻杠) 买稻铗(23)(并镰刀) 买筛匾 合酒曲 买菜盐

   买辣火(24) 籴桂花(25) 腌菱拇

九月 寒露 霜降

天晴 垦地 斫早稻 沉蚕豆 垦麦棱 罱泥 勒叶(26) 拔晚豆

阴雨 挑泥砖到家 做稻场 打稻巴 载壅 罱泥 押床箦 绞绳索

杂作 捉蛀虫 锄竹地(修竹) 挑稻杆泥 伏鸡鹅蛋(27) 做絮

置备 买牛壅(平望) 买絮骨 糟茄姜 烘青豆 买茱萸 箍臼

十月 立冬 小雪

天晴 斫稻 垦麦棱(沉麦 种菜) 浇菜麦(及萝卜菜) 晒谷 垦地

阴雨 甩稻 做米(28) 斫芦 缚囤? 绞绳索 罱泥

杂作 拔赤晚豆 种芥菜青菜 起芋藏种 采菱留种 起鱼丛

置备 买枯叶(桐乡海宁) 买草柴(山里) 买牛壅(平望) 租窖(各镇) 腌菜干

   做酒(十月白) 做萝卜菜干

十一月 大雪 冬至

天晴 垦菜棱(种菜) 提菜麦沟 种大小麦 晒谷 垦地 罱泥

阴雨 做米(28) 打米 绞绳索 缚囤(29) 截桑堍磊(30) 

   刮蟥 提沟(31) 载壅 罱泥

杂作 斫芉? (32) 载羊叶 挑稻杆泥藏 种谷

置备 租窖(33) 籴白粞 踏盐齑菜 买蟹(糟酱) 买香橙 籴砻糠炭屑

   做风鱼(34) 火腿 籴糠

十二月 小寒 大寒

天晴 下地壅 垦坂田 刮头蟥 浇菜 罱泥

阴雨 罱泥(上芉? 土难) 载壅 修桑括蟥 打米 绞绳索

杂作 了田(菜麦田剩下者) 斫树枝 削地土难(脚塍) 编篱笆 车池潭(35) 

   买榆树(36) 买腊(37)柴 买腊盐 换灰粪 买腊猪油(嘉兴) 

   买过地韭秧 做好酒 做醋

  运田地法

  古称“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垦深。 切不可贪阴雨闲工;须要老晴天气,二、三层起深,每工止垦半亩,倒六、七分。

  春间倒二次,尤要老晴时节。 头番倒不必太细,只要棱层通晒,彻底翻身,若有草则覆在底下,合#倒好。 若壅灰与牛粪,则撒于初倒之后,下次倒入土中更好。

  种田之法,不在乎早。 本处土薄,早种每患生虫。 若其年有水种田,则芒种前后插莳为上;若旱年,车水种田,便到夏至也无妨。 只要倒平田底,停当生活,以候雨到;雨不到则车种,须要一日车水,次日削平田底,第三日插秧,使土中热气散尽,后则无虫蛀之患矣。

  凡种田总不出“粪多力勤”四字,而垫底尤为紧要。 垫底多,则虽遇大水,而苗肯参长浮面,不至淹没;遇旱年,虽种迟,易于发作。

  其插种之法:行欲稀,须间七寸;段欲密,容荡足矣。

  平底之时,有草须去尽,如削不能尽,必拔去而后平底。 盖插下须二十日方可下田拔草,倘插时先有宿草,得肥骤兴,秧未见活,而草已满,拔甚费力,此俗所谓“亩三工”。 若插时拔草先净,则草未生而苗已长,不消二十日便可拔草,草少工省,此俗所谓“工三亩”。 只此两语,岂不较然。

  况又有水旱不时,车戽不暇,须预唤月工,多唤短工,搀先做起,头番做得干净,后番次次省力。 今日拔草,明日即要横锄,所谓“头番不要早,二番不要迟”,当使草尝无处著脚。 两锄俱要将土翻个转身,不徒移动场屋。 计小暑后到立秋不过三十余日,锄、荡、耘四番生活——锄二、荡一、耘一,均匀排定。 总之不可免,落得上前为愈也。

