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后感_1000字

2022-12-10 01:09: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9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后感1000字

20181203 第1本

以前我很挑书,这类我是不爱看的,甚至有点排斥:就是读书笔记和心得而已,真是什么人都敢出书了。

而后遇上一个东南的研究生,他和我说,“你其实不用看这是不是别人嚼碎的东西,就看看你有没有达到写书人那样的高度,如果没有,那就是值得看的。 ”

凭着这份书单,这书也是值得一看的: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

德内拉·梅多斯,《系统之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

乔西·维茨金,《学习之道》,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

阿图·葛文德,《清单革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保罗·拉克哈特,《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台北:经济新潮社,2013年。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随机漫步的傻瓜》,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 顾准,《顾准日记》,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佐藤传,《晨间日记的奇迹》,佛山,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

布兰佳·约翰逊,《一分钟经理人》,佛山,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

罗纳德·博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

马克·格兰诺维特,《找工作》,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

朱迪·罗宾奈特,《给予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马克西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

马克西姆·格拉德威尔,《异类》,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

马克西姆·格拉德威尔,《眨眼之间》,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J· C·卡尔森,《像间谍一样思考》,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吉姆·洛尔、托尼·施瓦茨,《精力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2年。

格雷尔·麦吉沃恩,《精要主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戴维·艾伦,《搞定》,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Cohen, Allan R./ Bradford, David L.,Influence Without Authorit,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下一篇:《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_200字
上一篇:《亲爱的提奥:梵高传》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