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是什么(第二产业是什么意思)

2022-12-12 06:50: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6


什么是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要建设高标准农田?何谓“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新京报记者对文件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以及名词背景,做了逐一梳理。

什么是“中央一号文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发布《第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 其中,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2003年至2022年又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这几年一个热门的涉农词汇。 所谓“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高标准农田一方面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建成后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且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另一方面,高标准农田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农田内机械化水平将提高15-20个百分点。 同时,高标准农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节水、节肥、节电、节药效果十分明显。

2004年起,我国粮食生产获得连年丰收,2004年到2006年,三年内粮食累计增产1335亿斤,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变化。 为调控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生产,避免“谷贱伤农”,2004年国家决定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06年小麦也被纳入政策中,并稳定最低收购价格水平。 明确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经营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敞开收购,直到粮食市场价格回升至最低收购价格之上。

最初出自2020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我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其中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等七个北方省份,而南方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也占得6席。 据2021年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仅东北三省的粮食总产量就占据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的21%,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对于全国总产量的贡献率超过78%。

经济相对发达,但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粮食产量和需求缺口较大的粮食消费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大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7个省、直辖市。

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陕西、贵州、重庆、云南、广西等,其中有10个位于我国西部。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全面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由当时的农业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负责考核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等36个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情况。 考核内容包括“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满意度五个方面。

中央一号文件称,“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那么农村一二三产业到底指的是什么?农村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大农业,即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农村第二产业一般包括农村经济主体兴办的加工业、采矿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农村第三产业则包括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科技文化等非农产业。 实际上,农业产业链总的价值增值,要远超地头种植环节。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

下一篇:有点肺炎怎么办(小孩有点肺炎怎么办)
上一篇:卤水鸡脚(卤水鸡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