  立秋边或荡干,或耘干,必要田干缝裂方好。 古人云:“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惟此一干,则根派深远,苗秆苍老,结秀成实,水旱不能为患矣。

  干在立秋前,便多于几日不妨;于在立秋后,才裂缝便要车水。 盖处暑正做胎,此时不可缺水。 古云:“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吓。 ”

  下接力,须在处暑后,苗做胎时,在苗色正黄之时。 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到底不黄,到底东可下也。 若苗茂密,度其力短,俟抽穗之后,每亩下饼三斗,自足接其力。 切不可未黄先下,致好苗而无好稻。

  盖田上生活,百凡容易,只有接力一壅,须相其时候,察其颜色,为农家最紧要机关。 无力之家,既苦少壅薄收;粪多之家,患过肥谷秕,究其根源,总为壅嫩苗之故。 而扼要之法:

  一在垦倒极深:深则肥气深入土中,徐徐讨力,且根派深远,苗干必壮实,可耐水旱。 纵接力薄,而原来壅力可以支持;即再多壅,譬如健人善饭,量高多饮,亦不害事。 此为第一著。

  一在多下垫底:垫底多,插下便兴旺,到了立秋,苗已长足,壅力已尽,秆必老,色必黄,接力愈多愈好。

  一在六月内干过一番,则土实根牢,苗身坚老,堪胜壅力,而无倾倒之患。

  但自立秋以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 俗云:“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若值天气骤寒,霜早,凡田中有水,霜不损稻;无水之田,稻即秕矣。 先农有言:“饱水足谷”,此之谓也。

  一稻种以“早白稻”为上,只肥壅不易调停,少壅不长,多壅又损苗;但喜其米粒粗硬而多饭,所宜多种。 “黄稻”能耐水旱,多壅不害,只怕霜早,米不圆满。

  其余稻色好歹不同。 总无如黄、白二种,所宜对半均种,以次第收斫,不致忙促。 先农尝卜其吉者而多种之。

  一垦麦棱,惟干田最好。 如烂田,须垦过几日,待棱背干燥,方可沈种。 倘时候已迟,先浸种发芽,以候棱干。 切不可带湿踏实,菜麦不能行根,春天必萎死,即不死亦永不长旺。

  沈麦,盖潭要满,撒子要匀,不可惜工,而令妇女小厮苟且生活。

  麦要浇子,菜要浇花。 麦沈下浇一次,春天浇 一次,太肥反无收。

  大麦、(禾畾)麦则不厌肥,又要肥在后半。 若八月初先下麦种,候冬垦田移种,每颗十五、六根,照式浇两次,又撒牛壅,锹沟盖之,则秆壮麦粗,倍获厚收。

  菜比麦倍浇,又或垃圾,或牛粪,锹沟盖,再浇煞花,即有满石收成,种田不须垫底。

  凡菜、麦锹沟之后,候干再(丕刂)一番,每亩不过半工,而泥松碎,易讨力,且不起草,又可挨麦,不患风倒。

  一垦地须在冬至之前,取其冬月严寒,风日冻晒。 必照垦田法,二、三层起深。 桑之细根,断亦无害,只要棱层空敞。

  若倒地,则春天雨水正多,地面又要犁平,使不滞水,背后脚迹,尽数揉平。

  冬天垦地,草根翻在上;春天倒地,草根翻在下:先农所谓“寒则浪,热则藏”也。

  垦地、倒地,非天色极晴不可。 若倒下不晒一日,即便逢雨,不如不倒为愈。

  至于(丕刂)地,尤要大晴,尤要草未生而先(丕刂)。 夏天约二十日一(丕刂)。 未草先(丕刂),二十日尚未起草;草多而(丕刂),不十日草已茂矣。 一样

  用此工夫,常在草头做去,孰若搀先做上,头番做得干净,永不易起草。 “一年计在春”,正此谓也。

  西乡只倒不(丕刂),本处(丕刂)不倒。 也须(丕刂)深二、三寸,虽大阵雨,不将浮泥冲淋入水。 若止于刮草,棱面上浮下实,一逢大雨,尽将面泥淋剥。 计一年罱泥,所增几何,堪此浚削?!论来只宣抺倒,不必徇谷也。

