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作者(鬼谷子的作者是谁?)

2022-12-12 09:58:4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传闻他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具有通天彻地之能,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 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然而,史书中却没有鬼谷子的传记,并且关于他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因此,许多人对史上是否有鬼谷子其人提出质疑,鬼谷子到底是何许人?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鬼谷子其人?还有市面上流行的《鬼谷子》一书是他的著作吗?下面让笔者来介绍一下鬼谷子其人与其书。

鬼谷子其人

历史上,关于鬼谷子其人,有六种观点:

1.鬼谷子确有其人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一说为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魏国邺地(今河北临漳)人,但具体生卒日不详。

在《史记》中多处出现有关鬼谷子的记载,如《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 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者,魏人也。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史记》是正史,作者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生活的年代离鬼谷子、苏秦、张仪所处的年代比较近,可信性比较强。

西汉以后,亦有其它许多典籍记述鬼谷子的事迹或生平,如杨雄的《法言》、王充的《论衡》、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箴戒》、王嘉的《拾遗记》、刘腮的《文心雕龙》、杜光庭的《录异记)、《仙传拾遗》、洪迈的《容斋随笔》、洪适的《盘洲文集》、李昉的《太平广记》等。

不过,这些记载大多以《史记》为蓝本和依据,并且多为札记、随感、评论等体裁,有的甚至带有神异色彩,可信性并不强,如《金楼子》中说,秦始皇与鬼谷子见面,遂派遣徐福入海,那么鬼谷子至少活了三百岁。

2.鬼谷子是一个虚构人物

唐人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时,引乐一注谓“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认为苏秦为将自己所学神秘化,编造了一个鬼谷子,另外,《意林》、《旧唐书》、《新唐书》等书也持类似观点,鬼谷子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3.鬼谷子是一位神仙

鬼谷子是一位得道真人,被尊为玄微真人,自号玄微子,最早持这一说的是《金楼子》,其后出现的《录异记》、《历史名人传》、《三才图会》、《太平广记》、《道藏目录详注》等等都持这种观点。

如《录异记》记载:“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 云姓王氏。 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两化流沙,泊周末复还中国。 居汉斌鬼谷山。 ”

《金楼子·箴戒》记载:“神州之上有不死草,似菰苗,人已死,此草覆之即活。 秦始皇时,大苑中多枉死者,有鸟状衔此草坠地以覆,死人即起坐。 始皇遣问北郭鬼谷先生,云东海瀛州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 ""秦始皇闻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求玉蔬金菜,并一寸葚。 ”

4.鬼谷子就是鬼臾区

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传说是上古医家,黄帝之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在《素问·天元纪大论篇》鬼臾区曾回答黄帝关于运气学说的一些重要提问,在《史记》和《汉书》有多处关于鬼臾区的记载。

《汉书·郊祀志》:“卿有礼书曰:‘黄帝得宝鼎冕候,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西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 ”

《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 ”又曰:“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家是也。 ”

《汉书·艺文志·兵阴阳》:“《鬼容区》三篇。 图一卷。 黄帝臣,依托。 ”

5.鬼谷子是隐者的通号

鬼谷子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姓名,并非确有其人,而是一些隐者的通称,唐人李善在注《文选》时说:“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 ”

6.鬼谷子是某一学派的称谓

据张敬轩讲,鬼谷子是鬼谷学派的第十五代传人,鬼谷学派起源于西周,最早发端于鬼方。 张敬轩,今人,家居西安,收藏家,家藏鬼谷学派的典籍若干。

鬼谷子其书

《鬼谷子》此书最早见于《隋书》,在《隋书·志第二十九·经籍三·子》记载:“《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 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 ”在其后的史书及其他文献典籍也多有记载,如《新唐书》、《宋史》等。

《鬼谷子》的作者,从各个时代的史书来看,大多数认为《鬼谷子》一书为鬼谷子所撰,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说法:

1.《鬼谷子》为苏秦或张仪所撰说

《新唐书·志第四十九·艺文三》载:“《鬼谷子》二卷,苏秦。 ”直言《鬼谷子》为苏秦所撰。

南宋著名的学者王应麟认为《鬼谷子》一书为苏秦所撰。 在《战国策·秦策一》中有“(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这样的记载,而《鬼谷子》中有《揣》篇和《摩》篇,王应麟因此认为苏秦“简练以为揣摩”之“揣摩”,即为《揣》篇和《摩》篇。

宋代以后,亦有一些学者根据《汉书·艺文志》中没有记载《鬼谷子》一书,而记载有“《苏子》三十一篇”,认为《苏子》即《鬼谷子》,为苏秦所撰。

如明代的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隋志》有《苏秦》三十一篇,《张仪》十篇,东汉人荟萃二书之言以为此,而托于鬼谷,若于虚亡有之属。 ”

2.《鬼谷子》为多人所撰说

今人许富宏先生,从汉语言音韵的角度出发,将《鬼谷子》各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钳》、《忤合》六篇;第二部分包括《揣》、《摩》、《权》、《谋》、《决》五篇;第三部分包括《符言》一篇;第四部分包括《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三篇。

许富宏对这四部分文字的音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管子》、《邓析子》、《战国策》和目前出土的文献进行对比后,认为:第一部分的作者“应是鬼谷先生”;第二部分的作者“或即是鬼谷先生的弟子”;第三部分的作者“可能是稷下先生或学士”;第四部分中的《本经阴符七术》的作者“定为鬼谷先生本人”,《持枢》、《中经》的作者“很可能不是鬼谷先生”。

参考文献:王洪武《鬼谷子汇解》。

下一篇:水密度(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表)
上一篇:手抓饼的做法(手抓饼的做法和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