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2022全国两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2-12-09 22:30:1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2

“天宫课堂”第二课定于3月23日下午15:40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1

这天下午,我们看了一场关于航天教育的直播,印象深刻。 直播开始,先是几个学生提出了问题。 都是以“如果带某件东西去太空,它会不会怎样”来问的。 我们班的每个同学也各想了一个问题,其中我的问题是“如果带水到太空里,它会变成什么形态”。 带着疑问,我们继续看直播。

现在镜头在地面课堂,先是介绍了待会要在太空做的实验:水膜张力实验和泡腾片实验,我比较期待泡腾片实验。 然后介绍了神舟一号返回舱和天和核心舱,最后介绍并演示了组合体形成过程,非常形象、有趣。

镜头转到“天宫课堂”,航天员带我们“参观”了天和核心舱。 先是运动区,航天员看上去“胖胖的”,是因为太空这个环境,血液会往上流,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心血管功能下降。 为了身体健康,宇航员会穿上企鹅服,用跑步机和自行车锻炼手脚。 再是厨房区,太空的厨房功能也很齐全,还能吃到冷藏的新鲜苹果。 然后是实验区,宇航员在这里做实验,还给我们看了在失重条件下的细胞是什么样的。 尤其是心肌细胞,一闪一闪地,很神奇。

现在是我最感兴趣的环节:做实验。 水膜张力实验开始,在太空里是失重的,所以水膜比较牢固,还可以加上很多水,形成一个大水球。 通过观察,我发现水球里呈现的是倒像,还有些扭曲。 在水球中注入气泡,水球里会有一正一反两像。 另一个是泡腾片实验,在刚才的水球里注入蓝色颜料,放入泡腾片。 渐渐地,水球中出现了很多气泡。 听亚平老师说,这个蓝水球就代表我们的地球。

我还知道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比如在太空站看到的太空是黑色的,一天可以看到十六次日出等。

“我是01,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我是02,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 ”“我是03,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听着直播里的这些话,我也想用直播里的一句话结尾,“我们看你们出舱,感觉良好!”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2

前天我上了一节不一样的网课,网课老师是在天上给我们讲课的。 没错,这就是上周四下午3:40,全国各地的同学都在收看的课堂,天宫课堂,神舟13号的三位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里,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意思的课。 首先王亚平带我们参观了空间站,空间站里的设施让我目瞪口呆,跑步机,自行车,冰箱一应俱全,这简直比地上的生活还好!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空间站里的冰箱的,冰箱固定在墙上,小巧玲珑,是正方形的,只有书包大小。

王亚平,拉开冰箱,小心地从冰箱里拿出一个红彤彤,圆滚滚的东西,我定睛一看,居然是新鲜苹果!现在的科技简直太发达了,在距离地球这么远的地方,都能吃到地球的新鲜水果。 我既开心又自豪。

参观完了空间站,王亚平阿姨就开始做实验。 在各种有气的实验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水球实验,王亚平阿姨先做了一张水膜,然后往水膜里加水,我本以为水膜里的水会掉下来,没想到水不仅没掉下来,还鼓成了一个圆球,水球晶莹剔透,泛着光泽,看起来圆滚滚的。 在太空中,水面张力非常大,所以就形成了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

实验环节结束后,就是提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又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太空的知识,了解了这些知识,我对太空又充满了向往。 课程很快就结束了,这次课程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科技的强大,同时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航天梦的种子,我相信祖国航天的发展定不可限量,我们的前途是星辰大海!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3

这个静悄悄的夜里,我坐在暖暖的被窝里观看天宫课堂。

这可不是我们学校里的课堂哦!这是3个宇航员老师在神舟十三号的太空舱里给我们上课。 他们告诉我们:在太空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说罢,两位老师就给我们演示了什么叫失重。 只见一个男老师盘腿坐了下来,然后两脚悬空飞了起来,另一个女老师就用手轻轻地把那位老师推了一下,他立刻向后飞去。 最后女老师还把他360度旋转了起来。

我惊呆了,心想:如果我以后也可以当宇航员就太好了!这样我也就可以和那位男老师一样飞起来了。

此外,女老师带着我们做了8个小实验。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太空中失重状态下形成的水膜。 老师还在水膜上放了一个中国结,我本以为水膜会漏水,可水膜仍然没有漏水。 “哇!这个水膜真结实呀!真像一面完美无瑕的镜子!”我惊讶地说道。 后来老师往水膜里不停地注水,直到它变成一颗透明的水晶似的圆球。 这个过程中一滴水都没流下来。 我想:如果李白要是在空间站,那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的名句了吧。

空间站真好玩,宇宙真奇妙!我真想飞上空间站,傲游在宇宙中呀!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4

在地球的上方看着属于中国自己的太空站,在茫茫宇宙中,神舟十三号又是如此的耀眼。 今天我们就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随着宇航员们去太空旅行。

在下午后两节的阅读课中,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我学到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

太空仓并不是特别大,但里面的设备很齐全,有跑步机,有厨房,厨房里还有冰箱,微波炉,还有工作的地方,睡觉的地方。 王亚平老师也带我们一一参观了一番他们的太空舱,让我们感到太空舱是那么的神奇。

太空上因为失去了重力,所以在太空站能做非常有趣的且在地面上做不成的实验。 最有意思的是成双像,一个倒立的像,还有一个正立的像。 首先,在太空上水是能够漂浮起来,那么就能够轻易做成一个水膜,再往水膜中注水,让它变成一个水球,用针管将水球中的气泡吸出,等水球中再无水泡后,再慢慢往水珠中注入一个大气泡。 这时你将会惊奇的发现,在刚刚往水球中注入的大气泡,成了一个正立的像,而外面的水球是倒立的像,虽然在物理上学过关于像的问题,但还真没见过这种奇妙的现象。

在太空竟然连转身都与地球上的转身不同,在地球上我们能轻松自如的转身,但在太空上却不能,当你在太空上转身时,上体和下体转的方向一点也不同,转身时身体是拧到一块的,根本就转不了身,但如果一只胳膊打圈再转的话,就很容易转过去。

我们不仅观看了有趣的实验室,还了解一些科普小知识,就如宇航员的衣服是怎么样的,更有意思的是在太空中不仅能看小说,还能看电视,听音乐等等,根本不用担心会太无聊。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由我们来创建,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认真学习,长大后和他们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让祖国像太空中那颗最闪耀的星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 让我们向宇航员致敬!向祖国致敬!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5

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了!

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叶光富老师和翟志刚老师给我们讲了太空知识和几个有趣的小实验。 王亚平老师先做了一个张力实验,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实验,她先做了一个薄水膜出来,接着她不停地往里加水,这张水膜变成了一张厚水膜。 这张厚水膜看上去就像一个放大镜,从水膜看对面的人是倒着的,把纸花放进去它就会迅速绽放。 接着王老师用注射器往里面加入空气,水膜居然越来越厚,变成了一个大水球,这时水球上同时出现了王老师一正一反的两个头像。 王老师往水球里面加蓝色的颜料,水球也就变成蓝色的了,有趣极了!

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非常快,而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让祖国的航天航空技术更上一层楼,让祖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

下一篇:天宫课堂第二课在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上一篇: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8篇(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50字)