  况发叶时,未必日日晴,未免踏实,此时决宜趁晴倒晒,则黄霉不易起草。 万一黄霉久雨不能(丕刂)倒一番,未免有泥块落沟壅滞。 遇大雨后,必处处看瞭,有水即开浚之,雨一番,看一番可也。

  种桑以“荷叶桑”、“黄头桑”、“木竹青”为上,取其枝干坚实,不易朽,眼眼发头,有斤两;其“五头桑”、“大叶密眼”次之;“细叶密眼”最下。 又有一种“火桑”,较别种早五、六日,可养早蚕。

  凡过二月清明,其年叶必发迟,候桑下蚕,蚕恐后期,屋前后种百余株,备用可也。

  种法以稀为贵,纵横各七尺,每亩约二百株,株株茂盛,叶必满百。 不须多也。

  内地年前、春初皆可种;外地患盗者,清明前种。 年前种,桑秧以大为贵;清明边种,桑秧以细为贵。 以大桑到清明头眼已发,根眼已盲,细桑则根眼尚绽故也。

  根不必多,刷尽毛根,止留线根数条,四方排稳,渐渐下泥筑实,清水粪时时浇灌,引出新根。 黄霉尤宜浇灌。 浇法不宜著干,当离尺许,绕围周匝,使新根向肥远去。

  发叶之后,不时要看,若见损叶,必有地虫,亟搜杀之。 如遇大雨,一止必逐株踏看,如被泥水淹眼,速速挑开,否,即死矣。 雨一番,看一番,不可忽也。

  其剪法,纵不能如西乡“楼子”样,亦断不可如东乡“拳头”样。 试看“拳头”桑,桑丁眼多,身如枯柴,一年缺壅,便不能发眼,即行闷死矣。 “密眼桑”留半寸许,“五头”、“黄头”留二寸许,宁可有“油瓶嘴”,另日修剪可也。

  嫩桑不必多留块磊,须尽截去。 古云:“孝顺种竹,忤逆剪桑。 ”

  剪桑乃一件正经事,不甚费忙工夫,约一年要修剪四番。

  二叶初匀时,不可多打叶片,致嫩条软折。 此时预防损抑,不免多留。 种田毕,细看一番,但多留嫩条及新发丛叶,尽情裁去。 到七月缚桑之际,凡根下细条及丫裆阴枝,又一切去之。 至冬春修截之时,又看细小不堪及荫下繁密者,又一切去之。 到剪

  桑毕,又看以前碍锯而截不尽块磊及老枝不成器者,又一切去之。

  其“老油瓶嘴”,晴时坚硬难剪,不论冬春,凡遇久雨之后,雨一止,即群出修剪,期于净尽。

  设有癃桑,即番去之,不可爱惜,使其缠染,皆缘剪时刀上传过。 凡桑一癃,再无医法,断不可留者。

  汉人颂刺史德政曰:“桑无附枝”,甚言修桑为重事也。

  桑锯,须买木匠生铁锯;桑剪,须在石门镇买,五分一把。

注释:

