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读后感_1100字

2022-12-10 01:07:5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读后感1100字

阿巴斯作为电影导演的身份,比作为诗人更广为人知。 伊朗于我始终是个带着神秘感的国家,接触甚少,连带着对于西亚文明也是所知寥寥。 之前读阿多尼斯,颇多惊喜,现在读阿巴斯,更觉独特。 仿佛在西亚看到一片我未曾见的处女地,西亚文学的独特性,的确该多些时间去体会。 (首先吐槽一下排版,挤成一堆不断小节的诗句,让人经常读得没头没脑,颇费思量,影响了阅读的快感。 )
阿巴斯的诗继承古老的波斯诗歌传统,亦有日本俳句的影子,异常短小精悍,比阿多尼斯更甚。 他擅长用质朴简约的几个字勾勒完整的画面或意境,抓住瞬间的感觉,对事物的描写有现场感,但终极要表达的情绪,却往往又是疏离的对立的。 这样的描述在集子中比比皆是。
“ 我从得益中 /受损 /又从受损中 /得益”
“我已/不受限制 /完全自由 /可这自由 /要限制我多久? ”
“每夜 /我都死去 /黎明 /我又再生。 ”
他推翻我们惯常的、熟悉的、机械的程序,充满哲学的思辨与况味,犹如执意用光明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诗意。
阿巴斯眼里的世界皆可成诗。 任何风吹草动、鸟兽鱼虫、贩夫走卒,都能让他敏感丰富的心灵颤动,借此捕捉一切影像,但只保留一瞬间的、单一微小的画面,细致入微,却又惜墨如金。
“穿黑衣的人们
经过盛开的樱花
向一具遗体告别。
布满地雷的地面。
千百棵树
开满鲜花。 ”
“仲夏夜
月牙儿
把精微的光
照在几百把倦怠的镰刀上。 ”
“数千枚针的伤口
在丝绸布上”
总之,是需要你慢慢、细细体会的、尽在言外之意的独特。
他是那种人:
“我是自己的客人 /一个不速之客”
“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智慧之墙保持距离”
“我既不坏 /也不好 /坏对我很陌生 /好也是 /我是我”
“在集体祈祷中 /有一个人 /与其他所有人 /都不合拍。 ”
他的诗和我们惯常读过的诗也不同,初读干瘦乏味,甚至让人怀疑这也叫诗吗?可是读完整本,却又觉得他是天生的诗人,既矛盾又理智,既敏感又洒脱,一颗诗心,带着天真,带着悲悯,带着细腻,质朴自然,不落俗尘。
这样的评语,似乎也适合用在译者黄灿然的身上。
注意到黄灿然是缘于视觉志上的一篇专稿。 他早年移民香港,从制衣厂的小工一直到知名的翻译家,先不论译笔的高低好坏,能将那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非英语语系的诗人们的英译作品用汉语的方式忠实地表达出来,供我们鉴赏品读,已是功德无量,何况这还是一份耗时耗力却薪酬很低的工作,其中坚持的不易,难以想象。
借助一部纪录片中结尾的话做结束语:
“从香港到洞背,
他始终在不宽裕的生活里,拥抱最宽阔的世界;
把最伟大的思想翻译成中文,把最细微的日常写成诗歌;
我们致敬他,也致敬他所歌颂的人。 ”
感谢诗人和译者,为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诗意。

下一篇:《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_500字
上一篇:《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