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梁晓声散文》_精选读书笔记_700字

2022-12-10 00:40: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8

《花儿与少年:梁晓声散文》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 我日夜祈祷的就是这回事儿。 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 避开人我躲在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他的话使我们联想到马克思的另一句话——(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资本所积累的每一枚钱币,无不沾染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除了以上原因,大约还有天性上的原因吧。 那一种觉得“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天性,
这一种“缘”,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差不多绝灭了。
唐开元年间,玄宗命宫女赶制一批军衣,颁赐边塞士卒。 一名士兵发现在短袍中夹有一首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
这名战士,便将此诗呈告主帅。 主帅吟过,铁血之心大恸,将诗上呈玄宗。 玄宗阅后,亦生同情,遍示六宫,且传下圣旨:“自招而朕不怪。 ”
于是有一宫女承认诗是自己写的,且乞赐离宫,远嫁给边塞的那名士兵。
玄宗不但同情,而且感动了,于是厚嫁了那宫女。
二人相见,宫女噙泪道:“诗为媒亦天为媒,我与汝结今生缘。 ”
边塞三军将士,无不肃泣。
试想,若主帅见诗不以为然,此“缘”不可圆;若皇上龙颜大怒,兴许将那宫女杀了,此“缘”即成悲声。 然诗中那一缕情,那一腔怜,谁能漠视之轻蔑之呢?尤其“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二句,读来感人至深,虽铁血将军而不能不动儿女情肠促成之,虽天子而不能不大发慈悲依顺其愿……
此种“缘”不但动人、感人、哀美,而且似乎具有某种神圣性。
鲁迅先生又曾说过——最大的轻蔑,是连目光也不瞥过去。 而轻蔑比实行报复好。

下一篇:《修真聊天群》_精选读书笔记_500字
上一篇:《择时与选股》_读书笔记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