   (1)垦田:耕田,立春前称垦田,立春后称倒田。 地也同样。

   (2)壅即基肥。 下壅即施肥,下地壅即给地施基肥。

   (3)刮蟥:将生在桑树干上的蟥虫卵刮掉,是原始的治虫方法。

   (4)撒蚕草:将稻柴或麦柴撒叶做蚕簇用。

   (5)锯车扉即水车幅板。

   (6)看出虫屑:看桑树上有否蛀粪落下,决定是否塞药。

   (7)排韭即种韭菜。

   (8)沉麻子即播种麻皮种子。

   (9)籴螺蛳入池:池塘养青鱼准备食料。

   (10)买糊箉纸,买纸糊箉蚕种收蚁养小蚕用。

   (11)梅豆即早豆,黄梅时播的豆,晚豆即黄豆。

   (12)鹤膝即水车和木。

   (13)车仗,即水车。

   (14)钉菱签,菱荡界围水中竹杆,俗称菱签竹。

   (15)谢桑:桑树采叶后第一次施肥,为感谢桑树故名。

   (16)压桑秧,用压条法培育桑树。

   (17)麦棱即麦楞。

   (18)捏头蟥:将桑叶上的第一批蟥虫捏死。

   (19)下接力:施追肥。

   (20)合鱼丛,是做鱼窠,将树草推入河中,堆成一堆,引鱼入窠。

   (21)绞荞签:用竹竿缚成两个三脚架,中间横一竹竿,将稻把倒挂于横竿上,既晒干谷,又晒干柴。

   (22)寒豆即豌豆。

   (23)稻铗,即稻架,水田中割稻架稻用。

   (24)辣火,即辣椒、胡椒等。

   (25)籴,即买的意思,籴桂花即买桂花。

   (26)勒叶,采老桑叶,从桑条上从上向下用手一拉,整个桑条上的老桑叶全部落下,称勒叶。

   (27)伏鸡鹅蛋,伏是孵的意思,伏鸡鹅蛋即孵小鸡、小鹅。

   (28)做米即牵砻,谷成糙米,打米用石舂打成白米。

   (29)缚囤,即结米囤。

   (30)堍磊,桑树生出桑钉头。

   (31)提沟,即锹沟。

   (32)芉? 又有写成甘柯、杆柯、甘枯等。

   (33)租窖:到集镇租粪坑。

   (34)风鱼,是冬天将青鱼或草鱼杀后整条挂在朝北的外面,让风吹干,别有风味。

   (35)车池潭:冬天抽干鱼池潭里的水,捉鱼挑泥。

   (36)买榆树:用于水车锯幅板用。

   (37)腊:立春前称为腊,十二月为腊月。

神农书

  八谷生长篇

  禾生于枣, 出于上党羊头之山右谷中. 生七十日秀, 六十日熟, 凡一百三十日成. 忌于寅卯. (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一)

  黍生于楡, 出于大梁之山左谷中. 生六十日秀, 四十日熟, 凡一百日成. 忌于丑. (同上)

  大豆生于槐, 出于沮石之山谷中. 九十日华, 六十日熟, 凡一百五十日成. 忌于卯. (同上)

  小豆生于李, 出于农石之山谷中. 生六十日华, 五十日熟, 凡一百一十日成. 忌于卯. (同上)

  秫生于杨, 出于农石之山谷中. 七十日秀, 六十日熟. 凡一百三十日成. 忌于午. (同上)

  荞麦生于杏, 出于农石之山谷中. 生二十五日秀, 五十日熟. 凡七十五日成. 忌于子. (同上)

  麻生于荆, 出于农石之山谷中. 生七十日秀, 六十日熟, 凡一百三十日成. 忌于未午辰亥日. (同上)

  小麦生于桃, 出于须石之山谷中. 生二百日秀, 六十日熟, 凡二百六十日成. 忌于子. (同上)

  稻生于柳, 出于农石之山谷中. 生八十日秀, 七十日熟, 凡一百五十日成. 忌于亥. (同上)

  五谷以生长日种者多实, 以老死日种者无实, 又难生. 以忌日种之, 一人不实. (同上)

  禾生于巳, 疾于酉, 长于子, 老于戍, 恶于丙丁, 忌于寅卯. (同上)

  黍生于寅, 疾于午, 长于丙丁, 老于戍, 死于申, 恶于壬, 忌于丑. (同上)

  豆生于申, 疾于子, 长于壬, 老于丑, 恶于甲乙, 忌于丙丁. (同上)

  麦生于酉, 疾于卯, 长于辰, 老于午, 死于巳, 恶于戌, 忌于子. (同上)

  太岁在四孟, 葶苈子熟时可种禾豆, 夏至时百五十日, 地气上时可种麦, 丑、未、辰、戌是也. (同上)

  太岁在四仲, 椹熟时可种禾豆, 夏至可种麦麻, 夏至后九十日, 地气上可种麦, 子、午、卯、酉是也. (同上)

  太岁在四季, 以蚕卧起时可种禾豆, 夏至前五十日可种稻黍糜. 夏至后八十日, 地气上可种麦. 寅、申、巳、亥是也. (同上)

  占篇

  正月上朔, 有风雨. 三月谷贵, 石五百钱. (同上)

  八月有三卯, 麦大善. 无三卯, 麦不善. (同上)

  凡虫食李, 则黍贵. 食枣, 粟贵. 食杏, 麦贵. 食荆, 麻贵. 食桑, 丝贵.

