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前瞻性啥意思)

2022-12-12 03:29:1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0


央视报道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恒情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近日,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特有的战略模式。 如果把经济社会发展比作一次远航,那么“一个五年接着一个五年”的计划规划就是指引方向的航标。 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已连续编制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引领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提高“十四五”规划的前瞻性,不仅是完成“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起步无缝对接的现实要求,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和大局,才能高水平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让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延伸到未来。

前瞻性的基础是预见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不难看出,“十四五”规划的是五年,面向的却是更长远的百年。 由五年面向百年,如何继续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这就需要未雨绸缪,系统谋划,科学分析、冷静研判、下好“先手棋”。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精会神走好脚下的路,未雨绸缪谋划未来的路,不断增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预见性。 同时,要加强基层调研,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多听取群众的意见或建议,充分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把规划编制变成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提高前瞻性需要把握针对性、有效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这就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要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切实增强规划编制的针对性、有效性。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着眼于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我们必能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引领中国号航船在更长远的时段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赢得未来。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下一篇:玛格丽特花(玛格丽特花语)
上一篇:鳄龟苗(鳄龟苗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