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东航乘客亲属发怀念视频遭网友攻击的词条

2022-12-11 21:50: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来源:法度Law

东航坠机事件发生后,网络暴力扑向了乘客家属。

日前,有乘客家属表示,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自己家的故事,但报道刊发后,自己遭到了部分网友的指责、攻击,例如有网友认为其“不够悲伤”。

这位乘客家属表示,这些“攻击性”留言不仅对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关系。

此外,亦有乘客家属表示,得知航班出事后,家人在某平台发了一个怀念亲人的视频,并未暴露任何隐私,但随即遭到个别网友的攻击。

据媒体报道显示,多个账号评论道:“家里人去世你发在某平台上面这不叫蹭热度叫什么?你在 守孝吗?”

这名家属表示,个别网友说话特别难听,而且从23日晚开始一直持续攻击,搞得他们一家人都睡不好。

无奈之下,24日凌晨,他们家属发布了《致歉信》,“我们家属实在不愿意蹭‘热度’及占用公共资源,本着对亲人的思念发 作品,也没想过会(成)热门,当然更没想过会有个别网友喷我们家属,甚至对我们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及感情都有所怀疑,非常抱歉,再次深深的道歉让您不舒服了……”

痛失亲人,不但得不到宽慰,反而还要向网暴者道歉,这种现象让人愤慨。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网络暴力”屡见不鲜。 此前,“寻亲少年”刘学州在找到亲生父母后,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到网暴之中。

“你也是够心机的”“能把你卖一次就能再卖你几次”“利用寻亲给自己炒作、立人设”……最终,2022年1月24日凌晨,刘学州疑似因忍受不了网络暴力选择了自杀。

网络暴力杀人于无形,危害巨大。 对于东航坠机后乘客家属遭遇网暴一事,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增瑞律师对《法度Law》表示,在全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的人民对东航坠机事件深感悲痛的时刻,部分网友对乘客家属的网络暴力行为既逾越了道德的底线,应当被谴责,又可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胡增瑞律师提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构成诽谤罪。

该解释第五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也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哈尔滨办公室青工委主任庄玉武律师对《法度Law》表示,从权利冲突的角度讲,公民有言论自由,也有名誉权。 而自由的界限是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和权利,网络暴力显然是言论自由越界了。

庄玉武律师认为,首先网络暴力是个道德问题,其次才是法律问题。 “从现象看,很多网民没有道德观念,分不清是非,或信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没有同理心,这是当代社会的弊病。 ”

其次,当下城市化带来的个体原子化,失去社区内部约束,道德自然无从维系。

庄玉武律师表示,法律只是守住道德的最底线。 民法典保护名誉权、隐私利益等,如果网络暴力侵犯了上述权利,要承担民事责任;网络暴力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情节严重的,应当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法度Law》还注意到,今年1月22日,“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提名案件”。 这起由刑事自诉转为刑事公诉的案件,彰显了对涉嫌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鲁曼建议从法律层面给网暴划红线。 其表示:“网络上的暴力往往是隐蔽的,而且没有专项的法律去对它进行制裁,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无形的、长远的,尤其是对未成年人。 希望《反网络暴力法》尽快成为‘专法’,让所有的网民规范自己的言语、还网络环境一片晴空。 ”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加大对网暴施暴者惩治力度,其表示不少网民遭网暴后维权较难,因此建议:完善网络暴力的司法解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议加重惩治网暴施暴者,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可用公诉来追责;落实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提高网暴行为的应对效率。

下一篇:但丁密码结局什么意思(但丁密码结局面具什么意思)
上一篇:是否公布客机乘客名单?东航回应(是否公布客机乘客名单?东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