  正月上朔日, 风从东来, 植禾善. 从南来, 植黍善. 风从北来, 稚禾善. 四月四日, 风从东来, 植豆善. 西来, 四日至七日, 中善. 七日至十日, 稚善. 十四日无风, 不可种豆. 从冬至日到来年, 满六十日, 有大风雨折树, 麦大善. 从平朔至食时, 植麦善. 至日中, 中麦善. 至日入, 稚麦善. 常以夏至后九十日可种. 四月朔日, 风从东来, 从平明至辰时, 植麦善. 至日中, 中黍善. 至日入, 稚黍善. 正月朔日入, 淸明蚕善. (同上)

  正月有甲子, 籴初贵后贱. (同上)

  正月上辛, 温者善, 风寒者不好. (同上)

  数篇

  一谷不登, 减一谷, 谷之法什倍. 二谷不登, 减二谷, 谷之法再什倍. 夷疏满之, 无食者予之陈, 无种者贷之新. 故无什倍之贾, 无倍称之民. (《管子.轻重十一.揆度第七十八》引神农之数. )

  法篇

  丈夫丁壮不耕, 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 天下有受其寒者(《吕氏春秋》作"士有当年而不耕者, 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 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天子亲耕, 后妃亲织, 以为天下先(刘子《新论》有此三句. 《吕氏春秋》作"故夫亲耕、妻亲织"). 不贵难得之货, 不器无用之物(《淮南子》有此二句). 是故其耕不强者, 无以养生;其织不力者, 无以揜形(刘子《新论》作"是以其耕不强, 无以养其生;其织不力, 无以盖其形". 《后汉书》注故上无是字, 揜作衣). 有余不足各归其身(淮南子有此二句). 衣食饶溢(刘子《新论》作足), 奸邪不生, 安乐无事, 而天下均平(刘子《新论》无而字, 均作和). 智者无所施其策, 勇者无以行其威. 故衣食为民之本, 而工巧为其末也. (刘子《新论》有此四句. 《淮南子.齐俗训》、刘子《新论.贵农篇》、《后汉书.王符传》注引《文子》, 并作神农之法. 文句互有详略异同, 《吕氏春秋.爱类篇》引首六句作神农之敎. )

  敎篇

  有石城十仞, 汤池百步, 带甲百万, 而无粟者, 不能守也. (《汉书.食货志》引神农之敎.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五;昭明《文选》卷三十六《王元长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李善注引汜胜之书曰"神农之敎:虽有石城汤池, 带甲百万, 而无粟者, 不能守也."《后汉书.光武纪》赞章怀太子注引无带甲句, 脱有字、而字. )

  民为邦本, 食为民天. 农不正, 食不充, 民不正, 用不衷. (罗泌《路史后纪》卷三《炎帝神农氏纪》引"又设敎曰"云云. 案此见《三愤书.神农政典》伪篇, 本不足取. 征罗氏引此文丰作充、专作衷, 校《三坟》有异字, 或别据神农佚篇, 故仅取录此节, 余皆不录. )

  求雨篇

  春夏雨日而不雨, 甲乙, 命为青龙, 又为火龙东方, 小童舞之. 丙丁不雨, 命为赤龙南方, 壮者舞之. 戊己不雨, 命为黄龙, 壮者舞之. 庚辛不雨, 命为白龙, 又为火龙西方, 老人舞之. 壬癸不雨, 命为黑龙北方, 老人舞之. 如此不雨, 潜处阖南门, 置水其外;开北门, 取人骨埋之. 如此不雨, 命巫祝而曝之, 曝之(《路史》引作"如此")不雨, 神山(《路史》讹作仙)积薪, 击鼓而焚之.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百, 《路史.余论卷二》并引《神农求雨书》. )

  杂篇

  夏日成 . (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四)

