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草(响铃草治耳鸣的用法)

2022-12-12 07:28: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8


响铃草

来源产地

豆科狗屎豆属植物假地蓝.,以全草或根入药。 夏秋采集,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生于山坡、荒地。 我国普遍有分布,而以西南为多见。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别名野花生,荷猪草、黄花野百合,马响铃,铃铃草、肾气草,响铃子,小狗响铃、假地豆、地响铃、野豌豆、马小莲、野毛豆,马铃草、响亮草、荷承草。

多年生草本。 根长达60厘米以上。 茎、枝直立或略上升,通常分枝甚多;茎、枝、叶各部分均有稍长而扩展的毛,毛略粗糙,稍呈丝光质。 单叶互生,矩形,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两面均有毛而下面脉上最密,先端钝或微尖,基部窄或略呈楔形,侧脉不明显:几无叶柄;托叶披针形,长4~6毫米,反折。 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 有花2~6朵;萼筒很短,萼片披针形,不相等;花冠与萼片等长或长过萼片,蝶形,黄色,旗瓣有爪,圆形,翼瓣倒卵状长圆形,较旗瓣为短,龙骨瓣与翼瓣等大,向内弯曲;雄蕊10,单体,药2室;子房线形,花柱长,柱头稍斜。 荚果膨胀成膀胱状,长2.5~3厘米。 种子20~30颗,肾形。 花期6~10月。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微苦,平。

养肝滋肾,止咳平喘,调经。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肾炎,支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白带。

《中药大辞典》

苦微酸,寒。

入肺。

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 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

《中华本草》

苦微酸;平寒。 归肺经。 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 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运用

①治久咳,痰中带血:

响铃草蜜炙,煎汤服。

②治气虚耳鸣:

响铃草一两,猪耳朵一对。 加食盐炖服。

③治病后耳聋:

响铃草八钱,石菖蒲三钱。 煎水服。

④治夜梦遗精:

响铃草五钱.夜寒苏五钱,爬岩龙五钱,毛药五钱,双肾草三钱。 炖肉服。

⑤治虚弱气坠:

响铃草根五钱,一朵云三钱。 炖肉服。

⑥治疔毒、恶疮:

假地蓝全草,捣烂敷患处。

在四川地区,同属植物猪屎豆、野百合及条叶猪屎豆等的全草,与本品同等入药。

下一篇:鸡一(鸡一般养多久可以出售)
上一篇:三吏三别(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