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去闯》读后感_2100字

2022-12-10 01:07:4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0

《不如去闯》读后感2100字

这本书是一大碗肥牛鳗鱼饭,我必须打六星,给满分好评。 本人最喜欢吃肥牛鳗鱼饭,不喜鸡汤。


李柘远在开篇说,请不要瞻前顾后,请被人牵着鼻子走,请做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于是我有了抬杠的冲动:倒要看看他是怎么牛逼的。


读完感叹,这就是我五体投地佩服的偶像!


《不如去闯》这样的标题有一种鸡汤的既视感,让人想起万恶的励志书籍。 出乎意料,行文流畅,遣词自如,叙述恰到好处,真实感人,而且干货满满。


比方说,


1. 青春萌动

高中专心学业,所以拒绝了才华横溢的同班女子的喜欢,却又在她面前喜欢出风头,羞涩示人,了无“配对”希望之后,再次见面惆怅万分。


2. 坚定目标

不管是标新立异,还是出人头地,高三,李柘远对于个人前程,做了全面的风险评估:什么时候SAT备考,什么时候复习课内资料,罗列好学习任务,闭关,下狠心逼自己实施学习计划。 但是,在厦门外国语学校,是以升学率评教学优劣的,是以一本线分学校高低的,他被当成了反面教材。 遭旁人非议,他也还是力排众诽,迎难而上,最终如愿以偿。


3.耶鲁之路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反复提到,天才是被选择的。 那么,我想李柘远也是。 某种意义上,他单亲家庭的背景塑造了他更坚强、更勇于探索、不固步自封的性格。 当然,她妈妈也非常有能力,电视台责编,业余汉译英,可以说是文化底蕴深厚,经济条件较优。 孟母三迁,记载传奇之红楼石非棍棒逼出,乃有见识、大格局家长镌刻而成。 所以,李柘远品学兼优,学术拔尖,年级连连前十。 高一内蒙古科考、高二美国政治家夏令营、高三伦敦青年峰会,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4. 圣贤书和拼杀场

远航的实践活动、孑孓的求学背影,说明了沟通、交流、求教、闲聊,往往是一个人成长路上,受启发、扩视野的关键方式。 进步也不只是一天到晚参加招聘会、午餐会、酒会、派对,搞“社交”。 别以为西装革履,就有从天而降的欣羡揶揄。 你一定要有实力,要让别人觉得,和你打交道是等价交换,你才有资格和厉害的人相互认识。 所以,你得和小伙伴们一起泡书馆、顶严寒、熬夜战,知识渊博精深。 那些浑浑噩噩的自拍达人、蝇营狗苟的游戏大王,也许能勉强毕业,却无法被精英们正瞧一眼。


5. 职业经历

大学,为了探索职业方向,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花时间修改文书、虚心求教那些义务帮忙,又宝刀未老的教授,关键是要放下“不好意思麻烦人家”的心态,毕竟教授是薪资丰厚,被雇来专职此事的。 动静结合,换来全A,这是一块敲门砖,但你得让面试你的公司高管,心甘情愿的为你开门。 如何?求教官网、第三方、校友,把这个公司的文化背景、发展情况、人力资源,翻个底朝天。 这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在认识金融大牛之前和他们创造认知的“共同点”。 陶瓷公司、驻马店猪肉,这些生命中的过客,都为一个人的喋血拼搏,树起了宝贵的里程碑。


6. 哲学性的强心针

重视细节、多项任务、快速学习、充满韧劲。 这些比较虚,还靠个人领悟,看你的造化。 正巧验证了那句话,不是所有人的成功都可以被你复制。 还有一点,设身处地,体会老板的位置、揣测老板的心情、估量老板的期待值,换位思考,帮他节约时间,多一些友善贴心、不求回报的付出,自有伯乐眼,叫你做千里事。 不要满足于优秀,而是杰出到无可替代。


如此如此。


我想,我非常羡慕嫉妒李柘远。 不过,我又想,如果李柘远可以立碑作传,我也服气。


我们一般人,一般的年轻人,确实太难以达到他的境界,所以只能通过他的文字,稍窥一二、略知三四。 不过,当我们在往大城市挤、去大公司闯的时候,当在黑莓手机闪烁就会让我们心安的时候,当我们熬过几个通宵、喝过几十杯咖啡的时候,我们是否忘记了思考:我们真的要成为一个工作狂吗?


《瓦尔登湖》里有这么一句话:

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用来赚钱了,原来是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部分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

我觉得很有道理。 不过,受李柘远的拼劲影响,我还是认为,年轻就要有年轻的样。 学得深、玩得疯,上飞风筝、下打地洞。 未老先衰未免太过遗憾。 那可不是昙花一现的芳华,而是未结果之前就萎掉了子房的傻叉。


对于大多人都想出人头地这种想法,从流就好,人很渺小,集体的智慧也是可循之道。 毕竟自己给洪涛一路冲过来,像小肥羊一样给泥沙涮。 4年大学的培养,不管多么的博雅通识,都是以成绩来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都是以毕业生工作薪资、校友影响力、雇主口碑、学术成果,来论机构教育水平的高低。 不好好上进、不脚踏实地,却根据“权威”排名,来选择想挤进以便养尊处优、毕业好拿铁饭碗的学校,绝对是自欺欺人。


我和李柘远关于读书写作的这一点,是有极大共鸣的。 一直以来,我自己想得太多、矫情太多、读书太少、思考太少。 微信读书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平台,感谢微信读书让我读完这本《不如去闯》这本书,而且一直坚持写书评、更新讲书。


相比起李柘远,我真是错过了太多黄金的奋斗时间。 他的故事再一次激励了我: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敢于逼自己,有机会就一定把握住。


把努力上升为一种信仰,
把优秀培养成一种习惯。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年轻真好,李柘远,共勉!

下一篇:《国富论》读后感_1000字(《国富论》读后感2000字)
上一篇:《整理情绪的力量》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