  湛浊为地. (艺文类聚卷六)

  冬至, 阴阳合精, 天地交让. 天为尸湿, 地为不冻, 君为不朝, 百官为不亲事, 不可出游, 必有忧悔. (《太平御览》卷二十八、罗苹《路史》注. )

  承为民赋二十而一. (《路史》注)

  正月

  竖篱落粪田开荒修蚕屋织蚕箔造桑机

  造麻鞋春米[此月人闲]筑墙

  二月

  栽柳舒蒲桃上架解栗裹缚云石榴裹缚

 造酱[是月合为中时]寒食前后收柴炭造布浣冬衣采桑螵蛸

  三月

  利沟渎葺垣墙治屋室以待霖雨脱击移茄子

  造酪[是月牛羊饱革好造也]

  四月

  收蔓菁芥萝卜等子收干椹子锄葱收干笋藏笋

  四月伐木不蛀修防防开水窦正屋漏以备暴雨

  五月

  藏毛羽物毡须人卧不卧晴则晒帚扫

  收种豌豆蜀芥胡妥子

  六月

  命女工织紬绢收芥子[中秋后]收花药子[便种之]

  收李核[便种]收苜蓿收槐花[曝干]

  斫竹[此月及八月不蛀]沤麻晒毡褥书裘

  种小蒜[同七月]萝葡

  七月

  收楮子浣故衣制新衣作夹衣以被始凉刈蒿草

  种蜀芥分薤沤晚麻耕菜地收荷叶阴干

  拭漆器五月至此月尽经雨后漆器图画箱筪须晒干则不损收瓜蒂收蒺藜[同八月]

  八月

  收薏苡收角蒿收韭花收胡桃收枣子开蜜

  下旬造油衣收油麻秫江豆备冬衣刈莞蔁

  九月

  收豕[同十月]收皂角贮麻子油采菊花收木瓜

  备冬藏凡蔓菁荏蓼韭辈脆美而不耐停若旱园菜稍硬停得直至二月

  十月

  穿垣墙墐北户缚荐遮掩牛马屋收槐实梓实

  收牛膝地黄造牛衣盘瘗蒲桃

  包裹栗树石榴树不尔即冻死收诸般谷种大小豆种

  十一月

  货薪柴绵絮伐木取竹箭此月坚成造什物农具

  折麻放麻刈蒿棘

  贮年支草于隙地至六月及秋霖时俱利倍

  十二月

  造车贮雪水收腊糟粪地刈棘屯啬造农器

  收羔种收牛粪

序:农之有谚,其来最古。 说文谚,传言也。 古者酋轩所采,风谣所遗。 片谣只句散在里鄙,曩籍乱缕,可得而言。 若“黍稷无成,不能为荣。 土上冒锨,陈根可拔,耕者急发。 力勤十顷,能致嘉颖。 三月昏,参星夕,杏花盛,桑叶白,河射角,谌夜裘成,蟋蟀鸣,懒妇警。 射的白,斛米百射的元,斛米千。 ”“欲得谷,马耳镞,子欲富,黄金覆。 椹百百,种黍时。 坐贾行商,不如开荒。 湿耕泽钥,不如归去。 耕而不劳,不如作暴。 ”斯并至理恒言。 不涉纤俗,其或发声近鄙,适用惟良,虽有丝麻,无弃菅蒯。 以彼仅身从事,朴野不文。 管子吕览之篇,汜胜崔贾之说。 目未刘览,言辄符合。 自天时地得人情土俗,并有征信,无假雕饰,骣非循之则得,违之则失者哉。 虽孔门兴不如之叹。 班氏有鄙者之讥,小道恐泥,壮夫不为,然三变之禾取其顾本,藕犁之法足以富民,岂曰巢屑,概以略诸。

