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_读书笔记_1500字

2022-12-10 00:44:0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9

《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_读书笔记1500字

《简读中国史》之读后漫想(上篇)

花了近十个小时才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张宏杰的《简读中国史》,过程中这本书让我联想到许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读完以后一肚子话想倾诉。 有人说,如果看完一本书后,让你很有写点什么的冲动,那么这本书就是好书,如果这样的假设成立,那《简读中国史》一定算的上好书了。

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是由它的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等各种因素汇集而成的,或者用感性的说法,是上天所决定的,无所谓对错。

历史总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从宏观来看,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用感性的说法,就是上天所决定的。

上天把你这个民族安置在地球的这个位置,其地理因素和民族文化传统,从根源上来看,都不受人类自己左右。 所以,这就是一个民族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就是勤奋节俭,奋发上进,所以在整个人类史上,我们的民族都是极有竞争力和爆发力的,我们崇尚个人努力,改变生活。 所以传统文化一直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呼唤。 因此,虽然中华文明在坎坷历程中不断经历外族的入侵,颠覆,但文民的脉络却生生不息,相比之下四大文明古国之其他三大文明,在外在力量干扰殖入之后,都丧失了延续性而断了血脉,只有华夏文明跟上古时期仍系一脉。

  • 民族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一个家庭的发展也是如此。 插入一个小故事,30年前,山东农村一初中毕业的农民王某德,娶了隔壁村一白丁姑娘徐某花,两个人过起了日子,社会因素以及家庭的地理位置因素,两口子只能靠务农为生,生活窘迫,妻子徐某花经常偷偷整顿整顿地吃最廉价的南瓜,白菜最外面烂掉的那层叶子也是她的菜,总而言之,这辈子家里从来没有丢弃过任何食物,王某德该干的活也干,只是不影响他抽烟喝酒,无论家庭如何贫困,他的人生观就是——大家都一样,我家已经不错了。 妻子倒是起早贪黑,干了外面的粗活就回来烧饭伺候一家。 二人生一女一子,女儿像爸,儿子像妈,父女二人整日乐呵乐呵,吃饱就是目标,从不思考下一顿,母子二人殚精竭虑,着眼细节,努力建设家庭,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后来,儿子奋发图强,拼命读书,成了大学教授。

至今为止,你问王某德为什么当年日子过成那样,他的回答依旧是——大家都一样。

  • 所以我在想,一个家庭的发展真的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出身决定了必然性,个人奋斗决定了偶然性。 如果非要评出个比例,我个人还是觉得,必然性因素更大,但必然性已经是上天注定无法改变的,我们能控制的就是那微小的偶然性,只要不放弃,时局也会发生逆转的。

这些年去了一些国家转了转,肤浅地总结了两条印象最深,自以为是的观点。 一,文化的差异,不仅是这个时代的烙印,而是几百年上千年的隔阂,所以,不论去东南亚,还是欧洲,不论你在那里待多少年,最终都会发现,华人是跟华人玩的,印度人是跟印度人聚集的,白人是跟白人成堆的。 你千万不要说文化差异不重要,自己社交能力强,去了就知道,无论外面多么精彩,多么好,那终究不属于自己,你的血脉不在那儿。 第二,更何况,我不觉得国外很好,体制之松散,效率之低下,对外政策的不充分开放,欧洲人的慵懒,人力成本之高,税收之惊人,都会让我们跌破眼镜。 虽然你说,人家那才像个人样啊,朝九晚五,七假八假,下班就关机,节日就party,税收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我看到他们这样,我第一反应不是羡慕,而是担忧,他们也渐渐沦为当年闭关锁国时候晚清不愿意开眼看世界的人了。 工作效率之低,祖宗的老本再厚,也会被吃干用尽的。 难怪总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乱循环。

下一篇:《白鹿原》_读书笔记_600字(《白鹿原》读书笔记2000字)
上一篇:《一间自己的房间》_读书笔记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