打了春,四十日摆条风。 风莫风,不上身。 打了春,连鞋单布裙。 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 惊蛰河开。 河重冻,谷重种。 惊蛰闻雷米如泥。 春风耩麦,春社燕来。 春风有雨病人稀。 清明栽蒜。 二月清明有花,三月清明无花。 谷雨耩山坡,谷雨抢头种。 立夏种河湾。 立夏种胡麻,九股八格杈。 小满种胡麻,到秋只开花。 麦望四月雨。 立夏不种黑。 初一初二缺斤两,初三初四麦弹黄,初五初六霜降早,初七初八打满场,初九初十溢了场,十一十二有余粮。 四月四麦挑旗,五月端午麦秀齐。 三月黑豆四月米。 四月八,冻煞黑豆甲。 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小满麦定胎。 谷种至小满。 小满花不回家。 槐芽儿鸡爪,种谷稀少。 芒种急种黍,夏至也不迟。 芒种植黍生芽。 芒种黍子急种谷。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夏至日得雨,一点值千金。 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两垧植糜子。 得节不得节,夏至吃大麦。 夏至不留秧。 黑豆不识羞,夏至开花立了秋。 五八月小尽。 晚田少种。 五月小,必定好,五月大,必定怕。 小暑吃角角,大暑吃麦麦。 天河掉角吃角角,天河东西吃新米。 夏至三庚入伏,立秋五戊为社。 麦子不受中伏气。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头伏搂,满罐油,二伏搂,半罐油,三伏搂,没来油。 头伏萝卜末伏菜。 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 立秋三日不下子。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晒煞牛。 处暑热不来,处暑吃高梁。 谷儿黄挂头,全凭锄一锄。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明年五月尽。 白露一半田。 齐白露,摘瓜挽小豆。 白露耕宿麦。 七月十五游花田。 七月白露麦种早,八月白露麦种迟。 秋风耩麦。 秋分割田。 先社后秋风,必定好收成。 先秋分后社,必定忍饿。 不怕秋分不怕社,只怕一昼夜相停那一夜。 过社十日无生田。 秋社燕去。 寒露百草枯。 重阳无雨盼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霜降割苇。 霜降搭桥。 立冬不使牛。 还有三垧朝阳地。 小雪羊回圈。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明冬暗年。 新冬旧年。 冬至一阳生。 一九二九吃饭温手,三九四九冻破碓臼,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雁来八九河开,九九又一九,犁耧遍地走。 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必定来。 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把衣担。 九九又一九,便是春分候。 九日一场风,伏日一场雨。 春打六九头。 腊月三白两树稼,庄家出门拍大话。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腊月半,泥水渗。 冬暖时时冻,春寒日日消。 天寒日短,无风就暖。 辰赶月,好收麦,月赶辰,饿煞人。 参正割田,辰正拜年。

几时霜降几时冬。 四十五天就打春。 冬离寒节一百五,寒节离伏不用数。 过了冬,长一针,过了年,长一线。 羊马年,好种田。 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 有懒人,无懒地。 庄稼凭粪土。 要秋收,先喂牛。 犁深土,耙绒土,耧浅土,多粪土,少田土。 麦子种泥条,黍子种干土。 麦宜稠,谷宜稀。 庄家种黑,十年九得,有一年不得,换一斗米吃。 子不种麦亥不麻。 丙丁种谷不生芽,庚辛黍稷无子粒,壬子黑豆不开花。 一坐三苗。 一毁三不得。 不怕重种谷,只怕谷重种。 重复黑豆子种谷,一年一个没甚吃。 黑豆不识羞,遮了黑突沟。 麦种场,黍种汤。 黍子顶瓦出。 荞麦见豆,外甥见舅。 黍苦种豆,亲如娘舅。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荞麦不涸垧,就拿布袋装。 麦子十五豆八颗。 三犁荞麦一遏黍。 麻三谷六,菜子一宿。 老荞恼了,翻身就出。 麦耩凌沙沟数多。 扁没三,黑没四,小豆角角没十四。 南麦开花在黑夜,北麦开花在白天。 榆钱钱落地,还有两垧谷地。 茧茧开花点小豆,小豆开花打茧茧。 茧茧落叶叶,小豆摘角角。 谷子实一百五十日,黍实一百二十日,荞麦实七十日。 麦子犁深,一团皆根,小豆犁浅,不如不点。 春地耙三遍,牛蹄践踏遍。 耩中惜子,主老饿死。 棱中惜苗,主老受贫。 天旱锄田,雨潦浇园。 天旱浇山,雨潦浇川。 锄钩上有水,叉匙上有火。 耕三耙四锄五遍。 八米二糠再没变。 谷锄一寸,强如上粪。 麦浇小,谷浇老。 干锄糜黍,湿锄豆。 细雨淋淋锄小豆。 庄家荷起犁耙,一百日吃夏。 庄家荷起锄钩,一百日吃秋。 庄稼作在锄钩,买卖作在一秋。 水地萝卜,旱地葱。 旱枣涝西瓜。 麦熟杏黄,买卖人歇凉。

谷上垛,女上炕。 谷摊场,女歇凉。 谷担枪,女歇凉。

好黍不见叶,好谷不见穗。 杏儿塞了鼻孔,骑上毛驴换谷种。 谷儿拖泥秀,还要太阳灸。 麦子钻火秀,还要根头湿。 麦子扯泥条,乞儿舍了瓢。 麦秀五节,谷秀六叶。 糜子挨着手,一亩要打七八斗。 荞麦不扣根,还有七日生。 春雨溢了陇,麦子扁豆丢了种。 秋禾连夜变,夏田一晌午。 秋不凉,子不黄。 有钱难买秋后熟。 誊穗谷,锅底粥。 春冻脊梁秋冻洼。 有迟一月养种,无迟一月收割。 豆打长秸,麦打短秆。 麦子伤镰赛豆黄,黍子伤镰一团穰。 山田少收,河地多收。 十年平坡一般收。 养蚕种地当年福。 种在地,收在天。 家有五口,一具牛儿紧走。 阴雨长工歇,牧羊儿受厄。 壮家生得俏,越贵越不粜。 壮家完了粮,便是自家王。

地是刮金板,年年有出产。 八月床上无绣女。 有米吃到五月,有炭烧到腊月。 春种一斗子,秋收万石粮。 甲日下雨甲日晴。 甲日不晴十日泥。 久旱逢庚变,雨涝遇甲晴。 壬子癸丑破,水从山头过。 壬子癸丑水连天,甲寅乙卯响梆干。 虾蟆叫,水瓮津,如不信,挽艾根。 海现三日下大雨。 云南钩风,云北钩雨。 天上钩钩云,地下水圪洞。 东虹忽雷西虹雨,南虹下大雨,北虹卖儿女。

淋了土王头,一十八日不使牛。 淋了土王,一日一场。 淋了伏头单日旱,双日雨。 天旱雨浇山,雨涝水浇川。

早烧阴,晚烧晴。 春甲子风,夏甲子旱,秋甲子连阴。 冬甲子滥。 三日东风不由天。 单珥风,双珥阴。 一雾十日晴,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辛多麦不收。 春旱不算旱,秋旱去一半,六月连阴吃饱饭。 金斗粮长,水斗雨,火斗旱土,木斗人瘁。 榆钱饱,时候好。

一年槐子二年麦。 雨前毛雨不雨,雨后毛雨不晴。 晚雨不到明,早雨一日晴。 天旱东风不雨,雨凉西风不晴。 八十老儿没有见东雷雨。 月牙儿仰,米粮长,月牙儿卧,米粮落。 土雾三日下大雨。

要看骑月雨,单看二十五。 东风刮到酉。 西风连夜吼。 火日多风雨,戊己不同天。 伏日东风不下雨。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今年冬不冷,明年夏不热。 流锥长,小豆黄。 云朝西,雨点赛簸箕。 云朝东,忽雷炮响一场风。 月暖火。 两头小,必定好,两头大,必定怕。 连头忽雷多雨雹。 五月里迷雾,行船不用问路。 黑猪过河。 闰月年,不栽树。 闰月年,不作酱。 窗间窟,三石二斗谷。 热极生风,寒极生雨。 忽雷雨连三场。 东风潮云,西风下雨。 伏里三朝二雨。 三日不下烤一砖。 早雨一日晴。 云相交,雨相飘。 雪油地,满收成。

下一篇:花卷馒头的做法大全(馒头花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上一篇:脸干的怎么办(脸上皮肤特别干燥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